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Chariots Of Fire》
1. 2020年第40屆倫敦馬拉鬆精英選手賽
由於COVID-19大流行,2020年第40屆倫敦馬拉鬆(London Marathon)從4月26日被推遲至今天10月4日;然而,由於疫情依然比較嚴重,倫敦馬拉鬆組委會決定今天隻允許馬拉鬆精英選手到倫敦參賽;大眾參賽者被改為虛擬(Virtual London Marathon),由參賽者們各自在自己居住地跑完26.2英裏(42.2公裏)。
精英選手們今天在倫敦比賽采用的線路與往年線路完全不同,他們今天是圍繞St. Jame’s Park跑,每圈2.15公裏,總共跑19圈,然後,衝刺位於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前林蔭大道(The Mall)上的終點線。埃塞俄比亞選手Shura Kitata贏得了男子精英賽冠軍,成績為2小時5分41秒(2:05:41);肯尼亞選手Brigid Kosgei贏得了女子精英賽冠軍,成績為2:18:58。美國著名女子長跑運動員Sarah Hall以她個人最好成績2:22:01榮獲女子亞軍,這是美國女子長跑運動員在倫敦馬拉鬆曆史上第二次進入前三名。恭喜祝賀每一位精英賽選手!也恭喜祝賀在今天參加虛擬倫敦馬拉鬆賽的每一位參賽者,包括我的好幾位美國跑友以及華裔同胞跑友!
注:照片1是我從網上閱讀下載;照片2-7是我觀看比賽視頻時截屏。
照片1:今天倫敦馬拉鬆精英選手賽采用的線路圖,圍繞St. Jame’s Park跑19圈,然後,衝刺終點。我和先生多次探訪過倫敦,並且我不止一次在St. Jame’s Park跑步,雖然環境優美,但如果讓我連續跑19圈,聽了都覺得暈:-)))。
2. 倫敦馬拉鬆正常線路上的部分景點
今天觀看倫敦馬拉鬆精英選手們比賽的一部分錄像,使我想起2013年6月陪伴先生去倫敦開會時專門探訪遊覽了倫敦馬拉鬆線路,從在格林威治公園的起點,至白金漢宮前林蔭大道上的終點,以及42.2公裏沿途部分景觀。
注:除了5張特別標注的網絡照片,其它照片皆由我先生拍攝。
照片8:2013倫敦馬拉鬆線路圖(下載於網絡):起於Greenwich Park(Red Start)、St. John’s Park (Green Start)、或Shooter’s Hill Rd(Blue Start),止於Green Park和St. Jame’s Park之間的林蔭大道(The Mall) ,全程26.2英裏(42.2公裏);其中一部分沿泰晤士河邊,途經多處曆史名勝。
【小插曲】:白天參觀遊覽了倫敦馬拉鬆訓練之後,晚上我和先生應邀參加了在卡蒂薩克帆船內舉行的一個晚會,沒想到外部看上去並不大的帆船其內部空間卻很寬敞(照片16-19)。
照片16-17:夜幕下的格林威治卡蒂薩克外表以及內部,燈火輝煌,光怪陸離 。
3. 有關倫敦馬拉鬆的題外話
2013年4月先生應邀前往歐洲地中海島國馬耳他的首都參加一個小型國際會議,他邀請我與他同行。先生公司的老板H也參加了這個會議,到達目的地的第一頓晚餐是由H邀請從倫敦分公司、法國分公司、巴西分公司、以及埃及分公司來的同事以及我們夫婦到一個海邊著名餐館Barracuda用餐。除了先生的巴西同事以外,我與先生的其他同事包括他的老板H以前都見過,尤其與H以及倫敦同事N很熟悉。H是一位長跑和長途騎車運動愛好者,每年都到法國參加一個長距離騎車越野賽;N在高中和大學都是校田徑隊長跑隊員,不過,他最長的參賽距離是10公裏,並且由於多方麵的原因,早已不再長跑。我們大家共進晚餐恰好是在2013年倫敦馬拉鬆前一個晚上。
不記得晚餐話題是如何轉到第二天將舉辦的倫敦馬拉鬆,但來自倫敦的N說的一席話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他說:“我家位於倫敦馬拉鬆後半程線路上,從客廳窗戶能清楚地看到參賽者經過。每年到這一天,我都會舒服地坐在客廳沙發上,翹著二郎腿,一麵喝著咖啡或茶,一麵觀看參賽者們的千姿百態。一方麵我敬佩這些跑馬拉鬆人的毅力,另一方麵我覺得他們簡直是自找苦吃,尤其是看到那些跑得特別辛苦的人,覺得有點傻。當時,我會想‘何苦呢?星期天早晨在家好好享受,豈不更好?”N的描述畫麵感很強,我的腦海中很快出現相關畫麵;作為一位當時正在發馬拉鬆熱的人,我對他說的話覺得又好氣又好笑。H插話對我說:“歡迎你來跑倫敦馬拉鬆,經過N家門口時,請他給你補充水和能量。”N友好熱情地說:“告訴我你喜歡喝什麽,愛吃什麽樣的能量棒,我一定為你事先準備好。”我笑著回答:“如果我真去跑倫敦馬拉鬆,在後半程可不想見到你。你剛才說的話畫麵感很強,我擔心見到你我會失去繼續跑的動力,而是如你所說舒服享受。”聽了我的回複,大家都哈哈大笑。這段對話在後來我與N每次在相關國際會議見麵時都會被提起:-)))。
照片30:2013年4月20日從我們居住的旅館房間可以看到位於馬耳他St. Julian’s 海灣的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