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970年 工農兵學員進北大

本帖於 2024-04-01 14:59:4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f2022f 編輯

 

 入北大的第一批工農兵學員,也是分兩部分,一部分在北京北大校本部,一部分去江西鯉魚洲。在北京校本部的學員大部分是短訓,學習一年時間,去江西鯉魚洲的是重點培養,學習兩年以上。發寫有“北京大學”字樣的校徽和蓋有“北京大學”鋼印的學生證。簽發單位是“北京大學革命委員會”。

  當時,北大大部分係都招了新生,9月1日前陸續報到。後來知道,包括短訓班一共是一萬多名新生。有人說北大是“三個教職員工保障一個學員”,當時北大教職員工是三萬多名。學外語的東語係、西語係、俄語係基本上都是解放軍學員,那時的戰備觀念很強,是為部隊普及外語喊話和搞情報培訓教員和人才的。校本部的工農兵學員中,解放軍學員占一半。印地語專業的一百多名解放軍學員,來自成都軍區和烏魯木齊軍區。

 9月1日,全校師生集中到北大東南角的大操場舉行了開學大會。會議由楊德中主持。記得江青、姚文元等出席了大會,當時中央正在開會,聽說他們是請了假來北大參加開學典禮的,典禮一結束,他們就匆匆坐車走了。會議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說他老人家對工農兵學員入大學很重視,要求大家為“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爭光、爭氣”。工農兵學員的任務是“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簡稱“上、管、改”。江青講了話,貼出“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的聶元梓也在主席台就座,最後讓她講話,她就應付了幾句。從座次看,聶當時已不很受寵。

  開學典禮的第二天,正式上課學習,周恩來對北大和清華的工農兵學員的學習很重視,曾在深夜接見了學員代表和各軍區來的帶隊人員,對學習等事情作了具體指示和安排。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