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倚太嶽立雄關,
汾水之濱豐稻棉。
華夏文明祥瑞地,
齊興百業譽晉山。
——臨汾讚
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今臨汾。現有一組1930年代的臨汾老照片,讓我們來欣賞回味下當時的臨汾!
臨汾的城牆和城樓,可以看到城樓邊的城牆有點殘破。城門洞下老百姓進進出出。
山西臨汾的城牆和城樓,城樓的左側屋簷已經脫落了。
山西臨汾的一處甕城,又稱月城、曲池,因形狀像月亮,所以叫月城,還有遠處高大的城牆,看遠方的那條河就是汾河,所以這個城門就是西門和義門。
姑射山中的一塊石碑,上寫“藐姑射之山”。關於姑射山有很多傳說,比如《呂氏春秋》中記載說堯為廣招天下賢士,來到藐姑射山拜見了四大賢人。這裏姑射山之“射”正確的讀音是ye第四聲。
兩塊石碑,一塊寫有“孝”,另一塊寫有“忠”,不知道是否也是在姑射山當中?!
2個人挑著什麽東西,正走在街道上。街邊有電線杆,還有遠處看上去一邊懸空的亭子。
一群人推著獨輪車走過類似的木橋,車上放著大缸,是不是裏麵放的是山西熏醋,
大樹下,一頭蒙著眼睛的毛驢正在推石磨,一邊的小孩一手拿帽子,一手拿鞭子,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大人則坐在一邊篩剛磨好的什麽粉。
臨汾街道,看上去還是比較寬敞的,兩邊豎有電線杆,遠處的城樓清晰可見。
一群小朋友圍著一個手拿榔頭正在敲打的人,這人不就是個小孩子嗎?難道也出師出來掙錢補貼家用了?要是放到現在,是不是就是老員工或者技術員了?大家怎麽看?或者有什麽補充的?
臨汾的鼓樓,又名大中樓,這邊是鼓樓東麵,最下麵的牌匾上寫有“東臨雷霍”,上一塊“紫氣騰臨”,最高的那塊“梯淩霄漢”。
臨汾的鼓樓,這邊就是鼓樓的西麵,從下往上,第一塊匾額上寫“西控河汾”,第二塊“襟山帶河”,第三塊“窗宿鬥牛”。始建於北魏鼓樓,在1948年毀於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