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敷媚2021-02-06
眾所周知,毛澤東戎馬一生,統領千軍萬馬,指揮擊敗無數敵人,本人卻幾乎沒有拿過槍,也從不隨身佩戴槍支。
現存史料中毛澤東曾拿槍的記錄,或許隻有兩條,一是青年毛澤東參加湖南新軍,在軍事訓練中摸過槍;二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在一次軍事訓練場上持槍打靶。
不配槍、不拿槍、不開槍,不代表不會打仗。恰恰相反,從不配槍的毛澤東,軍事思想光耀千古,指揮能力無與倫比,提出槍杆子裏出政權,領導了秋收起義,創建了工農紅軍,指揮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國民黨反動派、美國為首的17國聯軍,成為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
毛澤東很早就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在青年時代,當他還是一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意氣書生時,就在一次危機中展現出非同一般的軍事謀略。當時,正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的毛澤東手無寸鐵,麵對3000北洋潰軍,他兵出奇謀,利用一招妙計,輕鬆俘虜3000潰兵,成功保護了湖南一師和整個長沙城。
24歲的毛澤東遭遇3000潰軍,麵臨怎樣的嚴峻局麵?為何是他這一介書生站出來,保衛全城安全?毛澤東用的是何等妙計,一招製敵的秘密在哪裏?本篇文章帶你一起回顧青年毛澤東智勇雙全,一招退敵的故事,領教一代偉人青年時期的傑出軍事才華。
投筆從戎,參加新軍,奠定一生軍事基礎
1910年,17歲的毛澤東離開家鄉外出求學,留下一首《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男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剛剛步入青年的毛澤東立誌求學,而且“學不成名誓不還”,他希望以讀書提升自己,實現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宏偉目標——對年輕的毛澤東而言,他還不知軍事的重要。
但毛澤東很快發現,眼前這個世界不是讀書能改變的,一場革命的狂風暴雨很快襲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22日,湖南宣布獨立;很快,全國各省陸續宣布獨立。
在席卷全國的革命風暴中,青年毛澤東熱血沸騰,他認為要徹底埋葬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一個新世界,需要更多更年輕的革命力量,腦海中突然想起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大丈夫無他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毛澤東毅然選擇投筆從戎,報名參軍,成為湖南新軍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五十團第一營左隊一名普通士兵,從此拉開了軍事生涯的序幕。這一年,毛澤東還不滿18歲。
“凡名將必起自伍卒”,作為新兵的毛澤東,沒有當元帥的夢想,他紮紮實實,努力地聽課、學習、操練,雖然沒有荷槍實彈,真實戰鬥,但這段經曆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奠定了他作為一名軍人的基礎。日後回憶起這段時光,毛澤東曾自豪地說:“辛亥革命時背過幾天槍,什麽立正、稍息、托槍還相當可以,單個教練、排教練、連教練、營的野外演習也搞過……”
但還沒等毛澤東扛起鋼槍上戰場,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被袁世凱竊取了。
毛澤東敏銳地察覺到,所謂“革命黨人”的革命決心並不堅定,特別是“南北議和”之後,真正的“革命”實質上已不複存在,繼續從軍已失去意義,加上新軍中的舊軍閥習氣仍然濃重,毛澤東很不習慣,於是他再度做出人生抉擇,選擇棄軍從學,解甲歸校,繼續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重回校園,入學一師,展現組織領導才能
1913年春,毛澤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學校。
當時的湖南一師還沒有完全脫離舊學校風氣,課程陳舊,校規繁瑣,毛澤東對此感到很失望,萌生了退學的打算,他找到新任校長孔昭綬,當麵提出了退學申請。
孔昭綬是著名教育家,他思想開明,理念先進,正打算對湖南一師進行改革,在聽了毛澤東的退學原因後,既沒有批準,也沒有批評,隻是希望他再觀察、等待一段時間。
果然,孔昭綬上任之後,銳意改革,大膽創新,他提出“人格教育、國民教育、實用教育為實現救國強種惟一之教旨”,廢除了許多陳規陋俗,引進了很多開明進步人才到學校任教,鼓勵學生思考、質疑、活動、實踐,將一股自由清新的空氣帶進了學校。
學校氣象日新的變化,毛澤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而孔校長的改革思路與毛澤東的想法不謀而合,這讓毛澤東由衷地佩服孔校長,打消了退學念頭,他一麵認真學習讀書,一麵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主動舉辦工人夜校,教工人們讀書寫字,逐漸展現出自己傑出的組織領導才幹。
毛澤東的才能很快得到孔昭綬的認可,在孔昭綬心目中,毛澤東已經成為湖南一師最閃亮的明星,這位青年才子擁有遠見卓識、卓越才能,前途不可限量。
形勢動亂,潰軍四散,組織師生一心護校
袁世凱死後,中國陷入軍閥混戰。湖南作為“中南重地”,引起各方軍閥覬覦。
1917年9月,國務總理段祺瑞任命陸軍次長傅良佐為湖南督軍,試圖徹底控製湖南,並以湖南為跳板,製衡南方各派軍閥,此舉招致桂係等南方軍閥忌恨,由此引發了空前激烈的軍事爭奪,整個湖南陷入軍閥混戰的紛亂之中,省城長沙更飽受兵荒馬亂之苦。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正是在亂局之下,毛澤東才有機會首次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華。
湖南一師位於長沙南郊,院落不大,但它位處交通要塞,後臨湘江和粵漢鐵路,是南上北下的必經之路,戰略位置重要,因此成為各路軍閥爭奪的焦點。孔昭綬任職期間,湖南一師屢遭兵災,多次被軍閥霸占充作兵營,嚴重影響了校園正常教學秩序。
針對這種情況,孔昭綬提出組建湖南一師“學生誌願軍”的計劃,想要把本校學生“武裝”起來,進行軍事訓練,保護校園,正所謂“以激發愛國思想,提倡尚武精神,研究軍事學術”。
布告發布後,學生們踴躍報名,毛澤東更一馬當先,率先報名參加。
孔昭綬把全校學生整編在一起,組成一個營,下設兩個連,孔昭綬本人任誌願軍總指揮,平時在課堂學習軍事常識,課堂外進行軍事訓練,練習“兵式操”。毛澤東有半年新軍生涯的經曆,又富有組織領導才能,在全校師生中享有很高威信,因此被推舉為連長。
由於營長都是專門教練,毛澤東實際上是學生誌願軍的“日常負責人”。在他的鼓動、帶領下,誌願軍學習知識,刻苦操練,巡邏警衛,保護校園,熱情十分高漲。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形勢下,毛澤東領導的學生誌願軍為保衛學校,避免兵禍,維持秩序,立下了“汗馬功勞”。
麵對潰軍,力排眾議,護校不離校
1917年11月,桂係軍閥譚浩明在衡山一帶大敗湖南督軍傅良佐的軍隊。傅良佐聽聞前線戰敗消息,根本無心戀戰,率餘部撤出長沙倉皇北逃。
此時,桂軍主力尚在衡山、湘鄉一帶,長沙暫時陷入無人主政的“無政府狀態”,隨著戰事推進,更多傅良佐的敗軍向長沙方向潰退,一時間謠言四起,市民驚恐萬分。
湖南一師是潰軍北撤的必經之路,這些潰軍被拋棄後,無組織無紀律,又沒人發糧餉,很容易打劫搶掠,傷及無辜,為安全考慮,學校決定將全體師生撤到城東一帶暫時躲避。
得知這個消息,毛澤東匆匆趕到校長室,懇切希望孔昭綬“不要棄校”。
孔昭綬雖然欣賞毛澤東,卻對這個建議不以為然,他搖了搖頭,對毛澤東說:“我校師生手無寸鐵,平日維持秩序尚可,麵對軍隊絕無勝算,隻能徒增犧牲,何況我們隻是暫時躲避,待風頭一過,便行返回校園。”
毛澤東激動地說:“校長,如今外麵戰事混亂,形勢不明,外出躲避要到何日?萬一外遇亂兵,恐怕凶多吉少。更何況學校一旦空虛,亂兵便會擅入打劫,學校也將難免荼毒!”
孔昭綬盯著毛澤東,問道:“那你可有何良策?”
毛澤東堅定地回答:“離校不如護校,一師牆高宅深,師生訓練有素,隻要利用這些優勢,師生齊心護衛校園,定可保自身無憂,學校無虞。”
接下來,毛澤東詳細講述了自己組織護衛校園的計劃,聽得孔昭綬頻頻點頭,他權衡再三,覺得毛澤東分析精準,計劃縝密,決定采納他的意見,並公開向全校師生稱讚毛澤東“足智多謀、渾身是膽”,指令由毛澤東協助校方,領導全校“學生誌願軍”組織護校行動。
毛澤東立即行動,采取了以下防範措施:
1、將誌願軍分成若幹組,把平素表現良好的“尖子”選拔出來擔任組長,委以帶頭重任;
2、組織全校師生把教室裏的桌椅板凳全部搬出來,堵住所有與外界相通的校門,並利用磚石、桌椅板凳等在院內構築壁壘;
3、組織從山上砍伐大量竹木,將竹片削成銳利的鋒尖,遍插在學校圍牆上,作為防護,這一招是“偷師”農民,當地老百姓喜歡用這種“土辦法”看家護院,防範外人;
4、精選一些身體強壯的學生作為崗哨,在學校門口和各通道處手持標槍、棍棒站崗放哨,另行安排若幹巡邏小隊,排好班次,“晝夜巡邏,警衛非常”。
如此全麵縝密的防範措施,可謂窮盡一切手段,盡顯青年毛澤東的軍事天賦。
智勇雙全,冷靜謀劃,妙計擒潰兵
兩天以後,一些零星潰兵陸續進入長沙城,徘徊於長沙街頭。
這些潰兵三五成群,經過一師門前時,本想進入劫掠一番,但見學校圍牆又厚又高,大門緊閉,門前和院牆四周都有威嚴的“軍士”放哨巡邏,就沒敢擅自進入。
接連幾天,湖南一師很安定,師生們產生了鬆懈心理,認為潰軍肯定不敢前來騷擾,隻有毛澤東仍保持著高度警覺,他知道眼下隻是一些遊兵散勇容易對付,但根據近幾日的槍炮聲判斷,前線還有大批軍隊,一旦他們潰逃回到長沙,湖南一師的安全就很難保證了。
果然,城外很快傳來消息,有大批潰兵逃到了距離學校隻有十幾裏的猴子石一帶,還有人跑到附近百姓家搶飯吃,開槍打死了人,這一消息頓時使全校師生陷入高度緊張。
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毛澤東,眼神中透著恐慌,也有信任:全靠你了!
毛澤東十分冷靜,他決定喬裝打扮,親自到猴子石一帶探聽實情。經過探查,毛澤東發現這群潰兵近3000人,既驚又疲,卻都停留在猴子石一帶徘徊,似乎在觀望什麽。
據此分析,毛澤東做出一個大膽的判斷:這些“驚弓之鳥”剛從前線撤回,很可能不知虛實,不知道桂軍尚未進入長沙城,才不敢輕易行動,一旦他們知道長沙是座“空城”,一定會大膽闖入,奸淫擄掠,為所欲為,屆時長沙市民和一師校園便會遭受一場浩劫,無人可以阻擋。
形勢摸清了,可接下來怎麽應對?全校師生沒有一個主意,隻能眼巴巴看著毛澤東,有的人被嚇壞了,幹脆“舊事重提”,提出抓緊跑到別的地方暫時躲避。
毛澤東堅決阻止了這種提議,他的回應一語驚人:“不能跑,必須打!”
大家都驚呆了,打?跟3000全副武裝的正規軍打?憑什麽打?他們雖然是逃兵,打不過桂軍,但打起這些手無寸鐵的學生,還是“輕鬆加愉快”的。
毛澤東鎮定分析了形勢,說道:“眼下潰兵不知虛實,必須趁其驚魂未定,主動出擊,設法將他們趕走或將其繳械,一旦他們得知長沙是座空城,後果將不堪設想。”
以進為退,主動出擊,此乃兵法要義。很大膽,也很冒險!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冒險的設想竟然得到了校方和全體師生的一致擁護。
經過這段時間的考驗,大家都對毛澤東佩服地五體投地,已經把他當作無形的軍事領袖,大家相信毛澤東的分析判斷,相信以他的智勇雙全,一定能帶領全校師生順利脫險!
吃罷晚飯,湖南一師200多名學生誌願軍齊集在訓練場上,他們身穿操練時的軍裝,個個昂首挺胸,精神抖擻,夜色之下,儼然一支士氣高漲的正規軍。另外,在校方協調之下,長沙市警察局派來100多名警察,他們荷槍實彈,嚴陣以待,也聽從毛澤東統一指揮。
毛澤東的戰鬥安排是這樣的:將300多人兵分四路,分進合擊。自己親率數100多人作為一路,迂回到潰軍正麵,攔截其進路;其他誌願軍分成兩路,分別從側翼迂回,包抄潰軍的後路和東路;另有數十名武裝警察作為最後防線,扼守學校背後的製高點——妙高峰山頭。
毛澤東作了簡短的戰鬥部署和動員,一揮手發出了指令:出發!
在毛澤東的精心策劃下,一場戰鬥悄然拉開了序幕。
夜幕之下,一片漆黑,似乎什麽也看不見。這正是毛澤東的刻意安排,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硬拚毫無勝算,他要借夜色掩護來一出奇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擊敗潰軍。
很快,各路隊伍“各就各位”,進入既定戰鬥位置。不久後,3000多潰兵隊伍也出現了,由於人數眾多,他們無法掩藏蹤跡,很容易便被毛澤東發現了。
當潰軍進入預設的包圍圈後,毛澤東立即發出信號,埋伏在妙高峰山頭上的警察部隊聞訊,舉槍鳴放三聲,這是統一行動的信號。霎那間,山野上同時亮起眾多寫著“桂”、“湘”、“粵”字的燈籠,滿山燈籠把潰軍的身影完全暴露出來。
潰軍見滿山燈籠高燃,還沒明白怎麽回事,接著又聽到“劈裏啪啦”一陣爆響,全是放槍的聲音,夾雜著喊打喊殺聲,遠處還還傳來一片鑼鼓聲,他們明白:自己這是被包圍了!
其實,“激戰”隻是毛澤東製造的假象,他破敵的真正秘密是“以假亂真”。
毛澤東手下兵力有限,槍支更少,真正擁有的槍支隻有警察的100多條槍,劈裏啪啦的槍聲是毛澤東讓學生找來幾十個洋油桶,在裏麵大肆燃放爆竹產生的,洋油桶是鐵的,爆竹聲在油桶中被放大後,聽起來很像是亂槍,足夠以假亂真,造成大量伏兵的假象。
桂軍潰兵被這突如其來的槍聲、鑼鼓聲、呼喊聲鎮住了,頓時亂作一團。
毛澤東見好就收,他下令停槍,讓幾個桂林籍的同學高聲喊話:“傅良佐逃跑了,桂軍進城了!你們被包圍了,趕快投降吧!隻要你們放下武器,就放你們回家!”
桂軍隻當是自己被包圍了,如同驚弓之鳥,不敢輕舉妄動。
毛澤東繼續讓同學喊話:“你們若是願意繳械,我們派人下去談判,如若不然,我們就不客氣了!”
片刻後,潰軍隊伍中紛紛舉出白襯衣,向山上搖晃著,表示願意繳械投降。
毛澤東立刻派出代表前去談判,承諾隻要對方乖乖繳械,絕不為難,願意當兵的,繼續留下當差;不願當兵的,每人發放遣散費,回家種田。
不一會,交涉完成,潰軍決定繳械投降。
趁著夜色濃厚,毛澤東派人將3000潰軍引到湖南一師前麵的前坪,命他們就地放下武器,全體後退十步,並派人嚴加看守。3000潰軍對真情懵懂不知,隻得乖乖遵令行事。
與此同時,毛澤東派人迅速將消息報告給長沙警察局,警察局派出全部警力,帶領湖南一師全體師生傾巢出動,把繳獲的槍支全部收繳到學校禮堂,徹底解除了潰軍的武裝,然後迅速安排好3000潰軍的食宿事宜,防止他們再度作亂。
毛澤東顧不上休息,在警察局的幫助下,他當晚就聯係長沙商會向會長說明情況,籌集遣散潰兵的經費。長沙商會聽聞消息,對青年毛澤東的智勇雙全敬佩不已,他們擔心潰軍久留長沙,可能危害全城商戶和百姓利益,當即慷慨解囊,捐出了一大筆款項。
第二天一大早,毛澤東身著軍裝,將潰兵集合起來,向他們講了一番道理,希望他們不再幫著軍閥打仗,並統計原意回家歸農的人數。這些士兵大多出身貧農,他們參軍隻是為了掙口飯吃,聽說有豐厚的遣散費,紛紛表示願意領錢返鄉。
這樣,每名潰兵都分到5至7塊不等的大洋,大家喜氣洋洋,紛紛各自回家,回家之前,還不忘向毛澤東等人千恩萬謝。就這樣,毛澤東手無寸鐵地化解了三千潰兵的威脅,又兵不血刃地遣散了這支危險的隊伍,換來了湖南一師乃至整個長沙城的安寧。
聽聞毛澤東的驚人壯舉,眾人無不交口稱讚,都說當年諸葛亮以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可24歲的毛澤東手無寸鐵,帶領一幫“秀才兵”繳了3000軍隊的械,比諸葛亮更勝一籌啊!
當然,也有人認為此事極為冒險,一著不慎便滿盤皆輸,毛澤東是在拿全校師生性命賭博。
事後,一位同學追問毛澤東:“萬一當時敗軍開槍還擊,豈不甚危?”
毛澤東不假思索,自信回答道:“敗軍若有意劫城,當晚必將發動,否則必是疲憊膽虛,不敢通過長沙城關北歸,隻得閑守於此,故知一呼必從,情勢然也。”
不錯,這就是毛澤東的信心所在,他是在冒險,但絕不是賭博,不是孤注一擲,他的頭腦冷靜,他的分析精妙,他的判斷精準,他的膽識過人,他的謀劃奇險,他的部署縝密……
《孫子兵法》雲,“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一切因素都在毛澤東的謀算之中,沒有事前的全麵謀算,就不會有戰鬥的成功。對這次戰鬥,毛澤東一直記憶猶新。多年後,毛澤東在與友人閑談時言及此事時,笑道:“要說搞軍事,恐怕那才真是第一次哩!”
“兵者,詭也,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平生第一次軍事行動,手無寸鐵的毛澤東就無師自通,將《孫子兵法》精髓運用地出神入化,充分顯示作為一個偉大統帥和軍事家應有的超凡天賦。這就是青年毛澤東的智慧和謀略,也是他一招製敵俘虜3000潰兵的秘密所在。
謹以此文獻給偉大領袖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永遠緬懷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