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王維漢 (上)

來源: leileileilei 2020-06-20 01:28:0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1919 bytes)
前 言

  在庚子年父親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五個子女,根據父親生前的回憶和他親自拍攝與珍藏的部分曆史照片,編輯整理了上、下兩集《美篇》,圖文並茂地講述父親的革命經曆和生活故事,深情地緬懷與悼念他老人家……!

 

  △父親王維漢,1937年10月參加八路軍,此後,他全程參與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全程參與了改革開放以前軍隊的後勤建設和祖國的和平建設。曾任原北京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父親的一生是千千萬萬八路軍,誌願軍,解放軍的一部真實縮影,是人民軍隊後勤戰線光輝曆史的一段真實寫照……!

  △父親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卻蘊含著偉大。是普通的,但卻閃爍著光芒 !他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走的那麽堅定,那麽從容,始終為著革命的理想而不懈奮鬥。在長達47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在自己工作過的每一個崗位上都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作出了無私的奉獻!父親不愧為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和堅強的革命戰士。父親的曆史,父親的故事,我們將世世代代永遠銘記……!

  △圖為父親戎馬一生所獲部分勳章和獎章。

  △1917年11月7日,父親出生在河北完縣(今順平縣)下叔村一個中農家庭,父親剛剛懂事那年,祖父為了全家的生計,外出到縣城的一家布店裏去當幫工。在縣城,祖父一邊打工,一邊學習識字,畫畫。幾年下來,增長了本事,開擴了眼界,尤其是懂得了要擺脫貧困一定要有文化的道理。

圖為我們的祖父。

  △祖父聰穎好學,心靈手巧,這是他打工之餘自學繪畫,所作的《四季花鳥圖》。

  △父親九歲那年, 祖父母節衣縮食,籌集學費,送父親到一家私塾學堂裏半工半讀。希望他“將來成為有文化的人,給家裏爭口氣”。父親很刻苦用功,讀完七年小學又考入了保定中學。可惜隻讀到初中二年,因再也交不起學費,而被迫輟學。
  因為有了初中文化,父親不甘心就在家裏種地受窮,想出去闖闖。1935年秋天,經人介紹來到內蒙古平地泉(集寧)一家洋布店裏當學徒。 在那裏他利用打工之餘讀書練字,並開始關心時政。看這張老照片,那時的父親是不是己經很像一個文化青年?

  △父親天資聰明,上學時,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尤其酷愛書法,一生筆耕不輟。他在集寧打工時買不起紙,深秋時節,就撿上好幾麻袋楊樹葉,晾幹後,在上麵練字。
  這是他在晚年身體不好的情況下書寫的大字橫幅。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9月份,日寇即占領了保定城,家鄉危在旦夕。父親與同鄉共四個青年秘密商議去參軍抗日救國。10月的一天,他們悄悄離家,直奔西山方向去尋找八路軍。幾經周折,終於在曲陽縣靈山鎮一帶找到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三分區籌建動員會所在地。 接待的同誌了解到父親有初中文化,特別表示器重!反複說:“我們隊伍中最缺少的就是像你這樣的‘文化人’。”從此,“土八路中的文化人”就成了父親的特有“標簽兒”。

  △就因為有些文化,父親未能實現去戰鬥部隊作戰殺敵的願望,而是被直接分配到分區衛生部學當醫生。領導做父親的思想工作時說:“部隊大多數是文盲,能做技術工作的人才太少,醫生的崗位可比到前方衝鋒打仗重要的多”……!

  △1937年12月底,第三軍分區正式成立,下轄10、11、12共三個大隊,父親因有文化,且悟性高,經初步學習培訓之後即被任命到12大隊當了衛生隊長,同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時,父親參軍才不到三個月。在三分區正式成立大會上,父親見到了第一任司令員陳漫遠(右),政治委員王平(左),政治部主任朱良才(中),第一次見麵,三位首長都對父親這位新來的“文化人兒”很感興趣,留下了印象。

  △父親很快適應了領導崗位,在後來多次戰役、戰鬥中,機智靈活,指揮有方,帶領衛生隊克服設施簡陋,缺醫少藥的困難,出色完成了各次戰場醫療救護任務。
  後因工作需要,父親又調到二團、騎兵團擔任過衛生隊長。不論到哪裏,父親帶領的衛生隊都很受部隊官兵的歡迎。

  △父親知書達禮,為人正直,性情爽快,且又多才多藝。上上下下許多領導和同誌們都願意與他交朋友。戰友中,隻要從戰爭年代活過來的,幾乎都成了父親一生的至交。父親生前多次對我們說過:“那時同誌們的階級感情很深,互相間比親兄弟還要親”。父親從抗戰時期就一直有交往的戰友主要有……時任三分區衛生部長兼政委,後為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的開國少將尹明亮。

這是尹部長與父親最早的合影。

  △照片後麵有父親的題字。

  △尹明亮部長在學習期間的照片也贈給了父親。

  △曆史總會有各種巧合。多年之後,尹部長的兒子尹卓(海軍少將)成為央視著名軍事評論員,與我們的小弟弟唐劍(軍事欄目主持人)又長期密切合作……。

  △這是時任二團團長、三分區參謀長,後為新疆軍區政治委員、武漢軍區政治委員的開國少將肖思明。

  △肖思明參謀長在贈送父親照片後麵的題字。

  △1943年5月,父親所在騎兵團遭到日寇突然襲擊,被迫分散突圍,父親被敵炮彈炸傷左肋處,帶著傷被鬼子追趕了十幾裏路,跑的吐了血。到了塔山坡村,被一位大娘出手相救,藏在白薯窖中,才躲過一劫。這次遇險,和父親在一起的就有肖思明,他們真可謂生死之交!此役,部隊傷亡了四百餘人,團政委老紅軍曾海庭犧牲,衛生隊也傷亡11人。

  △這是時任二團團長、騎兵團長,後為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的開國少將唐子安。

  △唐子安團長在贈與父親照片背麵的親筆題字。

  △這是時任二團政治委員,後為通信兵政治委員的開國少將黃文明(中)。

  △這是時任一分區衛生部部長的老紅軍張傑(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父親與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也結下了深厚友誼。他在擔任12大隊和2團衛生隊長期間,有機會多次陪同被軍區派來搶救傷員的白求恩大夫。白求恩看父親有文化,懂技術,又勤奮好學,很願意與他交往。

  △白求恩不僅與父親談論過對部隊衛生醫療工作的看法和建議,還利用各種機會言傳身教,向父親傳授醫療技術和工作經驗。

  △白求恩還曾把他珍藏多年,劃滿標注的一套外科手術圖譜和部分醫療器械,連同一個手提箱一並贈送給了父親。

  △父親非常珍愛這套專業資料,不管戰爭多麽殘酷,條件多麽艱苦,始終帶在身邊。直到1946年內戰爆發,傅作義偷襲張家口,父親為組織正患急性闌尾炎的晉察冀軍政幹校副校長兼副政委朱良才將軍(聶榮臻任校長兼政委)的緊急轉移和救護,結果將自己的全部家當包括這一套珍貴資料全部丟失了,給父親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抗戰時期的朱良才將軍,時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建國後曾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開國上將。

  △好在白求恩贈送的部分醫療手術器械因委托專人保管而得以完好保存下來。1972年,北京軍區石家莊白求恩學校派人來家裏征集文物,父親將這套醫療器械全部無償捐獻給了學校的白求恩紀念館。

 

  △圖為石家莊白求恩紀念館外景。

  △1939年,父親先後參加了雁宿崖、黃土嶺兩次著名戰鬥。黃土嶺戰鬥擊斃了日軍稱為“名將之花”的阿布規秀中將。衛生隊在戰鬥中表現出色,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父親還親自給負傷的分區首長包紮過傷口。

戰鬥結束後,清點戰利品,還是因為看父親有文化,肯鑽研,分區首長將繳獲日軍大佐的一架德國產蔡斯照相機獎勵給了父親,鼓勵父親學習攝影。

  △從這以後,這架相機陪伴了父親一生,拍攝了不少珍貴照片。這次為紀念父親編輯《美篇》所用的照片絕大部分都是父親親自拍攝的,其中不少已成珍貴的曆史資料,而此前從未公開發表過。這部相機也一直被我們非常完好的保存著。

  △父親在抗日戰爭中日寇瘋狂掃蕩的最艱苦時期,帶領醫療保障分隊巧妙與敵周旋,多次化險為夷,創造性地完成了本職任務,手下官兵很少傷亡。父親因此而受到分區隆重的表彰和獎勵。

  △整個抗日戰爭防禦和相持階段,父親始終堅守在部隊醫務部門第一線,期間,曾短期調任過分區衛生處醫務主任。1943年7月,父親被分區推薦到白求恩學校去學習深造……。

  △這是晉察冀畫報社記者拍攝的——白求恩學校(軍十期)全體16名學員的畢業合影。前排左二為父親,蹲者右一為宋鏖,他也是父親一生最親密的戰友之一。

  △父親在白校學習期間,經曆了日寇秋季大掃蕩。學校讓學生們化整為零,分散上山打遊擊。父親負責的小組共十餘人,隱蔽在阜平縣大台的神仙山上,利用複雜地形,與敵巧妙周旋近三個月。最危險的一次,鬼子近的連皮靴聲響都聽的很清楚,好在隱蔽充分,全組無一傷亡,學校為此給父親記功一次。

  △這是時任白求恩學校校長的殷希彭(左一)和柯棣華等外國友人在一起。殷希彭建國後曾任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等職,55年授少將軍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終於取得了全麵勝利。同日,張家口市也解放了,晉察冀軍區機關迅速轉移至張市,並組建了軍區野戰醫院,任命父親為院長。

  △1946年,經馬歇爾建議,在張家口市組建了中美合辦的由聶榮臻任校長的軍政幹校。父親被任命為幹校衛生處長。

  △整個解放戰爭期間,父親參與創建了華北軍政幹校以及後來的華北大學,參加了平津戰役和進軍大西北。

  △1947年7月,晉冀魯豫軍政幹校與晉察冀軍政幹校合並為華北大學,父親任校衛生部副部長。

轉眼之間,父親離家參加革命整整十年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聽說祖父母在幾年前因一場霍亂而相繼去世了。

  △1948年初,父親調華北軍區第8縱隊任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部長。時任8縱司令員的是著名戰將邱蔚。“狼牙山五壯士”就出自他擔任團長的晉察冀一分區“老一團”。

  △在三年解放戰爭中,父親作戰勇敢,完成任務出色,曾兩次立功,並先後被評為“模範黨員”,“模範幹部”和“學習模範”。

  △工作之餘,父親始終沒有放棄他的攝影愛好,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其中最經典的有…… 朱德總司令出席在石家莊舉行的華北大學開學典禮大會。

  △華北大學第一任校長兼政委葉劍英在典禮大會上講話。

  △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滕代遠在典禮大會上講話。

  △還抓拍了時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的楊得誌將軍在平津戰役攻克新保安戰鬥打響之前給部隊做動員講話等等……。

  △1949年,父親隨8縱(後改編為65軍)參加了解放太原,進軍西安,攻克蘭州等戰役戰鬥,而後進駐到寧夏。65軍又與三邊分區合並為寧夏軍區,屬19兵團建製,父親仍任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部長。

  △這是後勤部的警衛班。

  △1949年10月1日,父親和戰友們在寧夏一起收聽了開國大典實況廣播,三年解放戰爭勝利結束了。

  △全國解放,迎來了和平,父親有條件考慮個人的婚姻大事了。經時任軍政治部主任陳宜貴和夫人劉淑芳阿姨介紹,父親與母親相識了。第一次見麵,按照當時最簡單而又最時尚的方式,父親送給了母親這張照片。

  △不同以往的是,父親沒有用他慣用的行草,而是用最工整漂亮的楷書,在照片背後題了字。也許,還是應該歸功於父親紮實的文化功底,才最終打動了母親的心,開始了相互之間的交往。但後來一年多時間裏,因為雙方駐地相隔很遠,也隻能靠鴻雁傳書,偶爾才能見上一麵。

  △轉眼到了1950年12月,部隊突然接到命令,準備入朝作戰,先要轉移到山東滕縣休整待命。在陝西鹹陽火車站附近一個叫魏家泉的小村子駐紮等待列車的幾天裏,組織上安排父母在車站旁一個小鎮飯館擺了兩桌酒席,就算舉行婚禮了。主婚人還是時任65軍政治部主任,後任北京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的開國少將陳宜貴。

這是結婚當日父母的“結婚紀念照”,父親在下麵標注了“那一天”三個字。

  △照片背麵,父親還注明了詳細的時間和地點,可見父親對這個日子有多麽珍惜,多麽重視!

母親劉翠蘭14歲就參加了兒童團,後轉婦救會擔任婦女委員。1947年6月,她才17歲,毅然冒著暴雨,一天一夜走了40多裏路,找到了晉察冀13分區部隊,正式參了軍。

  △從全國解放到準備赴朝參戰這兩年多裏,父親在工作之餘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他利用部隊移防和開會出差等機會,走了不少地方,拍下了不少風景和紀實照片,攝影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並學會了暗房衝印技術。

  △這些風景照片,現在來看,仍有曆史價值。我們長大後,經常找到父親當年拍攝的位置,新拍一張,與老照片相互對照,感歎這歲月的變遷……。這是頤和園山頂的千佛殿和後山的小佛塔。

  △銀川市中心的鍾鼓樓。上麵刷寫的標語口號留下了時代的印跡。

  △在寧夏吳忠堡父親第一次拍到駱駝。

△西安鍾鼓樓,上麵掛著孫中山畫像,下麵標語為“朱總司令萬歲”。

  △天壇祈年殿。

△沈陽北陵木橋。這幅照片雖非名勝,但可看出,父親的攝影技術日臻完善,構圖己經相當考究了。

  △1950年7月,父親代表19兵團參加了在北京燕京大學召開的全軍首屆衛生工作會議。聶榮臻元帥(中)親自與會並與會議代表合影。會後又組織與會人員到東北等地參觀。父親10月份才返回寧夏。

  △父親在隨65軍暨寧夏軍區在西北並轉山東工作的這近兩年時間,是他一生中十分重要的曆史階段。期間,他不僅出色完成了所擔負的工作使命,而且還收獲了愛情,組建了家庭。工作和生活中又結交了許多新的戰友。

  △這是與母親在照相館拍的第一張合影。

  △這是用自己的相機和自拍器拍攝的合影。

  △父親佩戴過的胸章保存至今。

  △在寧夏期間與父親朝夕相處的戰友們。

  △父母共同的親密戰友——王棟和劉楓夫婦。王棟叔叔建國後被周總理欽點調到外交口工作,曾任中國駐瑞典特命全權大使。

△1951年1月4日,父親隨部跨過鴨綠江大橋,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入朝之後,65軍進駐西海岸著名城市開城休整待命。父親登上這個可以俯瞰全城的製高點,拍攝了戰爭時期的開城全景。

△6月下旬,誌願軍發起第五次戰役,父親隨部越過三八線直逼漢城。一夜之間前進約40公裏,進駐到漢城北十多公裏處的議政府村。

  △第五次戰役,先是我軍攻勢強勁,占明顯優勢,但因部隊戰線太長,補給不足,後被美軍反突擊而全線後退,遭受重大損失,大量人員傷亡、失蹤、被俘。父親親曆了這次險情,他臨危不懼, 沉著應對,成功組織野戰醫院和傷病員400餘人安全後撤,無一傷亡,因而再被記功一次。

  △此後,敵我雙方戰鬥處於膠著狀態。後勤部門除全力保障前方作戰之外,還要開展反空襲、反細菌戰等艱苦鬥爭。

  △因戰鬥慘烈,傷亡巨大,戰場搶救任務更是空前繁重。

  △這是醫護人員正緊急搶救一名危重傷員,父親現場抓拍後不久,這名戰士就因頭顱重傷而犧牲了。

  △母親時任65軍195師醫院三所護士班長,這是她和戰友們整裝待發,到前線執行反細菌戰救護任務。父親為她們送行並拍下這張珍貴照片。(左二為母親)

  △父親也多次親往細菌彈襲擊現場指揮洗消滅菌。

一次,父親乘坐馬車趕往前線,突遭敵機轟炸掃射。馬夫當場犧牲,父親受了輕傷。

  △都說,抗美援朝戰爭“勝也在後勤,敗也在後勤“,可見後勤工作之重要!父親和他的戰友們在後勤崗位上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克服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這是在防空洞裏成功召開“誌願軍全軍第三屆衛生工作會議”後的全體合影。

  △父親在此次會議上榮獲了朝鮮人民共和國頒發的國旗勳章。

  △父親在朝鮮期間,盡管非常繁忙,但也沒有冷落他心愛的相機,除了拍攝大量具有史料價值的工作照片之外,還拍了不少反映部隊日常生活和當地風土民情的照片。因為篇幅有限,在此隻能少量展示……。
  這是在朝鮮召開的全軍衛生部長會議,會場就在身後的坑道裏,前排中間為蘇聯派來的高級顧問。

△這是中美雙方在交換傷病俘。

  △這是接收傷病俘的帳篷營地。

  △這是開城的朝鮮老鄉們組織的“五一節”舞會,慰問誌願軍。

  △朝鮮婦女們表演民族舞。

  △友鄰的朝鮮人民軍和駐地政府官員來慰問部隊。

  △母親最好的戰友之一,耿素墨阿姨跟朝鮮的房東學習頂水,父親抓拍了這張照片。耿阿姨的老伴李旭閣時任65軍司令部軍訓科長,80年代任第二炮兵司令員,1988年授中將軍銜。

  △後方大山中隱蔽的“傷員之家”。

  △母親和朝鮮老鄉們親如姐妹……。後邊的傷病員們看父親為她們拍照很是開心。

  △這是在下棋嗎?你一定想象不到,這是65軍在朝鮮召開的最後一次後勤工作會議的一個場景,棋子成了布署運輸車輛編隊的道具。父親在附近一個小山坡上拍下了這張照片。

  △1952年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65軍全體女同誌到軍部開會,政治部主任陳宜貴同誌作報告。會後全體合影留念,母親在左側中間位置。

  △父母在防空洞口外。

  △父親運用暗房技術,把自己給母親拍的兩張照片試著拚接在了一起(也就是現在的PS),這在當時可是個了不起的發明,他的戰友們覺得不可思議,嘖嘖稱奇。

  △1952年11月,母親在陰暗濕冷的防空洞中生下了我們的大姐。因在朝鮮出生而當天又下著大雪,故起名為王朝雪。這段時間,敵機幾乎三天兩頭來轟炸,幼小的姐姐受到了驚嚇,隻要一聽爆炸聲就會拉稀。

  △朝鮮的房東們非常勤勞樸實。自己都有孩子,還經常想方設法幫助母親照顧初生的女兒,甚至用她們的奶水喂過姐姐。那種友誼真可以稱的上是血濃於水啊!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親雖算“有文化”,但也難免鬧出笑話。一次,臨近春節,總部通知軍裏派車去“領取5000隻變蛋(鬆花蛋)”,但是被接電的參謀抄寫成“領取5000隻扁擔”。父親是當日值班首長,估算需派五輛卡車。結果,往返百多公裏,隻裝回不滿一卡車的變蛋。事後,父親為此差錯主動向黨委作了深刻檢查。

  △還有一次,父親去部隊檢查彈藥庫安全,剛剛上路,敵機就飛臨到軍部彈藥庫上空,非常精準地轟炸掃射,彈藥庫被全部引爆,損失巨大。父親和在崗的幾位後勤領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後查清,是朝鮮奸細給美軍飛機發信號,引導的這次轟炸。

  △朝鮮戰爭進行到第三年,美國實在無力再戰,不得不在板門店坐下來談判,父親有機會前往距開城不遠的板門店會址,拍攝了這張照片。

  △1953年7月27日中朝雙方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代表簽訂了朝鮮停戰協議,戰爭終於結束了!
  1953年11月中旬,父母所在部隊全部撤回到國內。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很珍貴的資料。向老人致敬! -偃月劃戟- 給 偃月劃戟 發送悄悄話 偃月劃戟 的博客首頁 (435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4:23:43

致敬! -月城- 給 月城 發送悄悄話 月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5:02:50

光榮的曆史,珍貴的照片。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5:18:11

整理得真好,謝謝分享!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6:16:57

珍貴的記錄。謝謝分享。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給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發送悄悄話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6:41:07

向我們的老一輩致敬! -清衣江- 給 清衣江 發送悄悄話 清衣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7:12:08

邱蔚授銜不久在青島海濱釣魚被海浪拍倒溺水而死李鍾奇以毆打彭德懷臭名昭著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8:38:21

最後一張照片《我們熱愛和平》,當時很有名。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09:11:00

好文章,頂。 -fonsony- 給 fonso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11:21:52

好文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11:26:56

如假包換的赤納粹!殺人無數,欠人民血債! -pconline- 給 pconlin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13:55:09

致敬,謝謝分享 -愛城華僑- 給 愛城華僑 發送悄悄話 愛城華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14:18:07

感謝分享,我也是65軍的後代 ,有些照片甚是眼熟,不知如何可以在美篇上搜到這片文章。 -xm1982- 給 xm1982 發送悄悄話 xm198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15:40:00

https://www.meipian.cn/gu89gor 進去後點作者, 就能搜到他寫的所有文章 -leileileilei- 給 leileileile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0/2020 postreply 16:55:13

曙光中學的? -月城- 給 月城 發送悄悄話 月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1/2020 postreply 07:17: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