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希望多扶持華人項目,華人的企業在矽穀很難做大,楊致遠算做的最好的一批人了。華人要多出幾個billion dollar(十億美元)的明星項目,才會真的提高在矽穀的地位”。- Zion Shen,矽穀幼發拉底 Ufrate孵化器
近12個月,各路中國資本湧入矽穀,風險投資基金、上市公司、資本大亨、甚至各地的政府和科技園,都想在這一波搶灘 Bay Area的浪潮中占據一片有利地位。為什麽中國孵化器會突然在矽穀四處開花?矽穀的華人孵化器怎樣運作?和Y Combinator等孵化器有什麽區別?我們走進矽穀中心 Sunnyvale小鎮,有幸約 Ufrate這家有6年曆史的華人孵化器的創始人沈博士。作為最早在矽穀做創業孵化的華人企業家,沈博士是怎樣看矽穀的中國孵化器呢?
深度孵化 vs 組合遊戲
沈博士中文名沈賜恩,英文名 Zion,出身於浙江慈溪的基督教家庭。我們第一次在他的辦公室見麵,這是一個類似倉庫的大辦公空間,和矽穀很多創新企業一樣,低調但充滿活力。Zion 正在指導新加入孵化器的一個斯坦福的影視明星社交渠道項目組建團隊。年輕人神似馬雲,看的出他初創業的緊張和興奮。大多時候,Zion 會挑選年輕的創業者,他們常常沒有經驗,Zion 和他的團隊會深度的指導這些創業項目的每個方麵,有時甚至出任這些初創公司的董事長參與公司業務。
“我們現在有15個孵化中的項目,2014年最多會達到25個”,Zion強調了“最多”這個詞,“我們和Y Combinator不一樣,我們不會一次孵化太多的項目,而是深度孵化少數高質量的項目,我們要求我們的項目至少可以活到 A輪,這種模式在矽穀叫 Super Angel,不過即使在矽穀,這樣的孵化器也很少”。
確實,對單個項目的風險投資成功率是很低的,矽穀的明星創業者們也隻有不到10%的成功率。這種情況下,很多早期項目的投資人采取 Portfolio Game的策略,即在看好的領域投資多家公司,全麵下注,通過增加投資項目數量分散風險。這種模式下,一隻基金即使多數投資失敗,有一兩個明星項目上市後帶來的巨額回報也足以人投資經理和背後的 LP們得到理想回報。紅杉等矽穀老牌基金玩的就是這樣的組合遊戲。像Y Combinator這樣的早期孵化器,一年近一千個項目,管理團隊對每個項目的關注自然會少很多。
很難講那種模式更優,但明顯的是,付出和權益是成正比的,Y Combinator 一般隻占孵化企業6%的股份,其他孵化器一般也小於10%,而 Ufrate在他們的孵化企業中則占相當大的股份,甚至在大多企業有董事長的席位。Zion 本人就是6家孵化企業的董事長,也積極幫助其他孵化企業找和創始團隊互補且經驗豐富的董事長。
(圖:Ufrate孵化器企業,訪談這天剛簽下第15家企業還未懸掛)
華人孵化器的時機成熟了:從工程師、創業者到投資人的身份轉換
Zion 小學時數學很好,四年級就參加初中組的華羅庚數學競賽,跳級上初中。初中以全校第一考入慈溪中學,1995年又以浙江省慈溪市理科狀元的省份進入清華大學電機係。Zion 本科畢業後來到美國,曾求學 Iowa State,轉 Computer Science 專業並兩年半完成碩士和博士學業。2003年年底來矽穀在 Cadence Design System 做高級工程師。2007年在拿到綠卡後開始創業,在2008年融到了100萬美金的天使投資後創建 Ufrate孵化器。現在他已創辦(包括合創)過7家公司。
“做深度孵化必須提供創業者缺乏的資源,特別是對年輕創業者的經驗指導。所以我們自己應該有創業成功的經驗,才能給他們帶來價值。” Zion 的合夥人及顧問團隊就不乏這樣經驗豐富的創業導師,比如Richard Li,曾運營12家公司,投資幾十家矽穀和台灣的創業。
當問到近期矽穀中國孵化器的快速增長,Zion 相信是時機成熟了。早年華人在矽穀做工程師,後來有人創業,一些人創業成功開始做投資,早期投資常需要配合管理和資源服務,因此開始有一批華人做孵化器。Zion 提到,近期進入矽穀的中國資本,很多是財團和上市公司,他們進入矽穀第一想到的即是買樓,租辦公空間,孵化的意味淡了,更像一種租金模式。下一步中國孵化器想在矽穀紮下跟來,需要的是自己做過企業的有 Execution 經驗的投資人。
孵化器是一個很新的概念,即使最著名的 Y Combinator 也是2008年才開始運營。孵化器應該怎麽幹,贏利模式如何,很多人還在探索。綜合來看,現在矽穀的中國孵化器主要有幾種:
第一類是在矽穀成功創業轉做投資的孵化器,如幼發拉底(2008年10月)和北極光創投投資的Innospring(2012年1月),這類機構一般和國內外的學術機構如清華創業園、斯坦福大學等有合作,主要是利用資本和管理團隊的行業經驗在一些特定產品領域孵化創業者;
第二類是有官方(一些地方政府)參與其中,如河北省固安縣政府和美國矽穀灣區委員會、華夏幸福基業成立的孵化器(2014年3月),這類孵化器常常肩負為國內科技園招商引資和引進人才等任務。提到第一類孵化器,大量矽穀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有清華背景,密集的校友資源讓清華擁有名副其實的大哥地位,另外北大和科大也有非常強大的校友網絡。簡單的說,這裏是清華和北大,科大人的天下。
2011年已經贏利,下一個目標?十億美金級別的項目
不同於有些早期投資人會在新的幾輪融資中變現一部分股份,Ufrate 並不急於快速退出,而是希望陪伴企業一直到上市或更遠。在我擔心 Ufrate的退出和回報壓力時,Zion很輕鬆的告訴我,Ufrate在2011年已實現贏利,現在 15家孵化企業所占股份估值 1億美元,而2014年底或可達到5億美元。其中的一個移動健康設備的企業從 20萬的估值已經孵化到 2000萬估值,而另一個智能電商的項目,剛融到 250萬美元的 A輪。
雖然財務上已經開始看到回報,Zion 最希望的,還是能夠成功孵化一到兩個十億美元級別的項目。最令 Zion有信心的,則是一個治療糖尿病的項目,此項目已經治愈40多個糖尿病人。下一步將征集 100個成功臨床案例並開始推廣到中國。考慮到中國糖尿病人的比列,Zion的樂觀不難理解。
孵化什麽樣的項目,找什麽樣的人?
由於近期大量的成功案例,Ufrate經常接到各類創業項目和創業者的來信。什麽樣的項目能夠吸引 Zion的興趣呢?
“我們投資四個方向:移動互聯網、移動健康、油氣大數據應用和醫療健康。” Zion對投資的產品領域描述非常確切,而且孵化器的每一個項目確實也都是沿著這個投資策略聚合的。
提到創業者,Zion 喜歡有很強技術背景和執行力的團隊,特別是 CEO,要有很強的驅動力。當問到怎樣辨別好的 CEO,他笑著說:我是一個浙江人,用我們那裏的話,就是”靈不靈光“,靈光的人我一眼就可以感覺到。有時,如果一個人驅動力很強也很“靈光”,即使沒有任何經驗Zion 也願意投資。比如他孵化的一家做留學生租房平台的項目,創始人就是一個很有魄力的女生,找到 Zion 時她破釜沉舟的勇氣和闖勁打動了 Zion。當然,大多數時候,他還是偏好技術型創業團隊,比如他投資的一個類似菜鳥物流係統,做全球極速物流,就是中科大和清華團隊。這個項目現在已經實現一階段目標:美國國內任意兩點在2 4小時內送達,而第二階段目標,則是通過物流係統優化實現全球任意兩點的 24小時送達。
“我還是希望多扶持華人項目,華人的企業在矽穀很難做大,楊致遠算做的最好的一批了。華人要多出幾個billion dollar(十億美元)的明星項目,才會真的提高在矽穀的地位”。Zion的這句話,讓我想到最早來到矽穀創業的開拓者當年的勇氣和無奈,以及他們中佼佼者創立投資基金和孵化器扶持年輕人的願望。
圖:Ufrate孵化器的合作夥伴Ninebot智能代步車,2013年光棍節在京東發售2萬多台。該公司現在正在研製國防等特殊用途的代步車。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程小雨是 36氪駐紐約的特約作者,她有中國、法國、英國、美國四國的學習、工作經曆,曾在時裝公司和投行工作,喜歡發現和分享時尚、金融和科技圈的新興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