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為何堅決不去朝鮮打仗
林彪不去朝鮮打仗,現在有很多的看法,有人說林彪是怕美帝國主義,怕朝鮮戰爭失利,他的一世英名受到損傷。這是一種普遍的說法,但筆者個人傾向於林彪個人身體因素及其國內政壇上背景使然。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後,毛澤東派周恩來和林彪到莫斯科與斯大林接洽軍火問題、飛機支援的問題。談判以後,林彪留在蘇聯克裏米亞的索契療養,林彪對周恩來說,中央一旦需要我,我立即回去。
但是林彪確實在是否出兵朝鮮問題上和毛澤東態度不一致,他是和劉少奇等黨內絕大多數領導同誌是一致的,認為新中國剛剛建立,戰爭剛剛結束,不出兵更好,所以,他對出兵是持保留態度的。
其實,林彪在1949年後,他的心理上是雙重心理,行為是兩麵行為。第一個他的雙重心理,第一麵,他對毛確實有推崇、崇拜的這一麵。他確實是佩服毛,經常看毛的東西,看毛的小冊子等。
他在學,包括新中國成立前在東北的時候他也經常學這個東西,他有佩服毛的這一麵。另外一麵,極為擔心功高震主,對毛早有提防。從新中國成立初開始,這個傾向就很強烈。
林彪是一個有知識的人,比彭德懷有知識得多,彭德懷也有知識,但是林彪對中國古籍的研究很有心得,馬上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為。他的心態也就是他以後寫過的一個條幅,叫“勉從虎穴暫棲身”,就是劉備在曹營的心態。
他親自手寫的座右銘,“張良範蠡,急流勇退。”他自己非常清楚,非常擔心自己的功勞太大,會引起毛的誤會。這是他的兩麵。那麽,他的兩麵行為是什麽行為呢?第一麵是顯得自己毫無政治欲望,到了無欲無求的地步了。
他從蘇聯回來以後就長期休養,不和任何領導人串門有來往,包括不和毛澤東有來往。他自己手書一個“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這是他真實的情況。他雖然想無欲無求,但他根本做不到。
他的修養還不夠火候,真正夠的是我們尊敬的劉伯承元帥,劉伯承元帥真正做到了無欲無求,而我們當時林副統帥根本做不到。
1953年,毛澤東一個重大的戰略部署,就是大區撤銷。大區撤銷以後,這些領導人都要進北京去了,但是,對林彪一時沒有安排工作,這件事對林彪的刺激非常大。
所有人都論功行賞,比如說高崗,權力極大;鄧小平從西南到了北京擔任中央秘書長。每個人都有一個位置,林彪什麽都沒有,這件事對他刺激很大。1953年發生了高崗事件。
高崗和林彪在東北時期有很好的合作關係,高崗對林彪非常尊重,盡管新中國成立以後高崗的地位比林彪高,但是高崗始終還是能把自己和林彪的位置擺好,他對林彪非常尊重。
1953年,毛主席對周恩來和劉少奇不滿意,高崗四處活動,他捕捉到或者得到某種信息,就開始了倒劉倒周的活動。
他到杭州見了林彪,和林彪談得非常投機。但政治上風雲莫測,很快幾個月以後毛主席拋棄了高崗,這件事對林彪的震動極大。把林彪嚇得縮了回去,從此再度謹慎起來,又閉關不出了。
1954年林彪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但又不安排他具體工作,當然林彪對外都說他自己身體不好。
所以五十年代的幾個重要會議,清除高崗的會議,1956年召開的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林彪基本上都不參加。林彪對於所有會議都不參加,都請假。此舉頗為吊詭。
林彪為何說“為拯救朝鮮而打爛中國”劃不來?
朝鮮戰爭爆發後,毛澤東考慮到東北地區直接受到戰爭威脅,又考慮到東北地區戰略地位重要,建議中央成立東北邊防軍。對毛澤東的意見,中央領導人都讚成。很快,中共中央就做出決定:以第十三兵團組建東北邊防軍,作為防患於未然的戰略措施。
1950年7月7日下午,周恩來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開了保衛國防問題會議,傳達中共中央、毛澤東關於成立東北邊防軍的決定,討論保衛東北邊防問題。
參加會議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和副政治委員譚政、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和副主任蕭華、總情報部部長李克農、總後勤部部長楊立三、作戰部部長李濤、摩托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海軍司令員蕭勁光、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炮兵副司令員蘇進等。
從這份參會名單可以看出,與會者主要是中央軍委三總部、陸海空三軍及有關兵種負責人,作為野戰軍領導人參加會議的,隻有林彪和譚政。會議討論了東北邊防軍所轄部隊、人數、指揮機構設立和領導人選配置、政治動員和後勤保障、車運計劃和兵源補充等問題。
林彪積極支持組建東北邊防軍。會上,他從中國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中國在遠東地區的戰略目標、中朝關係等方麵,論述了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必要性。同時,他更多地對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原則作了闡述。
這些原則,就是以第十三兵團為骨幹,組建東北邊防軍。今後,東北邊防軍也作為中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擺在東北地區,對內可以保衛中國東北地區,對外也可以作為一支戰略威懾力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發揮作用。7月10日,周恩來主持召開第二次保衛國防問題會議。林彪再次發言,就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具體問題談了自己的意見。
他發言總的精神是:第四野戰軍在這個問題上義不容辭,要多少人出多少人,要多少裝備出多少裝備。會議經過討論,決定分別從河南、廣東、廣西、湖南、黑龍江等地抽調第十三兵團的第三十八軍、第三十九軍、第四十軍及第四十二軍,炮兵第一師、第二師、第八師,以及1個高射炮團、1個工兵團,共計255000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
這些部隊大多數是來自林彪所率領的四野部隊。林彪曆來對粟裕十分賞識,認為粟裕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他親自提名粟裕作為入朝部隊的先期主帥,到東北地區去帶兵。
考慮到現在還不能任命粟裕入朝的職務,會議決定先任命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後勤司令員;以第十五兵團司令部組成兵團部,統轄第三十八軍、第三十九軍、第四十軍,炮兵、裝甲兵、工兵及高射炮部隊。
會議決定,為了集中指揮,成立第四野戰軍特別司令部,上述部隊統一由第四野戰軍特司負責指揮;空軍方麵,成立東北空軍司令部,也統一由第四野戰軍特司指揮。
這一係列決定會後經周恩來斟酌修改後,於13日報毛澤東批準。從上述決定可以看出,林彪對於保衛祖國問題是十分重視的,對於組建東北邊防軍是堅決支持的。中共中央最初也確曾同意在必要時由粟裕率領中國軍隊先期出兵朝鮮。
但可惜的是,粟裕身體不好,不能赴朝指揮作戰。從近期出版的《粟裕年譜》中可以看到,就在中央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時,粟裕正在青島治病。他得知中央的任命後,十分著急,便托羅瑞卿給毛澤東捎了封信,說明了自己的身體狀況。
粟裕
毛澤東收到他的信後即於8月8日寫了回信。在複信中毛澤東說:“羅瑞卿同誌帶來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為係念。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愈。休養地點,如青島合適則在青島;如青島不甚合適,可來北京,望酌定之。”
此前,周恩來和聶榮臻考慮到粟裕正在治病,而蕭勁光、蕭華一時也無法到東北邊防軍任職,便聯名致函毛澤東,建議東北邊防軍“先歸東北軍區高崗司令員兼政委指揮”,待粟裕、蕭勁光、蕭華赴任後再成立邊防軍司令部。毛澤東同意他們的意見。
毛澤東確實考慮讓林彪赴朝指揮誌願軍
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精心安排下,東北邊防軍的部隊建設、武器補充、物資籌措等工作一直在緊張進行,應該調動的部隊也先後開赴東北,但由於主帥沒有定下來,東北邊防軍的領導班子一直沒有成立。
8月下旬,朝鮮人民軍向南的攻勢減弱了,朝鮮戰場上出現僵持局麵,戰局發生逆轉的可能性增大了。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預見到,中國不出兵朝鮮已不可能。他和周恩來開始物色新的東北邊防軍統帥人選。很自然地,他們想到了林彪。
為什麽他們會想到林彪?主要有這麽幾個因素。一是林彪時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組建東北邊防軍時抽調的大多是原四野的部隊,他本人也參與了東北邊防軍的組建工作,由他指揮作戰比較順當。
二是林彪在軍事上是有才幹的,當時軍隊中就有林彪“三大戰役有其二”(指林彪參加指揮了遼沈、平津兩大戰役),“渡江戰役有其半”(指林彪在渡江戰役中指揮了西線軍隊過江)的說法。
三是林彪很受毛澤東賞識,毛澤東對林彪有過這樣的評價:林彪打仗又狠又刁。
四是出兵朝鮮肯定要與朝鮮領導人和蘇聯軍事顧問配合行動。在東北期間,林彪曾和朝鮮領導人共同作戰,許多朝鮮人民軍的高級將領曾是林彪的部下。在蘇聯治病期間,和蘇聯軍隊的高級將領關係也很好。
五是抗美援朝必定要在冬季作戰,而林彪有指揮大部隊冬季作戰的經驗。
總之,毛澤東和周恩來認為林彪是率兵入朝最合適人選。
毛澤東就擬派林彪赴朝指揮作戰一事,曾與中央書記處的幾名書記交換過意見,中央書記處的幾位書記也都讚成。中央也曾在一定範圍內醞釀過。毛澤東經與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周恩來商議後,有意識地讓林彪多接觸些關於東北邊防軍出國作戰的準備情況和來自朝鮮戰場的信息。
其他中央領導如軍委副主席彭德懷、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國家副主席高崗、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等人也都知道此事。但中央沒有正式討論過這件事,也沒有為此做出過正式決定,自然也沒有與林彪正式談過這件事。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陷入被動局麵,美軍趁機加速向朝鮮北方推進,美國的偵察飛機已經飛入我國東北地區上空進行偵察。
毛澤東認識到了派人入朝的迫切性,他指示東北邊防軍加快做好出兵朝鮮的準備。同時,毛澤東也不能不考慮,盡快確定率誌願軍入朝作戰的主帥人選了。
林彪不同意中國出兵朝鮮
但是,毛澤東顯然考慮到了林彪的身體情況,他並沒有直接命令林彪赴朝率兵作戰,而是先就中國出兵朝鮮問題征求林彪的意見。
1950年9月下旬,毛澤東就中國派兵入朝參戰等問題和林彪進行了一次長談。談話中,林彪從中國國內情況和軍事力量兩個方麵,坦率地講了自己對派兵入朝作戰的不同意見。
他認為,我們國內戰爭剛剛結束,各方麵工作都未就緒。美國是最大的工業強國,軍隊裝備高度現代化,一個軍就有各種火炮1500門,而我們一個軍隻有36門。美國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艦艇,而我們海、空軍才剛剛開始組建,所以不宜出國作戰。
聽了林彪的想法後,毛澤東沒再勉強,改派彭德懷率軍入朝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