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廣場——現在中山廣場,遠處的白頂樓群就是滿鐵醫院,後來的中長鐵路(歸蘇聯管轄)醫院、大連鐵路醫院,畫麵右側的大樓既是現在的大連賓館,45年之前的大和旅店
原說明說是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個人感覺不對,應該是南滿郵局
滿鐵圖書館(也是滿鐵資料室),一直到90年代大連圖書館新館建設前一直是大連圖書館的閱覽室
後來的大連鐵路醫院,電影《兵臨城下》取景地
青泥窪(橋),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這個名字了,改稱火車站前了
從大連客運碼頭方向看港灣橋。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上海公平路碼頭-大連的四條客輪:長錦、長秀、長山、長河(合稱錦繡山河)都是上海-東北之間往來的重要交通幹線,1976年粉碎四人幫的消息就是由上海-大連客輪船舷上的大標語傳到遼寧的。由於大連港務局不許那艘客輪進港,耽擱了許久。上岸後船員們立即上街刷大標語。這條航線的客輪停運好多年了。60年代末上海-青島5等艙票價我記得是6塊錢,上海到大連是9塊,和之前有網友的記憶不一致
照片右側的那幢小樓的位置,改革開放後造了一家由一位旅日華僑徐先生投資的“徐園”酒店。據說徐是丹東人,在沈陽大連都開了徐園酒店。沉陽的那家被薄熙來下令拆了
大連城市的曆史和規模與青島、廈門相似,但是由於日本占領了40年(比台灣少十年);接受日本投資,建設成為一座日風頗濃的城市。1945-1985這四十年裏城市建設基本沒有投入,1990之後的大開發破壞了原有的城市規劃格局,除了石道街改造項目外,各種破壞性建設使得大連有一座特色鮮明的濱海城市變成了一鍋極具東北特色的“亂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