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 為何要選擇啥也沒有的劉備?

來源: 蕭家老大 2020-03-16 10:22: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16 bytes)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鞠躬盡瘁,最終三分天下,諸葛亮成了一代智者賢相。

諸葛亮父親早死,叔父諸葛玄在袁術手下任豫章太守,因朝廷派硃皓接管豫章,諸葛玄就投靠了與之有舊的荊州劉表。諸葛玄去世,孔明與弟弟移居南陽,以耕種為生,因居住臥龍崗,所以號稱臥龍。孔明自比管仲、樂毅,時常與石韜、徐庶、孟建一起,探討人生和國家大事。孔明認為,他們三人將來的仕途最多是刺史或郡守,而當三人問孔明時,他卻笑而不答。由此推知,孔明向來恃才傲物,他的誌向是做一位治理國家、征服諸侯的名相。

荊州是人才聚集之地,司馬徽、龐德公都是名流,也都是孔明的老師,劉表曾數次請龐德公出山,龐德公卻老死不入襄陽城。

龐德公與孔明是師生如父子,老師的思想對學生肯定有較深的影響,做郡守,自比管仲樂毅,都是學生們在一起憧憬未來的豪言壯語,就像現在的學生立誌做科學家一樣;孔明、徐庶、崔州平、石韜、孟建是荊州青年的代表,或稱青年才俊,劉表不可能不知,同時,劉表與諸葛家有舊交,又與孔明的嶽父是連襟,肯定有相請之意,可孔明認為“劉表性緩,不曉軍事”(見《魏略》),不是他需要的明主,所以不願出仕。劉備三顧後,孔明曾專門交代弟弟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這似乎在說,待功成名就,他就會歸隱鄉裏。可是,步入紅塵的孔明已經無法抽身,也使他歸隱的誓言化為泡影,後人有詩歎曰:“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隻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真是令人惋惜。

此前,高臥隆中的孔明,仿佛就是當年渭水垂釣的薑子牙。劉備三顧茅廬,孔明事先應該是知道的,所以,不排除故意躲避之嫌,因為,徐庶北歸曾專程繞道隆中,告知已將其薦給劉備,劉備將不日來訪,孔明躲避劉備,主要是考驗劉備的誠意,考察劉備的德行。因為當時的劉備一無根基,二無勢力,孔明深知,輔佐這樣的人甚為不易,所以要對形勢和雇主做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漢室傾頹,能夠依靠的命世之主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孔明“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是,他高臥隆中雖然有“玉在櫝中求善價,釵在奩中待時飛”心態,但他依然需要別人的尊重,此時的劉備有雄心而無才智,他深知知識就是力量,謀略就是生產力,思賢若渴之際,才有猥自枉屈,才有三顧茅廬。劉備的執著,迫使孔明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擇業觀,即使出仕他也要雙向選擇,所以,三顧之中的崔州平、石韜、孟建可能都是孔明的故意安排,然劉備的誠信與魅力最終讓他感動,士為知己者死,他隻好出山。

孔明的誌向是成為一代賢相,那麽這需要一定的平台,曹操占據天時,又有雄才大略,麾下謀士如雲,況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顛覆漢室的陰謀早已眾所周知,同時,曹操本身就托名漢相,一旦篡權,其屬下皆為叛臣,這不是孔明的追求。再說東吳,孫權承繼祖業又虎踞江東,占盡地利,實力比較強大,張昭曾向孫權力薦孔明,孔明說:“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劉備出身皇族,且有匡扶漢室的理想,半生流離又處用人之際,隆中一對二人誌向相投,劉備需要孔明開創基業,而孔明也需借助劉備一展宏圖,所以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說明曹操的判斷極為準確,劉備是公認的梟雄。劉備胸懷大誌,但文韜武略沒法與曹操相比,所以他一直采取與曹操相反的政策,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曹操以暴治國,劉備以仁治國,從而贏得了百姓信賴,也得到了荊州士人以及巴蜀人民的擁護,另外劉備在識人用人方麵,遠在曹操之上,而且還有持之以恒,堅忍不拔的精神,與中興漢室的決心,正是這一點,讓孔明折服。由於孔明形勢把握準確,選擇老板得當,才使得他在蜀國如魚得水。

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見《三國誌》),但是,他最終沒能實現隆中對所說的,成就霸業,振興漢室的誓言,這與劉備的早逝有關,與其所處的時代有關,所謂生不逢時,空有一身好本領也是枉然,水鏡先生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但這並不能否定諸葛亮的才智,也不能磨滅其曆史功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永遠成為後人的楷模。這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莫將成敗論三分。

所有跟帖: 

按現在的說法,諸葛亮是犯了分裂國家罪吧? -想不開1- 給 想不開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0:52:56

諸葛亮數出祁山,揮兵伐魏,劍指中原,意在統一天下,何來分裂國家罪? -烈三公孫- 給 烈三公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2:22:02

一時一時的,出祁山就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三分天下就是分裂國家。當然我們在這裏是講笑話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2:44:10

諸葛亮少年時目睹曹操屠徐州,又如何能選曹操,而不選擇劉備?! -山中老賊- 給 山中老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2:22:56

知不可為而為之。亦謂勇士。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2:27:06

嚴格的講,胡璉比諸葛亮還牛。諸葛亮隻不過讓蜀國活了43年。因為金門戰役,台灣已存在71年 -刁小山- 給 刁小山 發送悄悄話 (117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3:48:13

諸葛亮的"隆中對"肯定是偽造的, 為了抬高自己, 偽造三顧茅廬的故事. -永遠是中國人- 給 永遠是中國人 發送悄悄話 永遠是中國人 的博客首頁 (289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6:21:44

何止隆中對,三國演義裏有關諸葛亮的情節大多是編的,什麽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 -freedom321- 給 freedom32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7:40:46

諸葛亮在曆史上的地位也是名不符實 -freedom321- 給 freedom32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7:43:50

因為隻有劉備被他忽悠住了,三顧茅廬去請他當軍師!要是曹操被忽悠住了,三顧茅廬去請也能請出來。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194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8:28:16

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帝王不用,賣與識家;識家不用,仗義行俠。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8:35:11

中國24史,隻服曹操一人,光是辭賦便可流傳千古 -lostman- 給 lostm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18:57:46

諸葛一族在三國時期,在魏、蜀、吳三國都有人。以為三家押寶可保一族繁榮,不過最後命運都不好。 -百家爭鳴2012- 給 百家爭鳴2012 發送悄悄話 百家爭鳴20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6/2020 postreply 22:24: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