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三張老照片。
由德國妹子赫達·莫裏遜拍攝於1930-40年代。
她在北京一家攝影店工作,長住中國10餘年,留下大量高清作品,實乃我等喜歡老照片人士的福星。
這三張照片,雖有80多年曆史,但跟我一樣的80後們,一定會被觸及到心靈最柔軟之處。
這張照片,小女孩的手有點模糊。
因為在快速揮動。
地上一個陀螺,傾斜著,很快就會無規則地亂轉幾下,又得綁繩重來。
80後,尤其是農村娃,小時候玩具很少。
我們玩得最多的,是泥巴。做小人,打響炮……掘老鼠洞時把田塍挖斷被大人追罵。
還有煙三角板。到處撿煙盒,折成三角形,放手掌中,拋起,手背接著,再拋起,手指從中穿過,抓起一把,數地上是單是雙……
陀螺,我既沒有在電視看過,也沒在書中看過。
父親突然就做了一個。
可以肯定,那一定也是他玩過的。爺爺幫他做的,爺爺又是從太公那學的。
做陀螺,最好的材料,是茶籽樹幹,木質堅硬且勻稱。
上半截為圓柱形,下半截為圓錐形,錐尖打入一個釘子,轉得又好又耐用。
這位衣衫襤褸的老者,飯籃裏放著幾把棕葉,籃柄上吊著一隻小青蛙。手裏正在擺弄著,不曉得又會做出個什麽玩具來。
他的可以賣錢,我小時候,卻沒見有人做這個賣過。
但,我們會自己做。
棕葉初生之時,呈明黃色,葉上有膜,十分光滑,之後漸綠,兩邊有梗,易折斷。
青蛙我一直沒有學會,我隻會做口哨。
先以綠葉做成哨身,再於哨口插入兩小截嫩葉,就大功告成了。
小夥伴們鼓起腮幫,比誰吹的聲音大。有時難免出個次品,半天吹不響,換了“彈片”還是不響,隻得扔掉重做。
一群人在路上狂奔,哨聲剛還在此處,再聞,已在幾十步開外了。
我的孩子,他們都沒見過搞雙搶。
大娃出生之前幾年,我們這就已是收割機了。
初時還裝袋扔田裏,田主自己運回去。
近數年,都有小四輪配套,收滿一鬥,就往車廂裝,再運到田主地坪裏。
田主隻出錢,不費力。
比起以前,真是輕鬆。
曬穀是我的大任務。
父母要做事,交待,每天多翻幾次,尤其是中午太陽大的時候,快點曬幹進了倉,就好了。
因為他們怕,怕下雨。
夏天陣雨多,偶爾來一場,收穀不及,被衝到坪邊,溝裏,看著都心疼。
雙搶和秋收和曬穀,早起晚歸,腰酸背痛,曬成“黑烏雷”,這種日子,沒人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