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然不一定樂意看到東亞一個強國崛起,但恐怕更不會樂意蘇聯勢力深入東亞。戰後國際秩序的構想,恐怕也是一直

來源: 曾在莊裏 2020-08-26 02:32: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7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曾在莊裏 ] 在 2020-08-26 02:49:5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戰後美蘇瓜分遠東是其既定方針,boyi01272020-08-25 23:22:17

根據局勢變動。美國參戰後的方針是先歐後亞,因為德國的力量比起日本大多了,首先要保證把希特勒打敗。如果希特勒把蘇聯打敗了,調轉頭再去打英國,結果很難預料,起碼美國和英國想登陸歐陸,就要難太多了。所以當時的方針是盡一切力量保證蘇聯不倒,能夠抗住希特勒。亞洲放到次要的地位,對中國的支持僅僅是象征性的,因為即使中國完全被占領了,也沒什麽了不起的,美國最終也能把日本打敗。戰爭中間,蘇聯自身難保,也不會有精力想占有滿洲國的事,能保證日本不從後麵捅刀子就不錯了。

戰爭後期,蘇聯緩過氣來了,當然想染指滿洲。但如果美國對蘇聯無所求,老美也未必會答應蘇聯的要求,因為畢竟蘇聯要靠老美的物資支援,才能最終擊敗希特勒。把滿洲給了蘇聯對老美有什麽好?美國人早就意識到,蘇聯早晚是美國的敵人,這是意識形態決定的,而中國說實話,當時還沒有資格成為美國的敵人,扶持弱者對付強敵,這是誰都會做的事。但國軍44年打得實在是爛,對最終擊敗日本實在看不出能做出什麽貢獻。如果全靠美國,當時估計擊敗日本登陸日本本土要死很多人。肅清日本在大陸的軍隊老美不知又要犧牲多少人,因為在老美看來國軍實在是不中用。在這種情況下,請求蘇聯出兵東北,能夠減少老美的犧牲,反正犧牲的是中國利益,老美無所謂。蘇軍出兵東北前,還向老美提出要求,說車輛沒法從歐洲部分運過來,要求老美提供所有車輛。老美答應了,為蘇軍提供了全套的車輛,運到遠東。所以出兵東北時,蘇軍開的是全新的美國道奇車。

如果國軍沒有44年的潰敗,美國的策略未必如此。那樣國軍在河南還有很多軍隊,一旦歐戰接近尾聲,美國就可以武裝國軍。如果國軍能夠配上駐印軍那樣的裝備,從河南出發,掃清華北日軍指日可待,關東軍也不在話下。那樣老美樂得看到國軍拿回東北,總比讓蘇聯拿去好。那樣就沒必要向蘇聯讓步,蘇聯也未必有膽子去強占東北。

所以戰後中國的厄運,還是因為中國自己實力不濟。這個其實也怪不著老蔣,換了老毛也不會有什麽辦法。世界政治本來就是弱肉強食,指望別人幫助當然是不現實的。但如果自己有一定實力,能幫到別人,別人也會順水推舟。

這裏沒有貶低國軍將士的意思,隻是想說明中國當時實力太弱,實在不能作為棋局的一個player.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