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1-23 14:17:5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1914 bytes)

1957年5月,在長沙的一戶普通家庭中,一個15歲的小女孩正在寫一封在她看來很重要的信,她叫孫配君,是一個剛剛初中畢業的學生。

因為畢業後就不知道到哪裏去上學了,初中的老師知道她喜歡音樂,就建議她報考音樂專科學校。可是她連音樂專科學校的門朝哪裏開都不清楚,更不懂得報考的手續和科目,所以她打算寫一封信寄到北京去問問毛主席,要毛主席替她了解一下考試的具體內容和規定等。

孫配君認為,自己“不知道的事,毛主席肯定都知道。”

在信中,孫配君寫道:

您好,

我現在馬上就要初中畢業了,麵臨著投考學校的問題,我們的老師勸我去考音專,聽說音專在武昌,我想請您老人家為我寫一封信給學校,問一問他們到底要考一些什麽科目。

還有我的這種情況考不考得取,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都說我唱歌還可以,如果隻考唱歌,還是可以的,如果要考其它的,還是希望主席您為我了解一下。

孫配君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六日

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女孩子膽子也未免太大了,“走後門”都走到毛主席那裏去了。

這個孫配君到底有什麽來頭,為何敢讓毛主席幫忙詢問升學事宜呢?

其實,孫配君跟毛主席之間並沒有什麽直接的聯係,真正與毛主席有聯係的是孫配君的母親陳玉英。

陳玉英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貧苦農民家庭,1926年時經人推薦到毛澤東的家裏給楊開慧做保姆。

當時毛澤東正在進行緊張的革命活動,楊開慧的大兒子毛岸英隻有4歲,二兒子毛岸青隻有3歲,楊開慧又懷有身孕,家庭負擔實在太重,毛澤東就托人找來陳玉英做保姆。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楊開慧與幼年毛岸英、毛岸青

舊社會時期保姆在雇主家裏是沒有任何地位的,但是在毛澤東的家裏不一樣,大家都是一樣的,剛來到毛澤東家裏,陳玉英有些拘謹,毛澤東就說:“你就是我們家裏人一樣。”

有了陳玉英在家裏幫忙照顧楊開慧,毛澤東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革命事業當中。

在楊開慧家裏,每次毛澤東與同誌們開會,陳玉英就和楊開慧坐在一旁做針線活,對於他們說的那些大道理陳玉英聽不懂,但是她知道毛澤東一家都在為老百姓謀福利,是在幹大事,她這個保姆做得也是津津有味。

1927年,楊開慧最小的兒子毛岸龍出生後,家裏又多了一口人,陳玉英和楊開慧一塊照顧三個孩子,雖然辛苦一點,但是兩個女人卻撐起了半邊天。

在毛澤東家做保姆的日子是很愉快的事情,楊開慧從來不把她當傭人,隻是當親人來對待,沒有誰伺候誰一說,都是一樣的做事情。

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擔心到前線有危險,孤身一人前往農村領導了秋收起義,後來又上了井岡山。

考慮到楊開慧的安全,毛澤東決定讓其回到楊開慧的老家板倉,這個時候陳玉英已經知道毛澤東在鬧革命,而鬧革命是最危險的事情,但是陳玉英並不懼怕危險,毅然前往幫助楊開慧照顧子女,因為她知道楊開慧母子已經離不開自己了。

陳玉英在楊開慧的身邊工作了四年,幾乎成了楊開慧的親人,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1930年因為遭遇叛徒出賣,楊開慧母子與陳玉英一塊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

在長沙監獄中,敵人對楊開慧進行了嚴刑拷打,卻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於是敵人把目標對準了陳玉英,他們認為楊開慧是毛澤東的妻子,可以為革命犧牲,這是說得通的,而陳玉英不過是一個毛澤東家裏的一個傭人,隻要威逼利誘,就不怕她不招。

讓他們失望的是,無論他們是如何施展計謀,始終無法從陳玉英的嘴裏套出有用的消息。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獄中的楊開慧母子畫像

1930年11月14日,當敵人把楊開慧押赴刑場時,陳玉英用身體堵住牢門,大聲地喊著:“不要帶走她,要殺就殺我,讓她回去帶孩子”。

就連這些劊子手聽了也都感覺到不可思議和震驚,一個保姆為何會這樣勇敢?毛澤東一家到底給了她多少好處?

楊開慧犧牲後,陳玉英及毛岸英等人被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營救了出來。

為了躲避反動派的抓捕,陳玉英也不得不離開楊家,回到老家務農。

新中國成立後,陳玉英不再擔心被人抓捕,於是打算回到長沙繼續給人做保姆,後來找到了一份看家的工作。

1950年,在楊開慧的母親楊老太太80歲大壽即將到來之際,毛主席由於公務繁忙無法親自祝壽,就安排兒子毛岸英代替自己回湖南省親。

在毛岸英出發之前,毛主席特意囑托毛岸英一定要找到陳玉英一家,然後邀請他們去給楊老太太拜壽。

毛岸英到長沙第一件事,還沒有來得及去楊老太太那裏,就去打聽陳玉英的下落,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了陳玉英。

當初分別之際,毛岸英隻有9歲,如今一晃已經過去20年,不過他並沒有忘記陳玉英當年的照顧,見到陳玉英時,兩人抱頭痛哭。

隨後毛岸英告訴陳玉英:“我這次回湖南有幾大任務,其中之一就是找到你,這是父親反複交代的,同時要安排好你的生活。”

陳玉英聽了之後十分感動,想不到這麽多年過去,毛主席還沒有忘記她。

陳玉英說:“我沒有什麽困難,隻有一個女兒,她的父親也死了,現在在鄉下她伯伯處,我放心不下。”

毛岸英當即拿出錢給陳玉英,讓她作為車費,到鄉下去接女兒來長沙。

第二天,陳玉英就回鄉下接自己年僅8歲的女兒孫配君來長沙,並且住到楊家。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毛澤東與毛岸英、劉思齊、李訥合影

看著這個小女孩,毛岸英親切地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呀?”

孫配君有點認生,怯生生的回答說:“配君。”

毛岸英又追問道:“哪一個配字呢?”

在一旁的陳玉英笑著解釋說:“我們家小配配的名字是一個大富大貴的名字,剛生下來,孫家便去抽了支簽,說這個娃有命,是個配君的福,我們就取了這個名字。”

在楊老太太大壽期間,毛岸英對孫配君很照顧,像親哥哥一樣關心她,臨走的時候,還告訴陳玉英,有事情一定要給他們寫信。

陳玉英是一個很要強的人,並不想麻煩毛岸英,但是孫配君已經8歲了,正是入學的時候,當時陳玉英想送配君去長沙“育才學校”讀書,但是很多條件不能滿足,因此就想著去保育院學習,不過這需要一些手續,她卻沒有辦法解決,因此就給毛岸英寫了一封信,反應入學的困難情況。

毛岸英在1950年8月19日回信中寫道:

“你女兒進保育院一事,組織上已經答應代你辦,不需要你自己出錢(因為你自己沒有錢),如果一定要你出錢,而你確實沒有錢,那麽請你拿著這封信,要舅母同你一起去見外交處劉道衡部長,他會正確處理問題的(他是個老革命同誌)。”

隨即,毛岸英又給舅舅楊開智寫信,請他們協助陳玉英辦理孫配君上學問題,不久,孫配君順利進入到保育院學習。

1951年,陳玉英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感謝主席的關心,同時表達了想去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想法。

毛主席於12月23日給陳玉英寫了親筆回信,在信中寫道:

陳玉英同誌:

十二月十八日給我的信收到了,很高興。

已有人告訴我,你過去在反革命麵前表示很堅決,沒有屈服。這是很好的。

為了節省,你不要來京。你在長沙做工很好。你如果有困難,可告訴我,設法給你一些幫助。

祝你身體健康!

毛澤東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毛澤東給陳玉英的回信

雖然沒有同意陳玉英到北京去,但是對她的關心卻是熱切的,她也不想給毛主席增添麻煩,就好像當初在家裏照顧楊開慧時一樣。

1955年夏天的時候,隻有13歲的孫配君想起母親曾經想去北京的事,就自己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並且希望趁著暑假能夠“到北京一看。”

本來,配君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寫的信,並沒有抱多大的期望,出乎孫配君意料的是,1955年8月3日,毛主席竟然給她回了信,並且稱她為同誌,在信中毛主席寫道:

配君同誌:

你的信收到,很高興。

你們想到北京一看,是可以的;但今年不要來,明年再說罷。你母親在何處工作。情況如何?如有困難,可告之。

祝你進步

毛澤東

一九五五年八月三日

這是孫配君第一次與毛主席通信,當時她隻有13歲,這可是打破了紀錄的,孫配君應該算是毛主席通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所以,孫配君後來有事就給毛主席寫信,每一次毛主席不管多忙,都會給她回信,兩個人竟然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毛主席在回信中,也以同誌相稱呼。

於是才有了文章開篇時,1957年孫配君給毛主席寫信,詢問升學的事宜,她的本意並不是讓毛主席為她“走後門”,隻是詢問一些相關事宜而已,大概是毛主席理解有誤,認為是她想要通過自己的關係,安排她升學。

1957年6月8日,毛主席給孫配君回信,在信中寫道:

佩君同誌(毛主席的回信中,有時會寫成佩君):

五月十六日的信收到。

已在初中畢業,甚慰。升學的事,我不宜於向學校寫信。能否考取,聽憑學校。如不能升學,可以在家溫課。寄上三百元給你母親,以後還可寄一些。不要憂慮。

毛澤東

一九五七年六月八日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毛澤東

毛主席也看出了當時15歲的孫配君在升學方麵的迷茫,因此在信的最後告訴孫配君“不要憂慮”,安心在家溫習功課。

接到毛主席的回信後,孫配君終於靜下心來,認真的溫習功課。

正在孫配君溫習功課期間,毛主席邀請陳玉英到北京去,盡管毛主席之前一再拒絕陳玉英進京的請求,並不代表他不掛念這個曾經為了楊開慧以死相拚的人。

1957年的6月,陳玉英來到北京,毛主席握著她的手激動地說:“隔了三十年了,你還是這個樣子,還好健康啊!你同開慧同甘共苦,我今天看見你就像看到了開慧一樣,你以後就是我的家人了。”

毛主席與陳玉英親切地交流了兩個多小時,聽陳玉英陳述楊開慧遇害的經過,當講到楊開慧在遭遇敵人嚴刑拷打時卻沒有屈服時,毛主席情不自禁的掉下眼淚說道:“開慧是個好人哩!岸英是個好伢子哩……你以後每年到北京一次,看看這裏的建設變化情況。”

四天後,毛主席再次邀請陳玉英,在臨別時,還送給她和孫配君每人一張親密簽名照片。

回到長沙後,陳玉英將照片給了孫配君,讓孫配君高興了好一陣。

但是不久後的一件事讓陳玉英母女再次陷入困境當中,當時長沙市製定了閑雜人員下放的規定,戶口不在長沙的要下放;家庭生活無來源的要下放;本人一時無法找到工作的要下放。

按照這個規定,孫配君應該回到老家寧鄉去勞動,可是陳玉英家不同於別人的家,陳玉英的丈夫已經去世,隻有她們母女相依為命,任何一個人回老家,都會拆散這個家庭。

孫配君與母親商議完後,還是尋求毛主席的幫助,給毛主席去信。

在信中,孫配君解釋了自己一家要被下放,而她們是不符合下放標準的,因為她們每個月都有20元的生活費,她在學校當代課老師,媽媽在街道做婦女主任。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陳玉英

毛主席在收到孫配君的來信後,立即給回信:

配君同誌:

來信收到。我同意你的意見,不去鄉村。你母親年已六十,不能勞動,當然不宜下放。你年小,你母親需要照料,可以不去。但此事應由黨作決定。你可持此信和你母親一道,去湖南省委統戰部,找那裏的負責同誌談一談,請他作出決定。我這封信隻是建議,不是決定。

問你母親和你好。

毛澤東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本來信已經寫好,可是毛主席還是不放心,因此又寫道:“去統戰部時,可把你母親照顧楊開慧同誌的曆史談一下,使那裏的同誌了解情況。”

了解毛主席家書的人都清楚,不管是誰跟毛主席求情辦事,尋求特權,不按程序辦事,都會遭到毛主席的拒絕。

然而對於孫配君的來信,毛主席也十分為難,一方麵他同意了孫配君的意見,認為不應該下放,但是自己又不能幹預地方政府做事,所以隻能是建議,最後也隻能是“建言獻策”,讓她們到統戰部去找找關係。

這麵毛主席為這件事絞盡腦汁,殊不知在孫配君的信剛發出不到兩天,戶籍民警就來到她們家,告訴她們,因為孫燕獲得了模範教師稱號的代課老師,所以不屬於下放對象。

毛主席的回信寄到孫配君手上已經是一段時間之後的事了,事情已經過去,孫配君也就沒有拿著這封信去統戰部,而是珍藏了起來。毛主席對她們母女的關心,孫配君還是由衷感激的,所以她也時常想到北京去看看他老人家,隻不過毛主席每天的工作都很忙,連續拒絕她幾次了。

讓孫配君沒有想到的是,在1958年2月,毛主席邀請她到北京去。

原來毛主席從來沒有忘記孫配君要來北京的願望,特意派人接孫配君來的北京。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毛澤東

1958年2月3日,毛主席在書房接見了孫配君,見麵之後,那個在信中啥事都敢說的小丫頭卻拘謹起來了。

毛主席笑著說:“我們也是老朋友了,書信通了幾年,今天才看見你,還是這麽個娃娃呀。”

毛主席又拉著孫配君的手跟旁邊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就是上次來的陳老太太的女兒,叫配君,是個很苦的孩子。”

隨後兩個人開始拉起了家常,就像父親對待女兒那樣跟孫配君談了很多內容。

毛主席問她在課堂上喜歡發言嘛,孫配君說:“我就是怕發言,也很少發言,有時候答案背熟了,可一站起來就忘了。”

毛主席和藹地說:“你還是害羞嗬,有什麽害羞的呢?女娃兒,就是有這個毛病,不好哩!上課應該積極發言,認真思考問題。要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爭取發言。”

為了鼓勵孫配君,毛主席又說:“這裏有個勇氣的問題,要超越自己,才能克服這些缺點。”

想想當初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的慷慨激情的演講,以及後來發動學生運動,發動農民運動,沒有勇氣怎麽可能辦到。

當毛主席得知孫配君喜歡唱歌時,就讓她唱一首歌聽一聽,可是因為緊張,孫配君沒有唱,毛主席就教導她說:“你的膽子太小了點,做事要大膽,唱歌要大膽,不能扭扭捏捏,要多鍛煉自己,要敢於實踐。”

兩個人就像父女一樣,聊了一上午,毛主席一再囑咐孫配君不要怕苦,你媽媽和開慧同誌一起坐牢,就受了很多苦,現在沒有戰爭,但以後還要經受多種考驗。

後來主席發現孫配君穿得很單薄,因為長沙的冬天沒有北方的冷,所以孫配君穿得很少,毛主席就讓秘書帶著孫配君去街上買一套新衣服,然後又遊覽了北京的很多名勝古跡。

2月11日,在北京待了半個月後,孫配君想要回家,因此就穿著毛主席給買的新衣服來向主席辭行,毛主席看著她穿的新衣服說:“嗬喲,好精神呀!”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毛岸英寫給陳玉英的書信

臨行之時,毛主席又給陳玉英寫了一封信,讓孫配君轉交給她母親。

在信中毛主席寫道:

玉英同誌:

幾次來信。均已收到。

此次看見配君,她說暫時不做工作,繼續補習,將來再講工作問題。我看這個主意不錯,故讓她回長沙。她還年輕,目前學習一時期有益。

由她帶上二百元。不足之數另寄。

祝好!

毛澤東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一日

對於毛主席做的這一切,陳玉英是十分感動,但是她卻不想什麽事都去麻煩政府,麻煩主席,由於她在革命初期為革命作出過貢獻,政府每個月都會補助20塊錢,陳玉英在領了幾個月後就放棄了。

一直到後來有了大病才重新領取了這份待遇,後來陳玉英年過花甲,又要供孫配君讀書,家庭條件十分苦難。

毛主席知道她的困難,每個月都會讓秘書從自己的稿費中拿出一些錢來資助給她們,幫助她們度過了艱難的時光。

1958年8月,孫配君經過刻苦的複習,考入中南音樂專科學校,她興高采烈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毛主席,可惜毛主席並沒有收到這封信,孫配一直以為毛主席很忙,而沒有回信。

比較有意思的是,三個月後孫配君已經在武漢讀書,碰巧在街上遇到了毛主席的秘書高智,感覺很不可思議,因為上一次見麵還是在北京,當時就是高智領著她到北京各處去轉轉的。

高智告訴她,毛主席正在武漢開會,並且問她想不想見主席,孫配君當然想見。

孫配君是楊開慧保姆的女兒,詢問毛主席升學事宜,回複:不要憂慮

毛主席

高智就把孫配君帶到毛主席那裏去看主席,一見麵,毛主席愣住了,驚訝地說了一句:“你為什麽在這裏?”

孫配君也詫異地說自己在這裏讀書啊!

毛主席想了一下,就笑著說道:“怎麽呀?考了學校就不告訴我了?”

孫配君就把寫信的事情告訴了毛主席,毛主席說自己並沒有收到,原來搞了一場烏龍,由於下午要繼續開會,毛主席在詢問了她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後,就回去開會了。

1960年,孫配君想利用畢業前夕的最後一個假期再去北京看望一下毛主席,卻受到毛主席的回信:

孫佩君同誌:

你媽媽的信和你的信,都收到了,感到高興。望你們好,有困難告訴我。不要來京,我很忙的。

問你媽媽好,祝她健康。

毛澤東十二月廿九日

從信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在三年困難時期的繁忙,雖然沒有同意她們進京,卻能在百忙之中寫下這封信,擔心孫配君畢業後有困難,還特意寄來100元錢。

畢業後,孫配君響應毛主席的號召,踏踏實實工作,先後在長沙市文化館、圖書館和藝術館工作。

在毛主席的心裏,孫配君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她和自己的小女兒李訥差不多大,和自己的女兒沒兩樣。

因為陳玉英在困難時期保護了他的兒子,所以他也要照顧好陳玉英的女兒,這就是毛主席與楊開慧保姆女兒之間的故事,雖然很平凡,卻很溫馨。

所有跟帖: 

對普通百姓重情重義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3/2021 postreply 16:38:12

照顧保護毛澤東的妻兒本就是對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毛多次寄錢給她,一老一小母女返鄉務農確有困難,何況毛的信也沒用上,戶籍民警根據政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77 bytes) () 01/23/2021 postreply 20:25:00

她女兒要上音樂學院,毛澤東就沒有幫忙走後們,堅持原則。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3/2021 postreply 20:28:25

這要是拜登總統給哈佛大學寫封推薦信,哈佛敢不錄取嗎?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3/2021 postreply 20:37:33

拿著太祖的親筆信去找統戰部,這本身的分量就很重了,是給統戰部一個很強的暗示了。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3/2021 postreply 16:41:21

如果我現在手上有一封Xi的親筆便條:“XX是我的發小,在你們地區做生意,希望你們堅持黨的原則,秉公接洽。“想象一下吧。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3/2021 postreply 16:57:03

些許的人性流露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3/2021 postreply 19:45: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