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坎昆(CANCUN) 的人很多,去過那裏的人也不少。但是聽說過圖倫(TULUM) 的人不多,去過那裏的人更少。圖倫地處加勒比海濱,麵東背西,在昆塔那如(Quintana Roo) 省和培拉亞得卡門(Playa Del Carmen) 省交界處,從坎昆沿307公路西行80英裏左右,不到2個小時便可到達。相比坎昆與圖倫,簡而言之,坎昆更歐美化一些,圖倫更本地化一些。圖倫有著令人嫉妒的海岸,象坎昆一樣,在那裏有你終生難忘的碧海,藍天,白沙灘, 而圖倫的海岸更富有變化,有岩石突起,有更多的樹木植物,還有一個在旅遊世界裏足以為傲的圖倫瑪雅遺址。
圖倫(Tulum) 在瑪雅語中 是“牆” 的意思,因為整個圖倫瑪雅遺址都是圍在用石頭砌的牆裏,它原來確實是一個瑪雅的牆中城市。早在公元前300年時,就有人在圖倫地區居住,不過在很久的一段時間裏,這個原來叫做黎明(Zama) 的地方隻是一個小小的村莊。直到公元12到16世紀時,也就是瑪雅文明的後古典時期(Post Classic Era),海岸貿易對於瑪雅人變得愈發重要,圖倫才開始發展起來並達到頂峰。它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登陸條件,使其成為天然的貿易轉運中心。雖然在此前幾個世紀裏,瑪雅文明在大範圍內已經衰敗,圖倫在後古典時期卻呈現了複興的景象,遺址上絕大多數建築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
(圖倫瑪雅遺址圖)
西班牙人(JUAN DIAZ)最早發現圖倫是於1518年,然而最早有詳細記載圖倫情況的文章直到1843年才出現。這說明在此期間,到過圖倫的歐洲人不多。當1843年英國藝術家及建築師佛雷德裏克。卡色伍德(Frederick Catherwood) 從海上到達圖倫時,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些高大的建築,這令他非常驚喜,特別是最大的建築“城堡” (El Castillo) 。他對圖倫瑪雅遺址做了詳細的記錄,包括畫了一些圖畫。在1960年前,沒有公路可以到達這裏,要看到遺址隻能由海路。很少有人光顧,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古跡。在海邊,古建築群能象圖倫遺址這樣相對較好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
(卡色伍德1844年所繪的“城堡” 大殿)
圖倫的瑪雅建築風格很有特色,據說它雖然受到一些墨西哥中部地區瑪雅建築風格的影響,但基本保持了東海岸瑪雅建築特點。可以看到在這裏大多數的建築上,裝飾部分使用得相當少。殿宇一般建在基座上,並有一級台階環繞。門廊比較窄,寬者則有立柱支撐。窗戶不大,也不多。屋頂是傾斜的,或是平的。建築強調水平延展,不求挺拔高突。看起來古樸渾厚,莊嚴闊重。
臨海拜神殿,借我一帆風
(風神殿)
如果這海邊岩石上的建築對你來說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那麽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在世界上諸多的雜誌,明信片,旅遊宣傳品等等等等上,它出現過無數次。隻是許多人不知道它是什麽,沒有留意。不知者,不怪罪。不好色,你不對。當然這個“色” 是景色的“色” 。這就是風神殿,此處景色極美,留影一張,不但得美景,還會得美意。雖然它不很大,從看到它第一眼起,我就深深地喜歡上它了,真可謂情有獨鍾。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讓我來告訴你其中的緣故吧。
其一,風神殿的基座是圓形的,它下麵的岩石突向大海,形成一個小半島。建築在岩石頂端的風神殿望海臨風,俯視海灘,從那裏瑪雅人出帆歸漿,都看得到神殿。其選點堪稱一絕。
其二,海水碧綠,沙灘乳白,放眼一望,柔美倍至。轉目而視,如鐵石崖兀起,渾重神殿巍然。剛柔相對,相輔而成佳景,你隻有讚歎。
其三,瑪雅文明沒有留下什麽許多可供參考的文字,西班牙人對瑪雅文化遺產的破壞在此不談。考古學者對於風神殿的解釋並不很清楚,在去圖倫之前,我查了一些資料,試圖搞清楚一些基本問題,諸如祭拜的方式,時間,等等,可以說我基本上是空手而歸,隻知道神殿是為風神艾亥克托(Ehecatl) 而建的。不過沒有關係,這恰恰給我了自由想象的空間。佛教源於印度,被中國人引進後便被加上了中國特色,這很自然。就地取材,為我所用。中國人愛講“一路順風” ,“一帆風順” ,“風調雨順” 等等,從此足以見得中國人對風的重視。瑪雅人為我們修建了風神殿,我豈有不愛,豈有不拜之理。一拜,再拜,三拜,願自己,願家人,願朋友從此一帆風順。
壁畫殿(The Temple of Frescoes)值得留步
雖然它不大,但其人文價值被認為在遺址上所有建築中最高的。此殿的內牆壁上有許多壁畫,壁畫用藍,灰,黑色描繪了雨神(Chaac) ,月亮和生產女神(Ixchel) ,及一些符號,其意義沒有被完全破解。可惜這些壁畫在外部看不到。在殿正麵的外壁上刻有精美的頭飾,及一個倒掛的神像。專家並不清楚壁畫殿的用途,猜想這是一處表達深深敬意的地方。很多瑪雅人留下的東西讓人搞不清,猜不透,這也是瑪雅文明的神秘所在。
降神殿(the Temple of the Descending God) 令人好奇
這一神殿可能最令人好奇,它得名於殿正麵門口上方有一尊倒掛的神像,專家們也搞不清這神像代表誰,為什麽在這裏。隻是猜測它可能代表雨神,或是金星,或是落日,總之眾說不一。無論如何,這尊神是非常受瑪雅人敬重的,它在遺址上多個建築上出現,包括“城堡”大殿 上。
宮殿(The Palace)堂皇,富氣尤存
這一複合建築體無疑是圖倫最大的住宅。它一共有三層,長85米,寬35米。其中有許多小房間,據信瑪雅社會中的上層人士(貴族,精神領袖)居住在這裏。這個建築原來是“L” 型的,但隨著人口的增長,西麵的一部分被加了出來。宮殿裝飾有許多雕刻,包括那倒掛的神像。
昔日輝煌聖殿,令人感慨萬千
El Castillo城堡大殿是遺址上最大最顯著的建築,它聳立於最高的石崖上。這座用來宗教祭祀的大殿本身呈金子塔型,其頂部也用來做瞭望台和燈塔。殿的下部是殿基,由長而陡的台階構成,上部是有三門入口的頂部殿堂,入口的柱子上裝飾有帶羽毛的蟒蛇,這點同奇琴伊察(Chichen Itza) 遺址 所見到的相同。如同許多瑪雅建築一樣,城堡大殿經曆了數個建築階段才得以完成。首先被建築的是大殿的基座,而後台階被加上去,最後頂部的殿堂才建成。如此宏大的工程,在如此久遠以前便被瑪雅人成就了,今人不得不讚歎。
(城堡大殿遠望)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印第安人是土著,沒有發達的文化。而近百年的考古發現證明,印第安人曾有自己燦爛的文化,其中最先進的一支就是瑪雅文化。現在人們再談古代史,已可以將瑪雅與“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相提並論了。瑪雅文明是世界第五大擁有文字的文明。
古瑪雅人居住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圖倫與奇琴伊察都在此半島上)和瓜地馬拉、洪都拉斯等地。大約西元前一千年他們已邁向農牧社會,在西元3 世紀進入鼎盛時期,人口達到1400多萬。他們曾建設了100 多座大大小小的城邦,具有相當先進的經濟和統一的文化。西元前後就發明了數學上“0” 的符號和20進位元的演算法。瑪雅人還創立了日期為9 天、260 天、365 天和819 天的曆法。其中“365 日曆法”表明瑪雅人已測出一年是365.2420天,與現代人所知地球公轉週期365.2422天相差無幾。瑪雅人還測出朔望月長度為29.5302天或29.5309天,與現代準確值29.5306天的誤差僅有10萬分之一。瑪雅人還有自己的象形文字和穹形建築藝術。
記得在去奇琴伊察的途中,墨西哥導遊曾拿出印有“五大文明” 所創造的五種文字的紙張,讓大家觀賞。他指著瑪雅文字不無激動地說:“它已不複存在了,文字要用才能生存。”而後導遊教我們用瑪雅語說“我愛你” 。IN YACUM MECH – I LOVE YOU。我也算會一句瑪雅語了。想一想,我們真要慶幸中文的長久存在,讚賞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成就。
結束了遺址的參觀,我所乘的出租車在從圖倫回來的路上風馳電掣,風搖拽著公路兩旁的樹林,我感覺有些倦意,我昏昏欲睡。冥冥之中我仿佛聽到了風神古老而清新的低語,“呼,呼,呼。。。”我拜過,再拜過,拜得如此虔誠。風神分明告訴我他會保佑我和親朋好友們從此一帆風順。
遺址下麵的海灘一
遺址下麵的海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