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放棄月薪680銀元的工作,毛澤東的格局到底有多大?

來源: reno2389 2022-08-04 18:47:1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1819 bytes)

原創2021-01-18 07:00·栩然說

文 | 栩然

首發 | 栩然說(ID:xuranshuo)

 

1

1924年的上海。

 

夕陽唱晚,在初冬蕭瑟安靜的天氣裏。

 

一個剛過而立的年輕人,在最後看了一眼上海的繁華之後。

 

毅然踏上南行的火車,轉身離去。

 

沒想到的是,這一別竟是半生,直到31年後他才有機會再到上海。

 

離開之後的他,大半生都貓在山溝裏打遊擊;等到他再到上海,卻已經是新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了。

 

31歲離開,31年後再回,冥冥中透露出深不可測的人生際遇。

 

這個人就是毛澤東。

 

離開上海前,因為國共合作,毛澤東在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主持工作。

 

同時,還擔任了黃埔軍校上海招生點的負責人,主管上海和長江流域以北各省的招生複試工作。

 

而當時的上海,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有名的大都市。

 

十裏洋場,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紙醉金迷。

 

這裏有黃包車,女人們開叉的旗袍,有弄堂雨巷、家短裏長,甚至已經有了煤氣、電燈、自來水,抽水馬桶和電梯。

 

文人雅士們的消遣除了麻將、高爾夫,還可以去青樓買醉。

 

租界裏動不動會搞"花國選美",妓女們濃妝豔抹、爭芳鬥豔,冠軍居然叫"大總統",還要在報紙上大肆宣傳。

 

鴛鴦蝴蝶派的小說正大行其道,這種披著才子佳人外衣的YY小說,很大程度上就是民國版的《霸道掌櫃愛上我》、《梨花帶雨更傾城》。

 

就在這一年,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張恨水,憑借九十萬字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

 

他後來還寫了兩本更有名的書,《金粉世家》、《啼笑因緣》。

 

書中描寫的民國富家貴族的愛情和日常生活,成了無數民國粉心中的經典。

 

2

在國民黨的黨史館裏,有一份非常珍貴的史料。

 

是1924年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決算書,裏麵記錄了當時毛澤東的工資。

 

一個月180元。

 

如果有人還記得,就在5年前,他第一次去北京,在北京大學的圖書館裏當管理員,一個月的工資是8元。

 

據他自己來說:這個8元的工資已經不低了。

 

離開北京時,他曾轉道上海,因為沒錢,不得不靠給別人洗襪子度日。

 

這樣一對比,你就知道對毛澤東而言,僅僅過了5年,他的收入就已經天壤之別了。

 

簡直完美回答了知乎著名問題:"工資突然爆炸式提升是什麽感覺?"

 

事實上,毛澤東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已經頂得上普通工人大半年的收入。

 

那年代,男工一個月的工資大約20元左右,女工隻有13元左右,童工更慘,隻有10元。

 

而這個數字,是按照出工30天,每天工作10個小時計算的。

 

廣大農村的農民們,一年摸爬滾打,到年底能有幾十元的結餘就不錯了。

 

毛澤東的父親是韶山著名的富農,一輩子的苦心經營,各種精打細算,據毛澤東自己統計,最後家庭總資產大概兩三千元的樣子。

 

按照毛澤東當時的工資,不用兩年,就能掙到其父親一輩子的積蓄。

 

離開上海一年後,毛澤東更是不得了。

 

他去了廣州,被推薦成了國民黨的宣傳部代理部長,同時還是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按照《民國暫行文官官等官俸表》,作為部級領導,這時候他一個月的工資應該在680銀元左右。

 

按現在的標準,大概可以算得上財務自由了。

 

與此同時,很多上層社會的名流都和他結交。

 

當代理部長的時候,毛澤東甚至曾到蔣介石當校長的黃埔軍校講演,給蔣介石上了一堂生動黨課。

 

很多國民黨元老也非常欣賞毛澤東,比如汪精衛,代理部長一職就是他推薦的。

 

1926年的長沙《大公報》還曾經有過一個報道:

 

中央黨部執行委員毛澤東,擬於日內分赴湖南寧鄉、新化、衡山、衡陽、湘潭、醴陵、寶慶、攸縣、武岡、新寧等十餘縣巡視黨務狀況。

 

 

這可是以中央大員身份巡視地方啊。

 

33歲,官至正部,收入頗豐,結交的都是社會上層。

 

就算是按照現在最挑剔的眼光來看,他也算是走上"人生巔峰"了。

 

3

那麽,像毛澤東這樣青年得誌的"成功人士"每天都在想些什麽呢?

 

根據當時的資料顯示,除了日常的黨務工作,毛澤東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研究"三農"問題上。

 

他在國民黨的一係列會議和各部門會議上,幾乎每會必講農民,必講農運,必講土地問題。

 

在國民黨二大上,毛澤東更是主持修訂了《農民運動決議案》,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

 

即使後來辭去了代理的宣傳部長,他仍然將全部精力投入了農民運動講習所。

 

在農講所的幾個月中,毛澤東寫出了《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兩部講義。

 

他分析從辛亥革命到五卅運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沒有完全得到3億2千萬農民的幫助和擁護"。

 

並提出了著名的論斷:"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是農民問題"。

 

在中山大學舉行的中華農學會開幕式上,他向與會者致詞說:

 

諸位頂要緊的不要忘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

 

一個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好不容易憑借努力擺脫農村、進入大城市,甚至已經隻腳踏入上層社會的人,每天居然都在想農民的問題。

 

這和現在多少狗蛋、翠花,一到大城市,進入國貿格子間,就改名叫Jack、Lucy,迫不及待地和農村劃清界限,簡直成了鮮明對比。

 

但說來好笑的是,雖然毛澤東整天奔走呼號,卻收效甚微。

 

不僅當時的國民黨對農村問題、農民運動根本不感興趣,就連共產黨內部也很不以為然。

 

中共三大的時候,在毛澤東堅持下,雖然通過了《農民問題決議案》,但誰也沒有把這個文件真正放在心上,後來更是要求不要把農民運動發展得太大。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當時大城市裏生活,特別是中上層人士的眼裏,廣大的貧民、農民其實都是可以忽略的。

 

他們吃什麽、穿什麽、在幹什麽、有什麽需求、有什麽想法,沒有人關心。

 

他們身在這個國家,是這個國家最大的一個群體,但又好像與這個國家無關。

 

哪兒的政府又垮台了,哪個軍閥又上台了,除了照例的苛捐雜稅,幾乎與他們沒有什麽關聯。

 

這才是真正的民國。

 

這是有些人的盛世,是更多人的荒年。

 

事實證明,後來我們說"萬惡的舊社會",民不聊生,是不準確的,至少是片麵的。

 

對於某一些人而言,民國,是天堂。

 

他們不僅生,而且生活的很好。

 

所需要的就是,築起一道堅固的堡壘,堡壘裏的人醉生夢死,哪管外麵屍橫遍野。

 

史料記載"上層社會普遍恐懼工農運動,並願意支付軍費來進行鎮壓。"

 

現在民國粉們所津津樂道的,民國時期"經濟自由"、"社會開放"、"文化發達",不好意思,那都是對極少數的上層人士而言。

 

如果有幸穿越回去,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那剩下的95%,食不飽腹、衣不遮體,還要時常被地主劣紳壓迫的普通老百姓。

 

我們現在去讀民國文人們的著作,看他們筆下的民國溫情脈脈,充滿了自由浪漫的氣息,隻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話語權。

 

但更多的貧苦老百姓,是沉默的。

 

那麽,當時真正的農村又是怎麽樣的呢?

 

根據毛澤東的統計:當時的中國農村,貧農占百分之七十,中農占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農隻占百分之十。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辛苦一生,也就能勉強度日而已。

 

當時有一本書《黔滇川旅行記》,裏麵記錄了作者一路看到的凋敝景象:

 

兒童十五六歲以下,終年是赤著身,有太陽時,曬太陽取暖,無太陽時則藏於草中。

 

女孩十五六歲時,仍多無破褲可穿,僅用麻片以遮身。

 

此非少數者,普通大約都是如此。

 

前麵提到過的作家張恨水,當時已經非常有名了,其知名度應該超越了現在的郭老師、顧老師,曾經到西北一帶去旅遊,一路所見荒旱連片、土匪橫行,生靈塗炭,這對他造成了很大觸動。

 

回來後寫了一本書叫《燕歸來》,開篇幾首詩記錄了當時的景象:

 

樹皮剝盡東西東,吃也無時餓得越凶。百裏長安行十日,赤身倒在路當中。

 

這之後的張恨水性情大變,寫下了很多農村、抗戰之類"主旋律"題材的小說。

 

這感覺,就像郭老師有一天去寫XX村扶貧報告一樣不可思議。

 

而毛澤東,不僅當過省城小學的校長,雜誌社主編,還在上海、在廣州"當了大官",是比張恨水還要知名的、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名流。

 

他原本也可以躲在堡壘後麵,隻看這個社會最光鮮亮麗的一麵。

 

但毛澤東自己從堡壘裏走出來,不僅走到了他們中間,而且將他們發動了起來。

 

八七會議後,中央臨時政治局分工之前,瞿秋白征求毛澤東去上海中央機關工作的意見。

 

毛澤東表示,不願去大城市住高樓大廈,願到農村去,上山結交綠林。

 

在很多人的理解裏,這更不可思議了。

 

4

1945年,一個叫西德尼·裏滕伯格的美國青年來到中國,他遇到了一件令他終生難忘的事:

 

一個喝醉了酒的美國士兵,故意駕車撞死了一位名叫李木仙的中國女孩,結果,法庭卻判決他隻需賠付26美元。

 

事後,女孩的父親卻又退回了6美元。

 

因為這個父親以為,按照中國的慣例,這6美元是經手此事的"法官老爺"必須收取的"好處費"。

 

這就是亂世中的人命。

 

西德尼·裏滕伯格的中文名叫李敦白,他後來成了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美國人。

 

幾十年後,李敦白回憶說:

 

之所以永遠不能忘懷這件事,那是因為在1949年之前的中國,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在舊中國的製度下,老百姓命如草芥。

 

他之所以還要講述這件事,是因為這件事告訴我們,什麽是"革命",毛澤東發動的革命究竟改變了什麽。

 

長征的時候,最讓蔣介石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麽紅軍越打越多,越來越多的貧苦老百姓願意跟著毛澤東走。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毛澤東把他們當人看。

 

他不僅不怕他們,而且願意接觸他們,和他們打成一片。

 

他說:農村是海洋,廣大農村是休養生息的地方,群眾是真正的銅牆鐵壁。

 

他願意同老百姓們談心聊天,教他們讀書識字,告訴他們美好的生活是怎麽樣的。

 

在中央蘇區,已經是中華蘇維埃主席的毛澤東親自給孩子們編寫了語文課本。

 

其中的《新三字經》開篇就是這六個字:

 

天地間,人最靈。

 

是的,毛澤東一直覺得,這些看起來麵黃肌瘦,眼神躲閃,不識字、受盡剝削的貧苦老百姓,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們有自己的追求,也想要過上好的生活,也應該平等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該受到誰的壓迫。

 

隻要團結起來,他們將擁有世界上最磅礴無比的力量,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大寫的"人"。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毛澤東

 

井岡山的時候,一位紅軍連長給妻子的信中說到:

 

"我天天行軍打仗,錢也沒有用,衣也沒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

 

較之從前過優美生活的時代好多了,因為是自由的,絕不受任何人的壓迫。"

 

因為毛澤東和他帶領的那支軍隊,普通老百姓也開始有了生活,有了夢想。

 

當舉著紅旗的人告訴他們窮人也有權利過好生活的時候,他們驚訝、欣喜、衝動。

 

然後,他們跟著紅軍打土豪分糧食,幫助紅軍救治傷員,給紅軍當向導。

 

很多人就這麽赤著腳板跟上那麵紅旗,無論走到哪裏。

 

這就是毛澤東和他的部隊,來自人民,又要啟發人民,解放人民。

 

因為來自於農民,所以,即使長征中最艱難的時候,也始終堅持對老百姓秋毫無犯。

 

蔣介石打來打去,天天不屑地將紅軍稱之為"共匪",也沒有把紅軍打成流寇、土匪。

 

如果懷疑史料,可以看看對手提供的消息。

 

(共匪部隊)對人民毫無騷擾,有因餓取食土中蘿卜者,每取一頭,必置銅元一枚於土中……戰電令,愛護民眾,勿為匪所利用,為要。 —— 蔣中正

 

 

5

與現在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樣的是,毛澤東雖然到了農村,放手發動起了群眾,但他的革命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人生更是充滿了挫折坎坷。

 

特別是初期的時候,由於毛澤東思想太超前,開會的時候長期各種開群嘲,上來一句以上全錯,下麵聽我的,甚至是對中央的決策也是繞彎子執行。

 

很容易遭人恨。

 

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曾被開除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甚至被誤傳為"開除黨籍"。

 

1929年,紅四軍召開七大,身為領導的毛澤東居然落選了,被迫離開了他一手創立的紅四軍。

 

後來,他因病請假不參加八大時,又被懷疑是"鬧情緒",給了個黨內警告處分,無奈下隻能被擔架抬著到會場。

 

到了1932年10月,更大的挫折來了,中央政治局的全體委員集體把毛澤東選下了台。

 

原因是共產國際要求紅軍打武漢,毛澤東說打武漢根本不可能,想都別想。

 

打南昌,毛澤東說也不行;打贛州,毛澤東說贛州也打不下來,贛州是銅牆鐵壁。

 

共產國際覺得,這麽不配合,那就一邊玩去吧。

 

這一次的挫折十分嚴重,連他的弟弟、弟妹、賀子珍都受到牽連,很多人有了顧忌,不敢接近毛澤東。

 

為了不牽連或少牽連別人, 毛澤東也很少再和別人談話。

 

毛澤東說:

 

“那段時間,鬼都不上門。

 

我的任務是吃飯、睡覺和拉屎。還好,我的腦袋沒有被砍掉,”

 

更可怕的是,長征都差點沒把毛澤東帶走。

 

一直到最後,掌握領導權的博古才提出"還是要帶毛澤東走"

 

這成了博古在長征前後所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陳毅後來曾說過:

 

"毛主席是一個……受過侮辱、冤枉和虐待的人……他被撤過職,受過黨內審查,被宣布為機會主義者,蒙受恥辱,被送往後方休養。沒有人去看望他,因為誰也不敢接近他。"

 

即使這樣,他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不要以為,那時候的人,意誌就都那麽堅定。

 

要知道,最開始的黨的領袖,陳獨秀都脫離了黨。

 

曾經的最高領導向忠發,剛被抓住就提出要投誠。

 

羅章龍、張國燾也都是稍受點挫折,就要脫黨、叛逃。

 

後來,金一南教授曾經做過一個統計:

 

當年參加中共一大的一共13人,平均年齡27歲,都是青年人。

 

這些人裏麵,1人脫黨,1人被開除,3人叛黨,2人投靠了日本人,

 

也就是說一半以上都已半路放棄。

 

除開犧牲的幾個人,真正堅持到底的不過兩三個人,

 

而毛澤東正是其中之一。

 

這世界上,最怕的就是忠誠的人被誤解,被誤解的人不能堅持到底。

 

但毛澤東畢竟堅持下來了,這就是信仰與堅持的力量。

 

6

1921年7月,毛澤東和他年少時最好的朋友之一蕭子升見麵了。

 

他們一起乘船離開長沙,徹夜暢談。

 

蕭子升回憶說:

 

“那是最後一個夜晚,我們同床而睡,一直談到黎明。

 

毛澤東說,如果我們全力以赴,不要一千年,隻要 30年至40 年的時間,就能夠改變中國。"

 

但蕭子升不願意,因為他覺得這樣的國家和人民,不值得他去犧牲。

 

蕭子升的想法,其實是那個時代裏很多知識分子的想法。

 

看看魯迅筆下的人物,閏土、阿Q、栓子,都是懦弱的,盲目的,狹隘的,愚昧的。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拯救他們,更不知道他們值不值得拯救。

 

就像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寫的日記裏說:

 

內亂不止,叛逆毫無悔禍之心,國民亦無愛國之心,社會無組織,政府不健全。

 

如此民族,以理論決無存在於今日世界之道。

 

國破家亡,有的人的選擇了投降,有的人選擇了逃避。

 

生逢亂世,苟活而已。

 

但麵對大廈將傾,麵對江河日下,毛澤東卻選擇放棄曾經的優越生活,憤然而起。

 

難道因為弱小,就該被欺負嗎?難道因為落後,就該要亡國滅種嗎?

 

1925年到廣州後, 毛澤東在填寫 《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 時, 對個人經曆作了這樣的概括:

 

"教過一年書, 做過兩年工人運動,半年農民運動,一年國民黨的組織工作。"

 

在那樣的時代,任意一個職業都可以讓他獨善其身,苟活於世。

 

但他的一生,不是為自己而活的一生。

 

那時的他,其實並不知道革命能不能成功。

 

實際上,毛澤東雖然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但卻是在預見到革命可能失敗的前提下,毅然投身到大革命之中去的,而這是他與許多革命者的一個重要區別。

 

日本思想家丸山升後來曾經這樣說過,毛澤東與魯迅一樣,正因為他們是"失敗者",因此才成為最徹底的革命者、真正的革命者。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碌碌無為的人,都有得過且過的人,都有怨天尤人的人。

 

但是,也有拍案而起的人,有積極向上的人,有浩然正氣的人,有甘願身入苦海、矢誌不渝的人。

 

所謂偉人,不僅在於做出了偉大的事業。

 

而在於他必須先有偉大的人格,樹立了偉大的信念,做出了偉大的舉動。

 

就是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就是能人之所不能,為人之所不能為。

 

幾十年過去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讀懂他,更有多少人曾經誤解了他啊!

 

懼怕他的視他為洪水,崇拜他的視他為聖人,將他捧向神壇。

 

但更多的人也就是似是而非人雲亦雲罷了。

 

其實,我們更應該去實打實地了解他的真實經曆,去感悟他的初心,去看他在關鍵時刻如何抉擇,在麵對困境時如何突破,在遇到誘惑時如何自律,在遭遇誤解時又該如何堅守。

 

去體會他的格局、思想、意誌和境界。

 

那是一種偉大的慈悲。

 

拿破侖說:

 

世界上有兩種力量強大,一種是思想,一種是劍,而思想將最終戰勝劍。

 

從1976年算起,毛澤東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四十多年了,他帶走了他的劍,卻留下了他的思想。

 

他的文章和思想,每看一次,都能對國家、社會、人生的很多認識,感到豁然開朗。

 

曆史曾經誤解了他,但人民最終證明了他;今天,可能有無數的人誤解過他,但曆史最終會證明他。

 

這大概就是為什麽,我們現在還應該去祭奠這樣一個人的原因吧。

 

—— END ——

所有跟帖: 

中共早期成員基本都是城市的,包括周恩來,他們滿腦子是蘇聯,一門心思要跟著蘇聯的屁股後麵在城市鬧革命。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4/2022 postreply 19:57:21

這篇文字,寫的很發人深省。。。毛 確實是卓爾不群,有人說他是惡魔,有人說他是救星,康熙不是千古一帝,潤之絕對是千古第一人 -istory- 給 isto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4/2022 postreply 21:46:45

標杆萬尺量春秋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4/2022 postreply 23:54:57

沒有斯大林同誌的軍火,潤芝遲早會被招安重返國民黨。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00:35:36

讀了三遍沒找到月薪680元!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06:19:47

作為國民黨中央代理宣傳部長的薪金大衣680元。 -振聲- 給 振聲 發送悄悄話 振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12:01:10

相信你說的, 但文章裏確實沒說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12:33:59

是180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13:07:42

月薪680大洋是北京政府部長,將軍700多。廣州的革命黨不發行銀元,沒法兒給自己的“部長”,“將軍”發高薪。 -pvct- 給 pvc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13:45:29

從21建黨後年到27年上井岡山這六年裏毛澤東所經曆的不可謂不豐富,但是卻大部分在國共高層蹉跎,27年之後才真正的開始施展 -振聲- 給 振聲 發送悄悄話 振聲 的博客首頁 (29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12:08:26

城裏大把的狗蛋翠花,都改名了吧? -彎刀月- 給 彎刀月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13:59:00

毛應該感謝老蔣。因為老蔣把共黨中的大佬級人物殺的殺,關的關,清沒了。最關鍵的是——毛蔣一家親,表兄弟哈。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5/2022 postreply 14:14:23

這個和老蔣關係不大;殺,那是陳果夫陳立夫等三大家族幹的!過去不說,那是因為總理控製的文化部門不讓這麽說。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6/2022 postreply 00:05:12

總理過去和三大家族有關係。見我的 國共內戰揭秘 一文。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6/2022 postreply 00:06: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