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揚 | “70年對話5000年” (1)——中華早期文明

來源: CoolCloud 2019-02-19 07:36:4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433 bytes)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70年時間,意義何在?說明了什麽?這要看觀察這段曆史的坐標係和尺度如何選擇。

若隻放在“二戰後的世界”的曆史尺度中看,70年時間不算短,可視為一段相對完整的曆史,還可再細分為幾個階段。但若放在曆史上長久王朝或偉大帝國的曆史尺度中看,70年也可以隻是一個“初期”。

例如享國長達407年的漢朝,到70年時才從“文景之治”進入武帝時代,強漢氣象剛剛出現;再例如綿延319年宋朝,到70年時剛剛進入“仁宗盛治”,國勢仍在上升期,其時全國人戶總數比宋太祖開國之初翻了十倍[1],經濟和科技接近曆史高峰。

也就是說,將70年視為“初期”,或視為“長期”,對已經立國7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在一種概念化的理解中,作為馬克思主義國家的新中國,應該屬於20世紀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運動的組成部分。那麽,若將新中國與世界上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國家前蘇聯相比,70年的曆史不僅很老了,甚至還長壽了,因為前蘇聯這個老大哥從1922年12月30日“蘇聯創建條約”中誕生,至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解體而結束, 其壽命是69年差4天。

但這個“長壽”也可以認為並無多大意義,因為隻在20世紀之後的百年世界曆史格局中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肯定遠遠不夠。作為馬克思主義國家,新中國的確受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響,但中國畢竟是個曆史文明,即使1949年的建國是紅色革命建國,卻同時也是中國自身百年“現代國家建國”運動的產物,而且連接著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民族救亡圖存”運動的脈絡。

再往前追溯,還連接著更早的、更長的曆史脈絡。整整180年前的1839年,林則徐奉命為欽差大臣南下廣州查禁英國商人輸入的鴉片;整整330年前的1689年,索額圖奉命為全權使臣北上前往尼布楚與俄羅斯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縱貫千裏的一南一北,事事關乎國運興衰,疆域大小,雖說是兩三百年前的國之大事,今日觀之,卻好像完全是為了當代中國所完成的大事一樣。

如果說明清時期的國之大事與當代中國直接相關,其間雖有斷裂卻更多的是延續,那麽再之前的唐宋、魏晉、秦漢、夏商周,當然也是節節相關,也是雖有斷裂卻更多的是延續。

習近平主席在寫給剛剛成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曆史研究所的賀信中說,“當代中國是曆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

尤其是立足於當代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國勢高度上,就像是站在高山的頂峰回望來時的登山之路,當然是高度越高,回望的長度越長,而回望的長度越長,路上那些小的方向轉彎、道路中斷甚至原地繞圈之處,也就模糊不見了,隻見到從天邊到腳下連綿蜿蜒,一路迤邐。

當新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現代國家之一,最大的經濟體之一,70年的這一段也就成了中華民族曆史上的一個新的高峰,那麽,也就沒有理由不站在這個新的高度上,將中華上下5000年的全部曆史長度盡收眼底。

筆者不是曆史學家,這個“70年對話5000年”係列也不是就曆史寫曆史,其主旨是在70年與5000年之間做連線,描述其中的連續性,展現當代中國的來之不易,揭示曆史中國的內在邏輯。

以一種演化主義的觀點看,一條從起點出發的道路,無論路上發生了什麽,哪怕走了彎路、岔路、回頭路,但隻要最後勝利到達了終點,所有曆經的路徑就都帶有了某種迭代的意義,都需要站從勝利者的角度重新加以闡釋。這是一個巨大的學術任務,本係列在此拋磚引玉。

第一部分:中華早期文明

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坐擁96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這是共和國開國者及其繼承者們的一個偉業。其重大意義在於:5000年前中華民族先祖們閃耀出早期文明之光的這塊土地,我們這一代的後人不僅完完整整地守住了!而且還大大地擴大了!

70年對話5000年,這就是第一句話。為了這句話,5000年來,多少犧牲,多少代價!

當今世界,能說出這句話的民族,並沒有幾個,大的民族中隻有中華民族一個。因為與中華文明同樣古老或更為古老的那些早期文明,在此後的幾千年裏都曾發生過中斷,即早期文明之光閃現的那塊土地與今天占據這塊土地並成立了現代國家的民族,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中間變更了好多次,或完全被外來文明所覆蓋。

所有的新世界土地——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分——都是古文明被外來文明完全覆蓋,而除中國之外的所有古文明——埃及、兩河、安納托利亞、印度——又都是文明發生了中斷。至於在今日西北歐和俄羅斯大部分上發生的文明,都屬於發生太晚的文明,不足以與古文明相提並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太平洋諸島上發生的文明,都屬於程度太低的文明,也不足以與古文明相提並論。

5000年前開始發生的中華古文明,綿延至今隻有新的發展而沒有大的中斷,若換成人民的概念也就是溫鐵軍教授所說的:中國是一個原住民國家,也可以叫做“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陸國家”。他說:“這個世界上由此至少可以有一個三分天下的感覺。殖民地宗主國在哪兒?歐洲。殖民化大陸在哪兒?美洲、澳洲、半個非洲。原住民大陸在哪兒?亞洲。”[2]

的確,今日中國僅憑這個唯一性,就足以獨步全球。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巨大的“文明叢體”

不僅是原住民國家,而且是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陸國家。從今天的這個身份連線到5000年前,豁然發現,我們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最大的一個“文明叢體”!

2018年5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布會。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在會上說:

“中華文明實際是在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等地理範圍內展開並結成的一個巨大叢體。”

“這個叢體內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發展。在彼此競爭、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鑒,逐漸顯現出‘一體化’趨勢,並於中原地區出現了一個兼收並蓄的核心,我們將之概括為‘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3]

項目執行專家組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表示:

“截至目前,我們認為,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遊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4]

這就是今日中國人站在新的峰頂回望曆史之路時在起點處看到的那個景象:5000多年前,一個多元一體的巨大“叢體”在“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這一廣闊的土地範圍內同時發生,並啟動了“中華文明總進程”。

有個流行語叫做“贏在起跑線上”,若以今天的國際競爭或文明競爭的視角看,說中華文明在濫觴之時就占了先機、享有天生優勢,其實並不為過。5000年後再看,我們的先祖當年占據並開始了文明進程的這塊巨大土地可謂得天獨厚,無出其右。

關於亞洲大陸在第四紀冰期結束後的氣候條件,以及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已經有了很多研究,在此不再贅述。主要結論是:這一地區既有旱作農業區,又有稻作農業區,正是這種適度的自然地理條件,使得這一地區的文明發展率先起步,並且有如“滿天繁星”一般多元發生,成為了中國新石器文化的發達地區。

人民大學曆史學院考古文博係韓建業教授針對這一時期總結道:

“當時的中國出現很多地區中心和強勢文化,如以良渚遺址群為核心的良渚文化、以石家河遺址群為核心的屈家嶺文化、以大汶口墓地和丹土城址為代表的大汶口文化、以牛河梁遺址群為核心的紅山文化、以西坡大墓為代表的仰韶文化西王類型、以大地灣乙址為代表的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等。

蘇秉琦曾提出‘古國-方國-帝國’的中國古代文明演進之路, 嚴文明調整為‘古國-王國-帝國’,王震中修正為‘邦國-王國-帝國’。我們可稱此時這些互不統屬的小國並存的時代為早期中國的古國時代或邦國時代。”[5]

如果單看文明演進之路,早期中國從“古國”時代或“邦國”時代向王國和帝國演進,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文明並無不同。大約與中國黃河流域的“炎帝”、“黃帝”部落聯盟同時期,上埃及統治者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出現了統一國家,進入了法老的早王朝時期。在兩河流域也出現了烏魯克等城市國家。在印度河流域出現了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兩個大型城市國家。

但是,如果與同時期中國的情況放在一起比較,中國“古國”或“邦國”時代占據的麵積之大、國家數量之多,還是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從炎黃到三代,對應於考古學中的龍山文化期,迄今為止,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已有八九百處之多,遍布中原地區和西北、西南各地。而《史記》記載堯帝“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6]文中九族-百姓-萬國這種表達,也隻有在一個巨大的疆域內才可能出現。無論是在埃及、兩河還是安納托利亞地區,包括印度河地區,都不能與之相比。

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從領土麵積上看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但是如果排除掉各大殖民地,完全從原住民和當前人口規模上看,中國實際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重要的是,無論是人民還是疆域,都是從分布地域廣闊、數量眾多的早期古國或邦國不斷融合、聚集、擴大而來的。5000年前的每一個早期文化遺址,都妥妥地保留在今天的國土範圍內,既沒有像印度那樣丟失到了外國的土地上,也沒有像西歐那樣到海外的土地上重新建立。

70年對話5000年,站在中國自己的國土上,說著中國自己的語言,回顧中國自己的曆史,展望中國自己的未來,對於一個偉大民族來說,莫不是一種極度舒適?

當然,目前還有一個美中不足。東南方向上還有一塊不大不小的海島,島上有一群人站在中國的國土上,說著中國的語言,卻背對中國的曆史,幻想分裂的未來。不過,這個問題不足為慮,新中國70年畢竟時間還短,一旦當代中國的國勢與曆史運動的偉力相疊加,沒有什麽力量可以阻擋,統一大業隻是時間早晚之事。

看懂了5000年曆史中國的唯一性和獨特性,也就理解了70年當代中國的真實意義,也就明白了曆史運動的偉力所在。本篇談到了原住民、連續曆史和巨大疆域,下一篇的主題是“定居”——世界上唯一的“天下”型定居文明。敬請關注。

參考文獻:

[1]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二記載:仁宗嚐問孝肅包公拯曆代編戶多少之數,公悉考以對:…太祖建隆之初,有戶九十六萬七千三百五十三;開寶九年,漸加至三百九萬五百四戶;太宗至道二年,增至四百五十一萬四千二百五十七;真宗天禧五年,又增至八百六十七萬七千六百七十七。陛下禦宇以來,天聖七年戶一千一十六萬二千六百八十九;慶曆二年,增至一千三十萬七千六百四十;八年,又增至一千九十萬四千四百三十四。拯以謂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漢,未有若今之盛者。

[2]https://www.guancha.cn/WenTieJun/2017_06_06_411779.shtml

[3]重大科研項目“探源工程”成果發布——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人民日報》2018年5月29日

[4]考古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科報,2018年5月31日

[5]韓建業:略論文化上“早期中國”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江漢考古》2015.3總第138期

[6]《史記·五帝本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