高希舜突然收到毛澤東的一封信,要他“速來京工作”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2-03 00:05:2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411 bytes)

井上一蛙2021-02-02

 

1、速來京工作

高希舜於1915年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在這裏他有幸與毛澤東同窗三載。在一師學生中,毛澤東文章第一,高希舜國畫第一,兩位高才學子惺惺相惜,結下終生情誼。畢業後,毛澤東曾一度主持一師附小工作,他把高希舜聘為附小美術教師。從此高希舜喜歡上教師這個職業,開始了他長達50年的美術教學生涯。

高希舜突然收到毛澤東的一封信,要他“速來京工作”

高希舜

有趣的是,解放前毛澤東介紹高希舜到小學當美術教師,解放後高希舜到大學任美術教授也是毛澤東介紹的。

30年代,高希舜出資在金陵清涼山麓創辦了南京美術專科學校,任校長兼教授,潛心作畫,妙品神品疊出,砌就了一代丹青大師的藝術豐碑。不久日寇大舉入侵,眼看南京即將淪陷,高希舜冒著風險,於1938年將南京美專遠道遷回他的家鄉,在桃花江鎮附近的楊家坳鳴石灘落腳。

1950年土改期間,按照政策劃分,高希舜在桃花江應該是較大的地主,尤其他們家還有那麽大一所學校,雖然不是罪大惡極的財主,也沒有命案,但是家鄉的一些農民不明真相,也不懂政策,以為校長是個“大官”,大官就是“大壞蛋”,嚷嚷著要給高希舜戴大高帽,開高希舜的批鬥會。當時有一些人已經被鬥爭甚至被鎮壓,看著那些被鬥爭被鎮壓的一幕幕慘相,高希舜心有餘悸,壓力很大。他的妹夫章毅然是學校裏的校務長,也非常害怕跟著吃鍋烙,建議他給毛澤東寫信尋求幫助,高希舜礙於情麵遲遲不肯動筆。於是章毅然隻好瞞著他,以高希舜的名義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那天,章毅然和高希舜正在曬穀坪曬穀,突然有人送來了毛澤東的回信,要他“速來京工作”。兩個人欣喜若狂,如絕處逢生一般,抹去驚喜的眼淚,準備回家收拾自己的行囊。恰在此時一位農民偷偷給高希舜遞來一張紙條,叫他趕快走人,說土改工作隊明天會抓他去批鬥。沒有時間了,當晚高希舜與章毅然帶著簡單的行囊,急如星火一般趕赴北京。愛國美術教育家、國畫家、美術名校南京美專校長高希舜就這樣結束了他在桃花江的生活。

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他們借著夜幕的掩護悄悄繞道涉水過了資江,再走小路從新橋河奔赴益陽,一路匆匆北上。幾天後,他們來到了北京,在前門附近住進了一家不起眼的小旅社。當晚有軍警查戶口、查證件,他倆匆忙之中根本沒準備什麽證件,高希舜情急之中將毛澤東給他的親筆信拿了出來,軍警仔細閱讀之後,舉手敬禮,隨即幫他聯係了一家高級旅社住下,第二天還護送他倆去中央機關。接待者立馬向中南海做了報告,毛澤東當即派人送來了親筆字條,囑他倆找文化部,由文化部安排他倆的工作。那時百廢待興的北京正是用人之際,高希舜就這樣被安排到中央美術學院,章毅然被安排到中國曆史博物館。

2、榮華下之哈巴狗

更有趣的是高希舜給毛澤東送畫的故事。

高希舜和章毅然、老師齊白石三位大畫家決定聯手創作一幅畫,題為《和平幸福萬壽無疆》,畫作左上角寫著:“章適園(章毅然字適園)畫竹石,高希舜畫牡丹萬年青,齊白石畫鴿,並題,時年九十四歲”。畫成,由高希舜和章毅然直接將畫送到中南海。但他倆走到中南海大門外就止步了,隻將畫托人送了進去。毛澤東接到畫十分高興,問:“是誰人送來的?是高希舜、章毅然來了,還是請人送來的?”門口的警衛人員並不認識高希舜、章毅然,隻好出來如實問高希舜,高希舜毫不猶豫地說:“本人未到,是請人送來的。”

章毅然很不理解高希舜為什麽要如此說,戲言說:“你犯了欺君之罪呀!”高希舜笑笑說:“我怕毛主席忙,耽誤他的事,不進去為好。”

高希舜突然收到毛澤東的一封信,要他“速來京工作”

和平幸福圖 齊白石 高希舜 章適園作

毛澤東後來還是知道了這件事,風趣地說:“老同學還講麽子客套喲!”

高希舜還為毛澤東畫過一幅別有意味的畫——《榮華下之哈巴狗》,被譽為《畫諫毛澤東》。畫麵撲麵而來的是絢爛盛開的牡丹,豔麗的牡丹花下臥了一隻搖尾乞憐的哈巴狗,意在提醒毛澤東親君子而遠小人。

高希舜突然收到毛澤東的一封信,要他“速來京工作”

榮華下之哈巴狗 高希舜

毛澤東看後,認為這幅畫構思別致,立意深遠,甚是寶愛,便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裏。誰知此畫深深刺痛了康生,1957年反右時,他突然對毛澤東說:“主席,這幅畫是攻擊您的。非常惡毒。”於是,康生千方百計對畫家進行迫害。江青、康生等人極力攻擊此畫,而毛澤東則不以為然,特意將其懸掛於中堂,用意再明白不過。毛澤東去世後,“四人幫”也曾對高希舜進行“迫害”,他被迫停了畫筆。重現春天後他才再次拿起畫筆,直至人生最後一刻。

3、手帶鐵圈五斤半

高希舜出生於1895年,比毛澤東小兩歲,字愛林,號一峰山人、清涼山人,湖南益陽(桃江縣)人。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擅長中國畫。

1918年高希舜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並於當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國立北京美專,成為李苦禪 、王雪濤的同學。在這裏高希舜專心學畫,長進日增,更得到當時著名畫家陳師曾、姚芒父、王夢白、淩文淵等高師的器重和指教,最後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名動京華。旋即受聘北京師大附中任美術教師,錢學森就是他當時的學生。錢學森從小喜歡繪畫,因此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登門請高希舜教兒子學習水彩畫和國畫。後來錢學森在談到影響過他人生走向的人物時,特意提到他的美術老師高希舜。錢學森老年的第一愛好仍是書畫。

至此,隻有三十幾歲的高希舜其花鳥畫已躋身大家行列。齊白石老人見其畫,驚其別開生麵,自成流派,不落前人窠臼,讚曰:“餘不能也!”從此一改不與人合作作畫的先例,欣然與高希舜合作作畫,一生為高希舜畫作題跋也最多。現收在《高希舜畫集》中的就有《芋蟹圖》,由高希舜畫芋,齊白石畫蟹,齊白石親筆題跋:“一峰山人畫芋甚工,餘補以蟹,更見生動,辛未夏齊璜記,時同客舊京。”成為絕品珍品;更有名畫《魚甕圖》,這幅畫成於抗日戰爭期間,畫中牆上有一掛魚,底下立一未開封的酒壇,將對日寇的滿腔義憤融於畫麵,齊白石見了會其意,欣然握筆在畫上題詩:“廚下有魚皆不炊,堂前有酒未曾開,與君不飲何時飲,李白劉伶安在哉。”顯然,那牆上的肥魚,甕中的美酒,等待著一個美好的時刻,等待著日本鬼子滾出中國的那一天!

高希舜始終熱愛美術教育,熱心培育美術人才,傾盡自己當時所有積蓄創辦京華藝專。1927年,高希舜為了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高等工藝學校學習圖案,與日本當時畫壇名宿橫山大觀、赤誠素明等磋商畫藝,其作品深受日本人民喜愛。1933年他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120多幅作品全部搶購一空,譽滿異城,被日本畫界稱為“畫伯”。載譽歸國後,高希舜念念不忘美術教育事業,將日本賣畫款全部拿出來,獨資創辦了南京美術專科學校。

古今名家多愛畫荷花。但是,一般重在筆墨氣韻上見功夫,至於形態的逼真,則不大注意。高希舜為了突破畫荷花的格局,手腕上戴了一個5斤半重的鐵圈作畫,往往一畫就是老半天。數年苦練,終於練出了“一筆荷”的硬功。他創作的《荷池戲鴨》高4米,著墨酣暢,遒勁雄渾,畫出了少見的開張荷葉;而高達3米多的荷梗一筆畫成,亭亭玉立,栩栩如生。92歲的白石老人對高希舜名作《荷池戲鴨》題跋雲:“一峰山人之於畫,手帶鐵圈五斤半以煉其技,故有此幅之獨到處,真神品也!”這幅畫由此轟動中國畫壇,成為畫壇傳世佳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