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央視改編的一戰紀錄片“天啟”,其中的鏡頭都是將當時的影片進行著色,修正而得,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其中有幾個方麵,也改變了我對一戰的印象。
對二戰的曆史比較熟悉,而一戰就模糊多了,在此對開戰情況大致作個簡介。不像二戰,一戰的開打有點讓人意外,因為並沒有一方處心積慮要打仗,是一些偶然因素巧合而成。一戰前,歐洲各國形成了一些盟約,簽約的時候可能並沒有深思,而踐約時就有點機械草率了。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塞爾維亞的薩拉熱窩被殺,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這有點理由。俄國是塞爾維亞的盟友,依約出兵威脅奧匈,德國是奧匈的盟國,依約威懾俄國,同時威脅俄國的盟友法國,下了兩張最後通牒。這些都發生在幾天之內,好像都沒通過大腦,你出一張牌,另一方就跟了。但就算這時候,世界上的人都還是覺得,不至於真打,隻是些博弈而已。
德皇威廉二世,確實把戰爭看得兒戲了。奧匈是老弟,德國必須顯示自己的大哥架子,所以一出手就是最後通牒,好歹俄法都是大國,怎麽給你麵子?而德國的軍方,也太死板了,命令一下,就不可通融了。在最後通牒到期的最後時刻,俄國表達了妥協的意思,德皇和將軍們一談,將軍就說,軍令已下,斷無收回之理!戰爭荒唐地按時爆發。德國依修訂的計劃,避開法國防守堅固的區域,首先進攻比利時,卻不想想比利時是英國的盟友,這不是要再樹一個強敵嗎?果然,英國參戰了!
和二戰影片中,送別軍人上戰場時的生離死別的情景不同,一戰初期各國軍人可是興高采烈地上路的。這裏不由的不提提各國戰前的愛國主義教育。
以德國為例,德國的年輕一代是在戰爭文化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盡管被譽為“魔術大師”的俾斯麥自建立德意誌帝國後,以高超外交手段影響了歐洲持續44年的和平,但有關戰爭的知識和經驗卻代代相傳。中小學課文宣傳英雄的事跡、描述曆史上的著名戰役;中學畢業作文寫的是有關戰爭的重要性和愛國主義精神。威廉帝國時期大眾教育的關鍵詞是“忠誠”與“服從”。穿著盔甲、手持利劍的“日耳曼女戰神”和被喚醒的“笨伯米歇爾”,他們的形象成為各類明信片的寵兒,軍裝則成為少年兒童的新寵,尤其是藍白條的海軍製服。1913年10月18日,在100年前打敗拿破侖的地方——萊比錫,還曾舉行過民族大會戰紀念碑的落成典禮,威廉二世親自出席。這場儀式變成了一場民族性的、軍事性的狂歡,期間還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這一切的宣傳鼓動,目的隻有一個——宣揚高昂的德意誌民族精神。
德意誌帝國建立(1872年)後出生的一代,沒有參與過父輩締造帝國的豐功偉業,他們沒有太多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卻有著強烈的失落感。另一方麵,經濟的快速繁榮使年輕一代有條件沉湎於物質享受,它造就了沒有宗教信仰、不追求永恒生命意義的拜物主義者和精神上的無套褲漢。現代文明的過度浸淫,又使一批年輕人開始崇尚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除了要塑造自然清新的新生活,還宣傳同誌情誼、責任意識和犧牲精神。究竟年輕人通過何種途徑與德意誌民族的精神、愛國主義的情懷這類政治話語聯係在一起呢,戰爭是一種方法。年輕的詩人海默爾(Alfred Walter Heymel)在1911年就發表了這樣的詩篇,在“時代的渴望”中,他宣泄道:
我們缺少責任、目標和力量/這是必須有而欠缺的/自由使我們遭受恥辱/隻有戰爭才能擺脫/和平的泛濫使我們恐懼/我們無所適從/我們渴望、我們大聲地呼喚戰爭。
不僅是德國,一戰主要參戰國法國,英國的青年都愛國情緒高昂,都渴望在戰爭中得到宣泄,得到升華。在歐洲大陸,自1872年普法戰爭後,有近四十年的和平年代,而經濟在這些年裏以指數速度發展。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一戰時代,火車,汽車,電器和飛機都有了,城市生活現代化了,人們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愛國主義其實發源於18世紀,但彷佛有一種魔力,人類可能基因中就有個愛集體的片段,一觸發就如同上了愛情的電一樣,如癡如醉,雖死無悔。統治階級當然看到了愛國主義的價值,於是蓄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一代未經世事的年輕人,那段魔鬼的基因被激活,就如撲火的飛蛾,衝向地獄般的戰場!
但現代戰爭的的巨大破壞力和殘酷性,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當人們對戰爭的印象還停留在一排排的士兵和著鼓點向前行進,步槍幾分鍾才能發一槍,還非常不準時,新發明的馬克沁重機槍已能每分鍾發射500發子彈,交織的彈雨能在一小時內報銷掉五個師。在新式武器麵前,士兵完全成了肉丸,人的精神毫無價值,生命也變得毫無意義。交戰不到一年,戰死的士兵就以百萬計,還有更多的慘狀連連的傷兵。而戰場環境的艱苦,精神壓力之大,更使士兵心灰意冷。愛國青年的新鮮感一過,被戰爭的殘酷性所嚇倒,愛國主義的雄心大誌早被生存的本能所壓倒。逃兵,拒戰,甚至嘩變的事,在參戰各方都發生過。法國將軍甚至不得不和士兵談判,以決定怎麽打,打多久,給多少軍餉。
反戰主義,反愛國主義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起來。親自參加了一戰的美國作家海明威就寫道“什麽神聖、光榮、犧牲這些空泛的字眼兒,我一聽就害臊……我可沒見到什麽神聖的東西,光榮的東西也沒有什麽光榮,至於犧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場,不同的是肉拿來埋掉罷了。”戰士們覺得,他們被愛國主義教育欺騙了,愚弄了。而一戰,也在各國反戰運動的壓力下,草草收兵結束了!
一戰後,愛國主義在法國,英國和美國受到了廣泛的抵製。提倡愛國主義是一服政壇毒藥,無數的傷兵要把你撕了。但在德國,由於戰敗的恥辱和不明不白,給了以希特勒為代表的政客一個機會,他將百倍地提高愛國主義的聲調,激發德國人複仇的烈火,,但二戰的事實證明,這團怒火隻不過把德國人燒的更狠,更徹底而已!
國內目前拚命煽動愛國主義的烈火,真是個不祥之兆。當今中國的情形,和一戰前的西方各國有的一比。年輕人已經有快三十年沒見過戰爭動亂了,不知戰爭的殘酷,又無宗教的mediate, 心理躁動不安,愛國主義顯然是一劑毒藥。重溫一戰曆史,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