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用兵謹慎嗎?平型關大捷告訴你,他該出手時絕不含糊

本帖於 2024-03-06 12:02:56 時間, 由普通用戶 va168 編輯

平型關戰役從戰略上看,絕對是一場險仗

一直以來,在我們印象中,林彪的用兵風格以精打細算而聞名。

他在戰前一定要把未來戰場可能遇到的一切細節都要琢磨透,想明白,在確定有較大勝算後才會出手。這也是他區別於另一位戰神粟裕的顯著特征。

一場戰役,若沒有七成以上勝算,他是絕不會出手的;而粟裕隻要有三、四成的把握就敢下手了。也就是說,不願涉險,偏於謹慎是林彪一貫的指揮風格。

最著名的就是遼沈戰役了,在先打錦州還是先打長春上,林彪和毛主席發生了較大分歧,最後事實證明毛主席的更正確。很多人因此質疑林彪,說他這一性格有貽誤戰機之嫌。

其實,這是對林彪的一種誤解,因為林彪和粟裕所處的環境不同。林彪的紅一軍團長期跟隨中央,肩負保衛黨中央的重任,使他在排兵布陣時不能不謹慎考慮,因為他賠不起;

而粟裕從第五次反圍剿後就離開了中央,在南方的十萬大山中孤軍奮戰三年之久。雖然條件艱苦,但卻有助於粟裕放開手腳打仗,反而養成了他善打險仗、硬仗、神仙仗的習慣。

其實,如果林彪能夠放開手腳的話,還是能體現出他真正風格的。毛主席說過:“林彪打仗又刁又狠”。所以,“刁、鑽、狠”才是他的真正風格。

本篇,我們就從軍事角度聊聊林彪在不負責警衛黨中央後,親自指揮的一場戰役,體會一下101的用兵風格。這場戰役就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平型關戰役。

說他熟悉,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抗戰中我軍的第一次大捷,極大的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說他陌生,是因為關於平型關戰役的戰前背景,戰鬥過程,其中的風險,大家可能就不那麽清楚了。

 

 

一,平型關戰役從戰略上看,絕對是一場險仗

接上文: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卻突陷危局,關鍵時刻,毛主席如何逆天破局

上文介紹過,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就兵分四路,分別沿著四條交通要道——津浦鐵路、平漢鐵路、平綏鐵路、蔚代公路,開始向華北縱深挺進。分別是:

第二軍(下轄第10、第16、第108師團)沿津浦路南進,以山東德州為目標;如下圖

 

 

第一軍(下轄第6、第14、第20師團)沿平漢路南進,以河南新鄉為目標;如下圖

 

 

老鬼子東條英機的察哈爾派遣兵團一部沿平綏路西進,以包頭為目標;主力則南下同蒲鐵路,以山西的北大門——大同為目標;如下圖

 

 

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則沿平綏鐵路進攻張家口,得手後則揮師南下,沿蔚代公路進攻晉察冀綏四省交界的平型關地區;如下圖

 

 

日軍這一部署是典型的兩翼鉗製,中央突破戰術。津浦、平綏兩路日軍分別從東、西兩翼進行戰略鉗製;而平漢、同蒲兩路日軍作為兩把尖刀,直插華北縱深。

而按照黨中央一開始的部署,八路軍三大主力全部要到山西,河北,察哈爾,綏遠四省交界的平型關地區,執行策應友軍(晉綏軍)的作戰任務。如下圖

 

 

也就是說,按照毛主席最初的思路,八路軍一開始是不分兵的(劃重點),三大主力都要到平型關附近的四省交界地區完成戰略展開。

這是因為剛剛走完二萬五千裏長征的紅軍缺槍少彈,物資匱乏,不具備與日軍進行正麵決戰的能力;紅軍必須集中起來,發揮自己善打運動戰的特長,從側翼威脅日軍的後方交通。

毛主席這一部署的用意是:

一、在平綏鐵路側翼配合國民黨軍正麵阻擊敵人,並相機深入日軍的進攻路線:北平—南口—張家口的側後,切斷東三省的鬼子關東軍與華北派遣軍的聯係,鉗製鬼子正麵進攻;

二、如果國民黨軍隊能在南口、張家口地區作一定時間的戰略堅持,八路軍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老本行,到敵人後方的燕山地帶創建根據地,從根本上威脅日軍後路。如下圖

 

 

但是,這裏必須有一個前提:負責正麵阻擊的國民黨軍(晉綏軍)必須能頂住日軍的進攻,或至少遲滯一段時間,八路軍才能在敵後的恒山、燕山一帶完成戰略展開。

但問題的關鍵是,如果國民黨軍就頂不住日軍的進攻,一路後退的話,那麽在四省交界執行敵後作戰的八路軍,就會處於日軍的戰略包圍之中,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如下圖

 

 

然而,怕什麽來什麽,戰局的變化還真就這麽走的。

8月12日,日軍開始進攻南口,經過湯恩伯的英勇抵抗,防線於8月26日被日軍突破,華北戰局急轉直下。

日軍一路突破南口、居庸關、張家口後,第一戰區的湯恩伯、高桂滋、劉汝明等部一路潰退;而第二戰區的晉綏軍也在東條英機察兵團的進攻下,不斷向天鎮——陽高——大同——雁門關方向退卻。

9月5日,板垣師團從懷來——宣化之線分路向山西境內突進,11日占領蔚縣,14日占廣靈,16日占渾源,20日再占靈丘,陳兵平型關外。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時的115師和他附近的友軍晉綏軍,正麵是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側後則是東條英機的察哈爾兵團在進逼雁門關,準備抄他們的後路。

抗戰初期的鬼子戰鬥力是十分牛逼的。鬼子一個2000多人的聯隊就能打垮國軍一個萬把人的整編師,而此時他們麵對的卻是兩個精銳師團,五、六萬鬼子的前後夾擊。

所以,從大戰略上看,115師和他附近的友軍晉綏軍處於非常不利的險地,有被鬼子合圍包餃子的危險。

二、山西的地理環境特點和閻錫山的無奈

山西自古就有“表裏山河”,“華北鎖匙”的說法,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山多。他西有呂梁山,東有太行山,北有恒山和五台山,南有王屋山和太嶽山。

山西多山的特點讓他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屏蔽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戰略重鎮。如下圖

 

 

從上圖也可以看到,在這些群山之間,還分布著一連串“珠串式”的盆地。從北往南分別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晉中盆地,運城盆地和晉東南盆地。如下圖

 

 

同時,山西還有三條重要的鐵路:一條是從北京經大同直達包頭的平綏鐵路,不過這時候已經被日軍切斷了;一條是從太原到石家莊的正太鐵路;最後就是橫貫山西南北的同蒲鐵路。

既有險峻的天然屏障,又有便利的交通,使得山西自古以來就是一塊戰略要地。他進可以東出太行、西出關中、南下河南去爭雄天下;退可以憑險據守,關起門來過日子。

這也是山西土皇帝閻錫山屹立於民國數十年而不倒,先熬死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等老軍閥,後又和蔣介石、馮玉祥、李宗仁等新軍閥爭霸中原的最大資本。

所以,山西是老西的命根子。在平時,他是絕不允許老蔣的中央軍,我黨的八路軍染指山西的。

而如今,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步步緊逼,山西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逼得閻錫山不得不和老蔣、和我黨捐棄前嫌,共赴國難了。

 

 

全麵抗戰爆發後,山西被劃分為第二戰區,由老西任司令長官,副司令長官是我們的朱老總,由他們負責統籌指揮第二戰區的作戰。

張家口淪陷後,東條英機和板垣征四郎的兩路日軍勢如破竹,用極短的時間就打得中央軍和晉綏軍毫無招架之力,連連後退。

最後,東條的察哈爾兵團陳兵雁門關外,板垣的第五師團則陳兵平型關外。如下圖

 

 

接下來,日軍的進攻必然會沿著鐵路公路線前進。從晉北大同到忻定盆地有三條路:

一是從蔚縣出發走蔚代公路,經廣陵—靈丘—平型關進入忻定盆地,這條必須通過平型關;

二是從大同出發,從北向南經應縣——雁門關,進入忻定盆地,雁門關是必經之路;

三是走朔州——陽方口——寧武進入忻定盆地;

但這條路比較繞,而且多是小路,所以日軍的主攻方向是東北的平型關和正北的雁門關。如下圖

 

 

從上圖也可以看到,忻定盆地遠看像一根火腿臘腸,臘腸的北麵是北嶽恒山,南麵是佛教聖地五台山,西南方向依次是原平和忻州,東北方向的臘腸頭部就是平型關了。

日軍要想通過恒山和五台山,占領忻定盆地,吃掉這根火腿腸,他就必須突破幾個大的關口。這幾個關口從西往東分別是雁門關、茹越口、團城口和平型關。

而我軍要想守住忻定盆地,阻止日軍跑到平原上長驅直入,也必須守好這幾個關口。

三、敵我雙方的戰前態勢

麵對接二連三的敗退,老西也是鬱悶的很,此時東條英機和板垣征四郎一西一東,很明顯是奔著自己的命根子來的。

為了保住山西,閻錫山決定利用險要地勢,調集12個師加8個旅,再加上八路軍115師,一共15萬大軍,構築內長城防線,計劃將日軍阻擋在雁門關、茹越口、平型關以北地區。

整個內長城防線分為左右兩個防區,傅作義任西麵的左區司令,負責寧武關、雁門關、茹越口一線的防禦,主要防禦東條的察哈爾兵團;

由楊愛媛任東麵的右區司令,負責團城口、平型關一線的防禦,主要防禦板垣的第五師團。如下圖

 

 

我們著重介紹一下右區的我軍部署。

前麵說過,平型關作為忻定盆地這根臘腸的頂端,有點與眾不同。他北邊的恒山,南邊的五台山都是東北西南走向,唯獨平型關是東南西北走向,完美的擋住了板垣師團的道路。

板垣要想通過平型關,隻有兩條半道路可以選擇。

第一條:從蔡家峪到平型關關口,這條路就是蔚代公路所在路線,公路交通比較方便,適合大部隊行進。其中小寨到老爺廟這一段比較險峻,是一個打伏擊的好地方。

第半條:是蔚代公路到了老爺廟後,一分為二,分成一個三岔路口,那條岔路就是半條路。

第二條:從蔡家峪向北一個大迂回,可以來到一個叫團城口的地方,從這裏也能走出平型關,來到忻定盆地。但這裏地勢較為開闊,不便於打伏擊。如下圖

 

 

而我軍(紅軍和晉綏軍)的布防也是沿著這兩條半路進行的:

劉鳳斌73師駐防馬寶泉——平型關——小溪溝一線,負責蔚代公路一線的防守;

高貴滋84師駐防在東跑池——團城口——西河口一線,負責團城口的第二條路的防守;

獨立第八旅在東西跑池之間,負責那半條路的防守;

李仙洲21師和劉茂恩兩個師駐防在西河口——蔣塘村——紅花溝——北樓口一線;他們倆負責防守恒山外圍的東條英機察兵團。

楊愛媛的集團軍司令部在後方的大營鎮。

當然,還有林彪的115師,115師在防線右側的冉莊。如下圖

 

 

日軍方麵,到9月20日靈丘失守,日軍幾乎占領了整個晉北。

此時的板垣師團已經分出一部分兵力去了河北的第一戰區,留下來的是三浦敏事指揮的第21旅團。

21旅團從南口戰役開始就馬不停蹄的攻城奪寨,此時損失也比較大,他們隻有三個大隊4000多人的兵力,此時他們已經占領了靈丘;

另外,在蔚縣還駐守的一個大場聯隊,在渾源駐守的一個粟飯聯隊。如下圖

 

 

四、敵我雙方的作戰計劃

事實上,打到現在,平型關我軍正麵對峙的日軍也就這一個缺編的21旅團,外加兩個聯隊,總共也就在7、8千人吧。

而他們對麵的平型關守軍,加上115師的話,大概有3、4萬人。從人數上來看,我軍占絕對優勢。

因此,晉綏軍指揮部和林彪共同製定了一份主動出擊的作戰計劃,準備吃掉這個21旅團:

1、高貴滋84師和劉鳳斌73師在團城口和平型關正麵緊緊拖住日軍主力;

2、郭宗芬71師沿團城口山脊向東進攻,經小寨、蔡家峪,攻擊日軍的後路;

3、新編第2師進攻一個叫王莊堡的村子,準備切斷日軍向渾源方向的退路;

4、尚未被日軍察覺的115師迂回攻擊蔡家峪,切斷日軍向靈丘方向的退路;如下圖

 

 

相當於是一記左勾拳加一記右勾拳,外加臨門一腳,把三浦旅團送回靖國神廁超度去。

我們如果不站在上帝的視角看,這的確是一個完美的計劃,否則這個計劃到林彪手裏也不會通過的。如果這個計劃能成功實施,40000 VS 4000,絕對有機會超度這夥鬼子。

那麽,我們再看看日軍是怎麽計劃的。

日軍計劃:

按道理說,自第五師團進入山西以來,雖然一路摧枯拉朽,但在快速推進中,他們也有所損失,兵力也開始捉襟見肘了。

特別是如今的三浦隻剩下個缺編的21旅團。在兵力和地形都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他其實應該消停點,先固守好原地,等待後續援軍。

但抗戰初期的鬼子戰鬥力是十分牛逼的,武器也先進,再加上一路打得勢如破竹。使得這時的鬼子狂的沒邊,三浦居然也製定了一個進攻平型關的作戰計劃。

他的計劃也簡單:

1、他自己指揮21旅團直接進攻國軍的正麵防線。是的,你沒聽錯,4000多鬼子要進攻憑險據守的40000我軍了。

2、渾源的那個粟飯聯隊作為一支迂回部隊,從渾源秘密出發,繞開晉綏軍的警戒哨,直插大營鎮的晉綏軍指揮部,計劃打亂我們的指揮係統,同時威脅我軍後方。如下圖

 

 

好了,到目前為止,敵我雙方的計劃,我們也都知道了。如果站在上帝視角看的話,我軍和日軍的計劃都有各自致命的缺陷:

我軍的缺陷是:不知道日軍還派了一個粟飯聯隊來抄我們的後路;日軍的缺陷是,他們不知道115師的位置在哪?甚至都不知道有這麽一支共產黨軍隊的存在。

計劃一定,我們來看看實際是怎麽打的。

五、從戰術上講,平型關戰役也是一場險仗

日軍21旅團先是攻擊了平型關73師和獨八旅的東西泡池陣地,但都不順利。

肯定不順利呀,你以區區4000多人攻打數萬人據守的險關要隘,真當晉綏軍兄弟是紙糊的呀?

於是,他又改為攻打團城口的高貴滋84師。日軍的火力很強,但84師的弟兄們也很頑強,他們還是守住了陣地,整個戰局陷入僵持。

這時,那支神秘的粟飯聯隊也從渾源出發了,直奔大營鎮的指揮部而來。

比較巧合的是,晉綏軍那支秘密出發的新編第二師也在往前線趕,兩支部隊差點就撞在了一起。如下圖

 

 

這個粟飯一看偷襲不成,就調轉了方向,奔著旁邊的84師就來了。計劃和三浦旅團夾擊84師,頓時84師成了整個戰場的關鍵。

乖乖,這可把高貴滋給坑苦了,本來從整個戰場態勢來看是敵弱我強,但具體到高貴滋的84師,那可就是敵強我弱了。如下圖

 

 

鬼子一個聯隊加上三浦的21旅團有五、六千人,84師如今也剩個五、六千人。一對一的幹,哪裏是鬼子的對手啊?

果然,在鬼子一個聯隊加半個旅團的夾擊下,84師很快就扛不住了。高貴滋喊了半天救援,隻喊了個寂寞。在援軍遲遲不至的情況下,84師終於崩潰了,他放棄了陣地,開始撤退。

要命的是,他放棄陣地時也不通報一聲。隨後趕來的新編第二師和郭宗芬71師以為前方還是自家陣地,正放心大膽的走的了,結果迎麵就撞上三浦粟飯主力,被打了個一臉懵逼。

而且他們這一跑,晉綏軍整個防線的左半部分就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右邊劉鳳斌73師的側翼也處於日軍的威脅之中。戰場形勢就變成下圖這副樣子:

 

 

我們看到,此時已經合二為一的三浦旅團和粟飯聯隊正在壓著新編二師和71師打。

總之就是,三路出擊,兩路停擺,圍殲三浦旅團的計劃已無實現的可能。

更要命的是,此時此刻,國軍的一個優良傳統又展現出來了。

從上圖也能看出來,在三浦粟飯合體日軍和新編第二師,71師在正麵杠上後,右邊的73師如果能及時側擊日軍,115師再去戳日軍腚眼子的話,或許我軍還能反敗為勝。

但這時的73師顯然想起了“友軍大禍臨頭、我軍不動如山”的這句軍閥座右銘了,他們不但不去救援,還計劃著撒丫子逃跑了。

不過,他們在走之前還是挺講義氣的,派人過來通知林彪,說團城口防線已經被鬼子突破了,為避免被鬼子合圍,你們也還是撤吧。

客觀的說,他們的建議是比較中肯的,因為他們也要撤的話,等於平型關和團城口兩條防線整個就完了。115師的側翼也就暴露了,隨時有被三浦粟飯合體日軍合圍的危險。

所以說,從戰術上看,平型關戰役也是一場險仗,因為115師的伏擊點在如下圖的位置:

 

 

六、我們希望得到友軍的支援,但我們絕不能依賴他們

但是,115師已全體出動了,伏擊陣地,打援兵力都布置好了,一撤可就前功盡棄了。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115師不能迅速結束戰鬥,等到三浦粟飯合體日軍過來救援的話,115師也將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當時的115師根本吃不下鬼子一個旅團。

關鍵時刻,101不慌不忙,他平靜的說道:“我們感謝友軍的建議,也希望能得到友軍的支援,但我們不能依賴友軍,沒有友軍幫忙,這頓夾生飯我也吃定了”。

好,既然吃定了,那我們看看101是怎麽打的?

為了保證主戰場的順利進行,林彪把楊成武獨立團放在了一個叫驛馬嶺的地方。

一旦主戰場開打,靈丘鬼子進行支援的話,獨立團可以從後方襲擾靈丘;而來源的鬼子要支援的話,也必須經過這個驛馬嶺,獨立團還可以阻擊他。如下圖

 

 

在主戰場,115師有四個團的兵力,陳錦秀688團作為總預備隊部署在長城村。

楊德誌685團搶占關溝至老爺廟南側高地,他們有兩個任務:一是截擊日軍先頭部隊,二是阻擊平型關方向可能回援的三浦粟飯合體日軍;

李天佑686團占領老爺廟至小寨南側高地,實施中央突擊,分割公路上的日軍。

張少東687團占領蔡家峪、東河南,他們也有兩個任務:一是切斷日軍退路,二是阻擊靈丘方向可能的援軍。如下圖

 

 

25日拂曉,從靈丘支援而來的日軍進入115室預伏陣地,300多輛汽車滿載士兵和輜重沿著公路款款而來。

待日軍先頭部隊通過後,楊德誌團掐頭、張少東團截尾、李天佑團擊腰,三個團同時開火,將日軍截斷在狹長的穀內。

近景如下圖

 

 

大家會發現,怎麽115師全都部署在了南山,整個北山都空的呢?

其實,這裏原本是73師的陣地,結果他們剛才不跑了嗎?跑之前還很仗義的通知115師和他們一塊跑。

但101已經來不及重新變更部署了,以至於不得不吃下這鍋夾生飯。

有種觀點不是認為115師打得是日軍輜重部隊,沒多了不起嗎?事實上是,這個輜重部隊還配備的一個精銳大隊護送。準確來講,115師打得是日軍護送大隊和輜重部隊。

這夥鬼子果然不簡單,在經過短暫的混亂後,他們馬上構築好阻擊陣地。並且,他們很快就發現了北山沒人這個缺陷。

於是,他們一方麵以汽車為掩護負隅頑抗,另一方麵組織兵力去搶占北麵的老爺廟高地,準備占據高地固守待援。如下圖

 

 

其實,在戰鬥開始前,當晉綏軍過來告知林彪準備撤退時,他就想到了這一點。因此,101特別強調李天佑團,開戰後一定要衝下公路,盡快搶占對麵的老爺廟高地。

為什麽老爺廟高地如此重要?從上圖可以看到,它處在蔚代公路和那半條路的三岔路口,如果我軍占領老爺廟,就可以形成對日軍前後左右的打擊。

而如果由日軍占領老爺廟,則我軍就變成了仰攻,日軍可以憑借優勢火力居高臨下,並等待三浦粟飯合體日軍的增援。到時候我軍可就麻煩了,有可能夾生飯也吃不成了。

為搶奪老爺廟高地,115師和日軍爆發了慘烈的白刃戰,負責衝擊日軍的李天佑團二營,三營傷亡慘重,張少東團立即抽調了一個營加入戰鬥。

經過了一番苦戰,老爺廟高地最終被我軍牢牢掌握。下麵這幅油畫就形象的展示了當時激烈的戰況:

 

 

至下午15時,115師終於全殲伏擊圈內的這夥鬼子一千餘人。比較令人氣憤的是,115師大部隊衝下山時,還和以前對付國民黨軍一樣,對躲在汽車下的鬼子喊著繳槍不殺的口號。

但鬼子可不和你講武德,對八路軍打起了一陣冷槍,好多戰士都是繳槍階段犧牲的。

後續

平型關大捷後,115師並沒有停,而是繼續向在團城口方向和晉綏軍死磕的三浦粟飯合體日軍殺去,準備戳一下這夥鬼子的腚眼子,支援國軍兄弟作戰。如下圖

 

 

但是,平型關戰役的整體局勢並不樂觀。

板垣征四郎得知由於自己的得意忘形,導致一個大隊的兵力在平型關被殲滅後,也是勃然大怒。他趕緊命令蔚縣的大場聯隊向平型關集結,而從其他方向支援的日軍也是越來越多。

26日,東條英機也得知了平型關大捷的消息。雖然他平時很看不起板垣,兩個人的矛盾也不小,但他沒有國軍“友軍大禍臨頭、我軍不動如山”的傳統。

他急忙命小原旅團,本多旅團從應縣突破內長城,直插大營鎮,解救被圍困的三浦旅團;

同時命大同的石川支隊南下渾源,支援平型關正麵作戰;

還命右玉縣的酒井旅團進攻朔縣,牽製左區的傅作義部。如下圖

 

 

這時,茹越口方向的傅作義部也與南下的關東軍交上了火。

而傅作義已經從他的左防區抽調了大量部隊支援平型關戰場,導致茹越口一線隻有101師和203旅兩支部隊,兵力十分有限,完全頂不住鬼子兩個旅團的進攻。

頓時,戰場形勢急轉直下。28日,東條英機的察兵團先後突破茹越口、小獅口、203旅和101師退守鐵交嶺。29日,日軍突破203旅的鐵交嶺陣地,203旅旅長楊建堂殉國。

30日,日軍攻占了繁峙縣,平型關我軍的後路被切斷,陷入日軍前後夾擊的態勢,失敗已經無法挽回。

第二戰區為保存力量,保衛忻口,保衛太原,不得不下令平型關的晉綏軍和115師向五台山轉移,平型關戰役結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