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2014年1月30日電】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生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位於神戶市)的科研小組用新手法成功製作出具有多種分化功能的萬能細胞,該成果發表在30日發行的英國《自然》雜誌。據悉,這一方法比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和胚胎幹細胞(ES細胞)的製作方法簡單,使用安全性也較高。此次采用的是小鼠,而若用人類細胞製作成功,該成果則有望應用到再生醫療領域。
把體細胞放進弱酸性溶液加以刺激的製作方法在全球尚屬首次。製作出的細胞被命名為“STAP細胞”,分別取自“刺激觸發采集多功能”(Stimulus 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的頭一字母。
科研團隊骨幹、研究領頭人小保方晴子稱:“除了體內器官組織的再生外,STAP細胞還會有助於因細胞應激反應產生的癌症的抑製等新型醫療技術的開發。”
新型萬能細胞STAP的製作方法被發現
《朝日新聞》 小宮山亮磨 2014年1月30日
此前科學界一直認為,一旦細胞的功能固定下來,在這種程度的刺激下是不可能變成萬能細胞的。因此這是一項顛覆生命科學常識的劃時代的重大成果。1月29日這項研究成果被刊登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電子版的頭版。
比iPS製作更簡單
理化學研究所發生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位於神戶市)的小保方晴子(30歲)組長等研究人員將這種新型萬能細胞命名為STAP。STAP是“刺激觸發采集多功能”(Stimulus 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的首字母。這種萬能細胞的製作方法比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更簡單、更高效。另外由於這種萬能細胞不容易傷害遺傳基因,所以癌化的可能性也較小。
STAP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小保方等研究人員將從老鼠脾髒取出的一種白血球——淋巴球用紅茶程度的弱酸性溶液浸泡25分鍾,然後進行培養。數日後就出現了新細胞,該細胞具備萬能細胞所特有的蛋白質。
將這種細胞移植到老鼠皮下後,形成了神經、肌肉和腸細胞。但是,目前取得成功的僅僅是出生後1個星期的幼鼠細胞,用成年鼠細胞製作的效果還不理想,原因尚不明確。此外研究人員還沒有用人類的細胞製作過,STAP細胞要應用於醫療還需要跨越不少障礙。
山中教授評價“令人驕傲”
201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教授對這一成果評價稱:“這一重要研究成果由日本的研究者實現,令人驕傲。我期待著用人類的細胞也能以同樣方法製作出萬能細胞。”
日本培育出新型“萬能細胞”
《日本經濟新聞》 2014年1月30日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1月29日宣布,使用老鼠成功培育出了可生成各種器官和組織的新型“萬能細胞”。這項成果將刊登在30日出版的英國科學期刊《自然》上。這一方法比此前京都大學的山中伸彌教授等培育出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等的製作方法簡單,且耗時較短。如果在人類細胞方麵也能取得成功,該成果將有望應用到再生醫療領域。
發現STAP細胞的小保方晴子(神戶市中央區) |
取得上述成果的是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科研帶頭人小保方晴子等。是美國哈佛大學和日本山梨大學聯合取得的科研成果。
iPS細胞需要通過嵌入多種基因進行培育。小保方等人則將老鼠的細胞浸入弱酸性溶液中施加刺激,讓細胞具有了成長為各種組織和器官的能力。因此將這種細胞定名為“刺激觸發采集多功能(Stimulus 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細胞,簡稱為STAP細胞。
使用出生1周的小鼠的血液細胞,培育出STAP細胞的概率為7~9%,高於iPS細胞的培育效率(不到1%)。培育時間為2~7日,也短於iPS細胞的2~3周。還可以利用皮膚和肺等組織的細胞進行培育。此前普遍認為,已生成的皮膚等的細胞無法通過刺激等方式變成萬能細胞。
研究組將STAP細胞移植到小鼠體內,結果生成了神經、肌肉和腸等各種細胞。甚至還發現可以發育為胎盤的情況。而利用iPS細胞則很難培育出胚胎。研究小組稱,已經證明STAP細胞能夠變化為各種細胞。
目前仍不清楚能否利用人類細胞培育STAP細胞。研究小組已開始研究用其他動物和人類的細胞培育STAP細胞的課題。
小保方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