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這個中國人一記神操作,竟解決了困擾全球百年的難題,全球震驚!而他究竟有多年輕,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剛剛,這個中國人一記神操作,竟解決了困擾全球百年的難題,全球震驚!而他究竟有多年輕,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2018-03-16 德國優才計劃
 
 
 
 

自然《Nature》,世界頂級科學期刊,

這裏誕生了全世界無數諾貝爾獎獲得者,

能登上《Nature》的學者們,

要麽是來自世界頂級實驗室,

要麽是世界頂級團隊。

令人望而生畏的是,

《Nature》的斃稿率高達90%,

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

要想成為那10%的人,都是難度極大。

 

而就在剛剛,有個中國人一出手,

就一天兩次登上《《Nature》

一次性就占據了兩個席位!

《Nature》自創建149年以來,

這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絕對堪稱“神操作”!

他令全世界為之驚訝!

更震撼的是,

他還是登上《Nature》最年輕的一位中國人!

他究竟有多年輕,你可能想都想不到!

 

他,就是曹原。

 

 

 

 

 

1996年,他出生於四川成都,

3歲時一家人遷往深圳。

他自幼就十分的聰明,

讀小學時,往往老師剛說出題目,

餘音未消,他就能喊出答案,他說:

“我那時經常接嘴、插嘴,或者和老師頂嘴。”

他特別喜歡搗鼓電子產品,

經常跑去深圳的電子市場,

能耗去整個下午,

然後買上一大堆電子原件回家,

拆了裝,裝了拆的去研究電子線路。

他特別熱衷的就是科技類課外書,

《科學探索者》一本書,

他就前後後翻了好幾遍。

 

2007年9月,他順利考上了,

以“超常教育”聞名的深圳耀華實驗學校。

 

 

 

 

 

 

在這裏,他更加放飛自我:

課桌、椅子、黑板都沒能逃過他的“毒手”,

甚至連老師的講台都給他拆了;

而在課堂上經常踴躍發言的他,

提出的一些問題,

竟然有時讓老師都難以回答

他在學校搞個實驗室,

還在家裏弄個實驗室,

當時做實驗所需的硝酸銀很貴,

也很難買到,他就買來了硝酸,

偷偷把媽媽的銀鐲子放了進去,

人工“合成”了硝酸銀。

 

這些事驚動了校長,可校長卻連連稱讚:

這孩子是個好苗子,是個天才!

並當即決定送他進少年班,

進行“超常教育”。

 

 

 

 

 

 

 

而他從此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一個月讀完初一,

三個月讀完初二,

不到半年讀完初三,

2009年9月,

才13歲的他就考上了高中!

 

高中學業繁忙,他仍舊鼓搗個不停,

放學回家都10點了,

他還要再花1個多小時的時間,

搗鼓各種化學試劑,

這些實驗都很折騰人,又有一定的風險,

但家人的支持和學校的開明,

讓他盡情翱翔在科學的天空。

 

別人都是中學三年,高中三年,

而他隻用了兩年時間,

就把初中、高中的課都讀完了!

他說:“在學習中,重要的不是老師,

也不是特別的教材與習題,

而是自己願意鑽研的學習興趣,

以及善於鑽研的自學能力。”

 

2010年,14歲的他參加高考,

成績公布,考出了理科669的高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他搶到手,

並被選去了馳名中外的、

用來培養未來科研領域領軍人物的

“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能在這個少年班裏麵的哪個不是天才?

都是經過激烈競爭才能奪得一席之位。

群雄環繞,

更有一群“可怕”的老師督促著他們,

可這樣的環境對他來說卻是“如魚得水”!

 

他求知若渴,

經常穿梭於各大教授的辦公室,

一臉認真地去逐一請教,

還時時提出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

和教授一起去探討;

 

那麽多的天才中,

唯獨他讓教授們念念不忘:

 

物理學院丁澤軍教授,因教學嚴謹、苛刻,

讓許多學生“聞風喪膽”,人稱“丁老怪”,

而偏偏,就他入了“丁老怪”的法眼,

一提起他,“丁老怪”就讚賞有加:

“很聰明的家夥!

計算機物理課程中相關研究成果的文章,

他沒花多少時間,也就一個寒假就做完了!”

 

 

 

 

 

 

(丁澤軍教授)

 

曾長淦教授也自豪地說:

“這是在我實驗室混過的娃,

他還發了一篇PRB理論文章,

PRB,物理學術期刊)

當時就覺得這孩子太厲害了。”

我實驗室出了很多位郭沫若獎,

但他在其中還是顯得卓爾不群,非常特別。

 

“他是如此的令人放心,

隻要把題目交給他,他一定能做出來! ”

 

 聰明人很多,可他卻還很主動,

計算遇到困難,

他永遠會想嚐試其他的軟件方法。

 

 

 

 

 

(曾長淦教授)

 

才氣過人者往往恃才傲物,

但他卻非常低調沉穩,不驕不躁,

勤學之餘他還喜歡天文攝影,

他說:

“仰望星空總是能讓我安靜下來。”

(這話好像霍金也說過,

敢情天才都是如出一轍?!)

 

 

 

 

 

 

(曹原攝影作品)

 

少年班那些學霸們誰都不服誰,

隻有提起他才會表現得十分欽佩:

“真的是怪物啊!”

“我們都覺得他可能成為下一個莊小威,

這一點都不言過其實,

因為他實在是太強了,就是傳說級的人物。”

 

 

 

 

 

 

 

而他非但有當下的榮耀,

還有更遼闊的遠方。

 

除了他個人的才華與努力,

中國科大確實也為他創造了一切條件:

2012年,他作為首批交流生,

被中科大派去美國密歇根大學,

回國後,他就寫了這樣一篇短文:

《 曹原:安娜堡的回憶》

回憶了在美國的交流學習生活,

他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我希望以後有更多的學弟學妹,

能有這種寶貴的機會。

地球村是如此充滿活力,

我們應做它的主人,

加油吧,世界會因你而精彩!

 

2013年6月,

他獲得中科大“頂尖海外交流獎學金”,

同時被牛津大學選中,

受邀做兩個月的科研實踐。

 

 

 

 

 

 

2014年,

他獲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獎:

郭沫若獎學金。

 

 

 

 

 

 

 

不久,

他在牛津大學實踐時的導師陳宇林教授,

推薦他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深造,

他隨即遠赴重洋,在美國麻省理工,

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係攻讀博士學位。

 

四年來,

他一直潛心研究石墨烯的超導電性,

這項研究,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

可他之後的研究成果,

成為了能改變全世界的“神操作”!

 

我們都知道,

從發電站到用戶的傳送過程中,

能量傳輸是肯定會有損耗的,

而且損耗量是非常巨大的。

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

海克·卡末林·昂內斯發現,

當汞被冷卻至接近0K(-273℃)時,

電子可以通行無“阻”,

從而將能源損耗降到最低,

這個“零電阻狀態”被稱為“超導電性”,

這也是人類第一次發現超導體的存在,

昂內斯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悲劇的是,超導體要在,

接近絕對零度(-273℃)的環境下,

才能顯現其近乎0損耗輸電的能力,

而這其中的材料,

冷卻成本卻高得讓人絕望!

 

之後,全世界的科學家們,

都開始了各種試驗,

去尋找這種“低成本超導材料”。

1980年時,有人發現了銅氧化物,

這種材料達到超導狀態的最高溫度,

約為133K(-140ºC),

但是銅氧化物結構難以調整,

無法實現超導機製,

在超導體的研究上這隻是進步了一小步。

諾貝爾獎獲得者Robert B. Laughlin說:

物理學家們已經在黑暗(超導研究)中,

徘徊了30年,

試圖解開銅氧化物超導的秘密 ......

 

 

 

 

 

而今天,我們這位中國的少年,

就成為了照亮黑暗的那盞明燈!

 

2017年8月,

他的團隊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規超導電性,

隻要將兩層石墨烯,

旋轉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疊加時,

它們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

即刻顯現超導特性!

 

然而研究過程起初並不順利,

實驗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

如何將兩層石墨烯之間的轉角,

精確控製在1.1°(魔角)附近,

在經曆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後,

他依舊信心滿滿的說:

“實驗失敗是家常便飯,

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什麽壓力。”

“吃一塹長一智,做的多了,

慢慢有經驗了,自然就攻克了。”

 

之後的半年多來,

他夜以繼日的呆在實驗室裏,

克服了樣品無法承受高熱、

機械部件有滯留回差等重重困難之後,

震驚世界的石墨烯傳導試驗終於成功了!

 

 

 

 

 

2018年3月5日,

這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

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Nature》,

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

他的關於石墨烯超導的論文!

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

已過去足足107年了,

世界終於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

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

就是中國人,曹原!

 

 

 

 

 

 

 

 

 

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均為Yuan Cao(曹原)

 

 

我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院士,

第一次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是1997年,那時他27歲,

讀潘建偉的故事點擊此處

 

我國結構生物學領軍人物的施一公,

第一次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那是在1999年,當時他32歲;

讀施一公的故事點擊此處

……

 

而他登上《Nature》才剛剛21歲!

還一次性當天就發表了兩篇!

 

而剛拿到這篇研究成果的論文時,

《Nature》等不及排版,

就先行在網站上刊出,

並配以第三篇文章做評述,

有網友評價:

《Nature》應該為能刊發曹原團隊的文章,

而感到榮幸不已,甚至都已迫不及待了!

 

 

 

中國網友們都炸鍋了

 

 

 

而此時距離1978年3月8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成立,

剛好40周年,

這個轟動全球的研究成果,

恰巧成了他回饋給少年班40周年,

最重磅的厚禮!

麵對全世界如此大的殊榮,

對外,他就說了這樣一句簡單的話:

“一個紮實走好每一步、過好每一天的人,

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英雄出少年,

作為一個中國人,

他延續了華夏英才的優秀,

也扛起了中華民族的榮耀,

他已是傳奇!

 

而回看中國科大少年班40年間,

輸出的卓越人才不勝枚舉,遍布全世界,

81級駱利群,38歲就出任,

美國斯坦福大學正教授,

並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82級盧征天,旅美時,

獲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

現任中國科大千人計劃教授;

85級杜江峰,中科院院士,

現任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執行院長、教授;

87級莊小威,34歲便成為,

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係、

物理係雙聘正教授,

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

96級尹希,未滿32歲就晉升為,

哈佛大學正教授,打破華人記錄;

98級陳宇翱,80後的中國科大教授,

獲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

......

 

中國少年人才不勝枚舉!

 

 

 

 

 

少年強,則中國強,

中國培養出的這些中國好少年,

也預示了中國未來的強盛之路!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願他們都不辜負祖國母校的培養,

為中國未來的科技強盛貢獻力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

為曹原,點讚!

為祖國,祝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