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成功撞月 中國探月一期工程大功告成(圖)

來源: n 2009-03-01 22:18:3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175 bytes)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optgza.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嫦娥一號受控撞月。


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在1日16時13分10秒成功實施撞月。累計飛行494天的嫦娥一號,準確落在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這一豐富海區域。而隨著此次“受控撞月”的準確實施,中國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文匯報報道,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就此表示,嫦娥一號已經非常出色地完成任務,並超額獲得月球南北緯70°到90°南北極位置的全圖。

  準確落於預定撞擊點

  減速、下落、撞擊……北京時間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製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在撞擊過程中,嫦娥一號衛星攜帶的CCD相機傳回實時圖像,圖像清晰。

  據悉,為了保證嫦娥一號成功“受控撞月”,嫦娥一號任務飛行控製組選擇在青島和喀什兩個測控站同時能夠進行測控的時間段內進行撞月控製。15時36分,嫦娥一號衛星開始減速,16時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

  不僅完成既定目標,在很多航天學者眼中,嫦娥一號甚至堪稱“完美”。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嫦娥一號按原定計劃在軌運行1年後,仍剩下很多燃料,因此探月工程領導小組決定讓嫦娥一號再超期進行在軌實驗4個月,繼續發揮作用。

  剩餘燃料超期實驗4月

  至於嫦娥一號為何最後選擇撞月,吳偉仁表示,這是為探月工程二期要實現軟著陸做準備。他表示,在撞月程序控製和軌道測定方麵積累經驗,將減少後續工程風險。

  另據介紹,探月二期工程各項工作已全麵展開,著陸器和巡視器是工程中的關鍵技術。根據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前,分三步完成對月球的無人探測。

  據了解,對探月一期工程的備份星進行技術改進的嫦娥二號衛星,將作為二期工程的先導星,用於試驗驗證二期工程軌道、測控和軟著陸等相關的五個方麵的關鍵技術,降低二期工程的技術風險。同時,嫦娥二號衛星搭載的CCD相機分辨率由120米提高到10米,深化月球科學探測。

  根據計劃,嫦娥二號衛星將於2011年年底前完成發射。探月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號衛星主要實現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

  16時13分10秒,中國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月 

  另外,新華網報道,減速、下落、撞擊……北京時間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製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

  在撞擊過程中,嫦娥一號衛星攜帶的CCD相機傳回實時圖像,圖像清晰。

  至此,在經曆了長達494天的飛行後,靜謐、遙遠的月球土地終於成為這位中國首個“月球使者”的生命最後歸宿。而隨著此次“受控撞月”的準確實施,中國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看到,為了保證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受控撞月”,嫦娥一號任務飛行控製組選擇在青島和喀什兩個測控站同時能夠進行測控的時間段內進行撞月控製。15時36分,嫦娥一號衛星開始減速,16時13分10秒成功落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

  嫦娥一號衛星於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踏上“奔月”旅程,11月7日進入200公裏的環月工作軌道。至2008年10月,在完成預定在軌一年的各項探測任務後,狀態依然良好。

  為了充分利用嫦娥一號衛星在軌的寶貴資源,為後續任務積累數據和經驗,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決定按照“軌道從高到低,風險從小到大”的原則,應用嫦娥一號衛星開展衛星變軌能力、軌道測定能力的10餘項驗證試驗。從2008年11月8日開始,預定計劃順利實施,嫦娥一號衛星軌道由200公裏圓軌道降到 100公裏圓軌道,繼而降到遠月點100公裏、近月點15公裏的橢圓軌道,再升回到100公裏圓軌道。

  “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確定將實現軟著陸,技術跨度大,為在撞月過程控製和軌道測定方麵積累經驗,減少後續工程風險,決定在嫦娥一號衛星壽命末期,控製衛星撞月。”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

  在中國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的同時,中國探月二期工程正緊張進行。吳偉仁透露,目前二期工程各項工作已全麵展開,著陸器和巡視器技術是工程中的重要關鍵技術。

  從發射升空開始,嫦娥一號衛星累計飛行494天,其中環月482天,期間經曆三次月食,5次正\側飛姿態轉換,共傳回1.37TB的有效科學探測數據,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月表部分化學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係列科學研究成果,圓滿實現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為我國月球探測後續工程和深空探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嫦娥一號受控撞月/探月一期大功告成

  大公報也報道,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在成功完成了為期一年多的探月任務之後,三月一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控製下“受控撞月”,落於月球的豐富海區域。至此,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中國國防科工局的消息稱,三月一日十六時十三分十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製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五十二點三六度、南緯一點五零度的預定撞擊點,實現了預期目標,為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實時傳回清晰圖像

  為了保證“嫦娥一號”衛星“受控撞月”,“嫦娥一號”任務飛行控製組選擇在青島和喀什兩個測控站同時能夠進行測控的時間段內進行落月控製。當天下午十五時三十六分,“嫦娥一號”衛星開始減速,三十七分鍾以後,於十六時十三分十秒成功落在月球的豐富海區域。衛星撞月過程中,CCD相機實時傳回了清晰的圖像。

  國防科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探月工程二期將實現軟著陸,技術跨度大,為在落月過程控製和軌道測定方麵積累經驗,減少後續工程風險,決定在“嫦娥一號”衛星壽命末期,控製衛星撞月。

  “嫦娥一號”衛星在軌運行一年中,共傳回一點三七TB的有效科學探測數據,圓滿實現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為中國月球探測後續工程和深空探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大任務超額完成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嫦娥一號”原定一年的工作任務已經超期完成,並且非常出色地實現了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標,即繪製月球0°到南北緯70°的全月球影像圖;測定月球表麵多種元素分布及測定其中的礦物;研究月球表麵內層土壤的薄厚分布;探測月球環境,了解月球表麵以及空間的數據。

  據歐陽自遠介紹,除了上述的四大任務,嫦娥一號還超額完成了南北緯70°到90°南北極位置的全圖。

  “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一步。中國亦因此成為世界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嫦娥一號紀錄

  ◆累計飛行494天。其中環月482天,期間經曆3次月食,5次正/側飛姿態轉換,共傳回1.37TB有效科學探測數據,非常出色地實現了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標,即繪製月球0°到南北緯70°的全月球影響圖;

  測定月球表麵多種元素分布及測定其中的礦物;

  研究月球表麵內層土壤的薄厚分布;

  探測月球環境,了解月球表麵以及空間的數據;

  超額完成了南北緯70°到90°南北極位置的全圖。

  ◆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11月7日進入200公裏的環月工作軌道。

  至2008年10月,在完成預定在軌一年的各項探測任務後,狀態依然良好。

  ◆充分利用嫦娥一號變軌能力、從2008年11月8日開始,衛星軌道由200公裏圓軌道降到100公裏圓軌道,繼而降到遠月點100公裏、近月點15公裏的橢圓軌道,再升回到100公裏圓軌道。

  ◆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10秒,準確“受控撞月”撞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豐富海區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