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1-31 09:13:2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5745 bytes)

曆史微聲悟2021-01-31 17:53:39

 

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其後的九月秋收起義,也可以說是“第二槍”。

從短期效應看,“兩槍”都受挫失敗了。但同樣是失敗,由於毛澤東的思考和韌勁兒,秋收起義深究起來要比南昌起義多了,至少在三個方麵超越了南昌起義。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南昌起義劇照

舉誰家的旗

——左派!右派!——

周恩來、朱德、賀龍在南昌起事,舉起的還是左派國民黨的旗號,他們整編後的部隊還叫作——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麵軍。

為什麽?

一方麵,受製於克裏姆林宮的遙控指揮,長期以來,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的能力都不太相信,在他看來,國民黨更符合他要培育的戰略同盟之標準,對華援助上的90%也都給了國民黨,並總是要求共產黨妥協讓步。就在“四一二”前夕,斯大林還寄給蔣介石一張自己的簽名照——這臉,打得啪啪的!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另一方麵,當時的中國共產黨的確經驗不足、缺少自信,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不得不對共產國際言聽計從。

1927年7月15日,寧漢合流之後,中共中央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連續發表宣言和通告,對蔣介石、汪精衛又是譴責,又是聲討,並宣布撤回參加國民政府的共產黨員。但說到最後,還是要堅持打國民黨的旗幟,想重新建立一個國民黨左派中心,來爭取團結國民黨中的革命分子。

按照這樣的思路,南昌起義當然要舉起國民黨左派的旗幟,還寄希望張發奎的影響和支持,但在關鍵時刻,看似國民黨左派的張發奎立刻“右轉”,露出反共真麵目。當時的國民黨高層,除了宋慶齡、鄧演達等幾人,幾乎沒人站在共產黨這一邊,左派聲音微不足道。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而且,在一般群眾的眼裏,南昌起義部隊不過是蔣介石的另一支軍隊而已,唯恐避之不及,起義軍一路也得不到民眾的幫助。

——中央!湖南!——

八七會議上,中共中央仍然沒有放棄與左派國民黨聯合行動的主張,在告全黨黨員書中提出——那種與武漢國民黨中央領袖聯合的路,已經走不通,以後還是要與國民黨聯合,但是要與國民黨的左派聯合,與它的勞動群眾的黨員,與它的下層組織聯合。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一開始,毛澤東也不能確定這樣到底對不對。但是,毛澤東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不唯上,隻唯實

八月中旬,毛澤東帶著疑問回到長沙時,親眼看到唐生智的“國民革命軍”殘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現實,聽到老百姓的怨恨詛咒。

他意識到——國民黨這塊招牌已經無用,國民黨死了,並且臭了,而且臭氣聞於天下。國民黨這個工具完全為軍閥奪去,變成了軍閥爭權力搶地盤的工具,國民黨變成軍閥黨了。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國民黨屠殺革命群眾劇照

8月20日,毛澤東急切地給中共中央打報告說——我們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子了,我們應當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以與蔣、唐、馮、閻等軍所打的國民黨的旗子相對。國民黨旗子已成軍閥的旗子,隻有共產黨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毛澤東在報告中還說——這一點,我在鄂時還不大覺得,到湖南來這幾天,看到唐生智的省黨部是那樣,而人民對之則是這樣,便可以斷定國民黨的旗子,真的不能打了……再打則必會再失敗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

可是,中共中央立場不變,還在第二天通過了一個關於如何對待左派國民黨問題的決議案,仍然規定中國共產黨應當組織工農暴動於革命的左派國民黨旗幟之下。8月23日,還回信批評毛澤東說——你們以為目前中國革命已進入到第三階段,可以拋棄國民黨的旗幟,這是不對的。

接到這樣的回信,毛澤東拗勁兒上來了,一邊去信反駁,一邊開始自己琢磨秋收起義番號和旗幟的事情。

——紅旗!紅軍!——

毛澤東為秋收起義部隊擬好了名字——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你聽,第一軍第一師!再次顯露了他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正如他少年時寫的詩——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劇照

番號有了,旗幟也要別具一格。

任務交給了師部參謀何長工、參謀處處長陳樹華和副官楊立三

何長工,原名何坤,長工這個名字還是毛澤東給他起的。何長工領了任務也發了一陣子愁,最後在蘇聯紅軍軍旗上得到靈感,和楊立三、陳樹華一起製作出一麵軍旗——旗底為紅色,象征革命事業。旗幟中央縫著一個大五角星,象征中國共產黨。五角星內是鐮刀和斧頭圖案,代表工農。靠旗杆處,鑲有一條十厘米寬的白色布條,上麵寫著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番號。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劇照

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麵軍旗,就這樣誕生了。毛澤東很認可他們的設計,一下命令做了100麵紅旗。

自此,毛澤東就對紅旗情有獨鍾,紅旗意象屢屢出現在他的詩詞裏,增添無盡革命浪漫色彩。

西江月·秋收起義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

修銅一帶不停留,便向平瀏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雲沉,霹靂一聲暴動

 

9月9日,這支工農革命軍高舉紅旗,分別從修水、安源、銅鼓等地出發,向長沙進擊。由於敵人過於強大,起義軍又缺乏經驗,加之後來新收編的第四團黔軍邱國軒團臨陣叛變,導致起義嚴重受挫。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秋收起義劇照

暫時的失敗不重要,重要的是,工農革命軍這個番號已經喊出去了,紅旗已經打出去了。

這杆紅旗,這一抹紅色,與白色恐怖形成鮮明的對立和對比。在血雨腥風中,顯得那麽熱烈鮮豔,那麽動人心魄!毛澤東的這麵旗幟,很快就傳播開來。

兩個月後的11月13日,潘忠儒、吳光潔領導了黃麻起義,黃安城頭上插上了繡有鐮刀斧頭的紅旗。當地著名書法家吳蘭階先生寫了一副對聯,貼在縣衙大門。

上聯是—痛恨綠林兵 假稱白日青天 黑夜沉沉埋赤子

下聯是—光複黃安城 試看碧雲紫氣 蒼生濟濟擁紅軍

紅軍!這個讓後世無比崇敬的稱呼,第一次出現了。

再後一個月,12月11日,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發動了廣州起義,直接打出工農紅軍的旗幟。

到了第二年4月3日,中共中央在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把各地革命武裝定名為紅軍

 

扛誰家的槍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毛澤東那句“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振聾發聵,但是,槍杆子好不好使,聽不聽話,也會影響政權得失。對此,毛澤東洞若觀火。

——零落的槍杆子——

用槍杆子把農民武裝起來,是毛澤東在開展農民運動時產生的想法。

在主辦廣東第六屆農講所時,毛澤東為學員安排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內容,設立軍事訓練部,由趙自選同誌擔任軍事訓練總隊長,“於五、六、七三個月內,實行正規軍事訓練,共計訓練十星期,上操一百二十八小時”。他們“睡的是雙層木床,身著灰軍裝,腳穿草鞋” ,“每日早晨軍號聲響就起床,在五分鍾內穿好軍裝,戴好軍帽,打好綁腿,各個精神抖擻,背著漢陽造步槍,到操場上出操、跑步、學習射擊、刺殺和作戰術動作。在軍事演習打野外中,不論是在沼澤地上還是在荊棘叢中前進,一聽到‘臥倒’的命令,要立即就地臥倒

從一屆到六屆講習所,一共培養了772人,毛澤東的這一屆有學員318人,占了近一半了。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劇照毛澤東形象

許多學員在回鄉後成為各地農民武裝起義的骨幹,其中有一個陳慕平,回鄉後在井岡山袁文才的農民自衛軍裏做事,對毛澤東與袁文才的會麵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但是,那時候共產黨還沒有建軍意識,隻是在各地的農協零零落落有幾條槍,槍杆子處於無序分散狀態。

但是,拿住槍杆子,就萬事大吉了麽?

——隔膜的槍杆子——

1927年10月,福建人羅舜初在長汀街頭看到一隻軍隊,渾身上下都是皮子,軍容整齊,軍紀嚴明,威風凜凜。走過一打聽才知道,是周恩來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正準備經過閩西進入廣東。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南昌起義部隊劇照

一年多後,他又在長汀見到了一隻軍隊,這就是朱德和毛澤東率領的紅軍,他們穿得破破爛爛,跟差不多。同樣軍紀嚴明,但是部隊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還幫老百姓幹這幹那。

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隊伍,羅舜初正是被這支隊伍的作風感染,參加了紅軍。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秋收起義部隊劇照

同樣是槍杆子,南昌正規軍,讓老百姓敬而遠之;秋收子弟兵,和老百姓親如一家。

張太雷對此深刻反思,他在中共南方局會議上,報告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情況時說——未曾幫助農民有蓬蓬勃勃的鬥爭,沿途隻知道叫軍士怎樣守紀律,不擾民。可以說,這次我們的軍隊不是什麽革命軍隊,隻算是王者之師,秋毫無犯。

毛澤東深知,人數占絕對優勢的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而秋毫無犯的槍杆子,不足以激起農民的熱情。一定要讓農民群眾知道,這是自家的槍杆子才行。

——自家的槍杆子——

毛澤東既做過工人運動,也做過農民運動。他可以脫下長衫,穿著破麻布,在地頭和農民一起抽煙葉子,隨手抓起地裏的糞塊兒撚開;他可以光著身子和礦工們一起下井,不懼悶熱、臭氣、肮髒和危險。

正因為如此,他兩年內領導十次罷工,九次成功。正因為如此,瞿秋白稱讚他是“農民運動的王”。而現在,毛澤東正站在成為“軍事之王”的起點上。

和南昌起義一樣,部隊在受挫之後,非戰鬥減員十分嚴重。官也好,兵也好,都有大量開溜的——槍杆子有點兒不景氣。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電影毛澤東形象

1927年9月20日早晨,在文家市裏仁學校操場上,毛澤東信心滿滿地說——今天的蔣介石,好比一個大水缸,我們就像一顆小石頭,敵大我小。但是隻要我們團結緊,打仗勇,總有一天,我們這顆小石頭,一定會打爛蔣介石的那口大水缸!

他那獨有的氣場,強烈感染著這些有些垂頭喪氣的“紅一代”。

9月20日,部隊離開文家市,毛澤東就和戰士們一樣,帶著鬥笠,穿著草鞋步行。他每天找戰士談話,了解其思想狀況,考慮如何保存、鞏固和發展這個彌足珍貴的革命火種。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電影盧德銘犧牲形象

老天仿佛要故意考驗毛澤東,進軍路上,痛失起義總指揮盧德銘葉挺曾經毫不吝嗇地誇他“攸縣戰役,是盧德銘在指揮我,而不是我指揮他”。如果他不犧牲,毛澤東今後的軍事生涯會輕鬆許多,開國元帥第一把交椅估計也是盧德銘的。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毛澤東隻能自己麵對槍杆子的問題。

9月29日,部隊抵達江西永新三灣村。起義時,點卯5000人,到三灣的時候,毛澤東手裏隻有700多人。毛澤東把部隊縮編成一個團,下設十個連。從上到下成立各級黨組織,每個連都分配了黨員,建立了黨支部,這就是毛澤東的神操作——“把支部建在連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此建立,毛澤東告誡大家“隻能黨指揮槍,絕不能槍指揮黨”。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電影毛澤東形象

黨指揮槍的一個根本意義,就是通過賦予槍杆子以政治靈魂,把冰冷的槍杆子,真正錘煉成勞苦大眾的火熱利器。

中國的老百姓,終於看到了一支曆史上從未有過的部隊,一支對老百姓不僅秋毫無犯而且水乳交融的部隊。紅軍不做王者之師,而要做人民子弟兵

這就是羅舜初親眼看到的,南昌起義部隊和朱毛紅軍之間巨大差別的根源所在。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電影劇照

毛澤東領著這支有了靈魂的槍杆子,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轉戰,行程4000多裏,最終將紅旗插上井岡山,開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篇。

分誰家的地

土地、根據地和政權,三者是緊密相連的。有了土地,就有了人,就有了財源,就有了經濟基礎,根據地和政權就有了存在的基礎;反過來也一樣,根據地和政權牢固了,才有長期的土地紅利。它們互為條件,互為製約。

要讓農民支持革命,就要讓他們把土地拿到手。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打土豪

南昌起義,可以說隻是喊出了土地革命的口號,口號之下沒有具體的綱領,當然也就沒有行動,所以最終站不住腳。

周恩來後來說——起義後,不應把軍隊拉走,即便要走,也不應走得太遠,當時就地,進行土地革命。朱德也認為應該在江西各地開展農民運動,解決土地問題,那是完全可以站得住腳的

而秋收起義,雖然也沒有能夠將其付諸實施,但是卻在具體綱領的製定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並影響了中央最終決策。

——醞釀——

早在中共三大的時候,毛澤東就率先提出農民運動的問題,他認為任何革命,都離不開農民問題的解決。

1925年12月,在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工作的毛澤東,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對階級劃分有著獨到的見解。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毛澤東劇照

國民黨《整理黨務案》後,他又離開國民黨中央,到湖南專心研究農民運動,近距離觀察土地問題。

針對土地革命的實施,毛澤東曾經和陳獨秀反複爭論。陳獨秀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隻能做宣傳工作,因而土地革命很長時間隻是一個口號,沒有具體的行動綱領。而毛澤東在遞交《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時,就急切呼籲——農民的土地問題已經不再是宣傳問題,而是要立即實行的問題了。話音剛落,蔣介石的黑槍就打過來了。

“四一二”之後,毛澤東在中央土地委員會擴大會議上再次強調,——要增加生力軍保護革命,非解決土地問題不可

——綱領——

八七會議在毛澤東的影響下,終於明確把實行土地革命確定為戰略目標之一。

秋收起義前,毛澤東秘密回到長沙再次深入調查。

趁著送家屬回板倉村老家的機會,他在楊開慧家裏,邀請了五位農民、一位篾匠和一位小學教師開了兩天調查會,了解到當地農民要求全盤解決土地問題的想法。

回長沙城裏,他又征詢由湘潭韶山來省城的五位農民的意見。經過同他們的會商,擬出一個土地綱領,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成型的土地綱領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分田地

在這個綱領中,毛澤東有三點貢獻:

第一個就是第一次提出沒收所有地主的土地。反對隻沒收大地主家的土地。毛澤東說——中國大地主少,小地主多,若隻沒收大地主的土地,則沒有好多被沒收者。被沒收的土地既少,貧農要求土地的又多,單隻沒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能滿足農民的要求和需要。

第二個就是第一次提出以區為單位分配土地的辦法和具體的分配標準。

第三個就是第一次提出替地主考慮後路。對被沒收土地的地主,毛澤東認為——必須有一個妥善的方法安插。在不能工作或工作能力不足及老弱的地主,應由農協在農業稅之內征收若幹農產物平均分配給此等分子

——試驗——

土地革命的設想,隻有到了井岡山,毛澤東才得以具體實施,檢驗一下自己的理論。

1928年,毛澤東在中村和大隴進行了分田試驗,隨後在湘贛邊界各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分田高潮。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分田地

毛澤東從紅四軍中抽調了大批幹部,到農村一線指導分田運動。湖南省委代表給省委的報告中描述邊界土地革命開展的實際狀況說:“現在寧岡的土地已快分清楚,永新的也分了一部分。……分定後出一榜,又依榜到各田去插一牌子,即歸其正式營 業。”這就是“插排分田”。“照他們這種方法,每人可分穀八擔,大小人口一樣的多。” 井岡山地區的土地革命,給農村帶來巨大衝擊,就連永新縣有些出家多年的尼姑,也禁不住下山還俗,嫁人分地。

真是——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總之,正是由於毛澤東在秋收起義中的三個硬核操作,解決了舉誰家旗、扛誰家槍、分誰家地的問題,因而相比南昌起義,有了發展和超越。

比打響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還牛,看秋收起義中毛澤東的三個硬核操作

周恩來劇照

當然,南昌起義仍然是偉大的。秋收起義是借鑒了南昌起義的經驗教訓,才能站得更好一些,看得更遠一些。

有了第一槍的示範,這第二槍才能打得更準,打得更響!

所有跟帖: 

太祖還有一大創舉:廢除了軍響製,從普通士兵到最高指揮沒有軍餉,打破了千百年來當兵吃響的傳統,減輕了軍隊和當地百姓的負擔。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13:14:15

“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的能力都不太相信”——中共確實太弱小了,與老蔣是1比99。不過加上毛澤東1人就199,所以結果是200比99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13:40:55

最牛的是起義失敗,何去何從?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創舉。 -akc- 給 ak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13:48: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