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關注未來,因為你的餘生將在那裏度過。
——美國大發明家 --查爾斯·凱特林
——序幕剛拉開
李鴻章在一百多年前,對於中國麵臨的挑戰時說,中國正麵臨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現在,不僅是中國,整個世界都正在經曆著這樣的變局。與一百多年前不同的是,這一次,中國,不僅是變局的被動承受者,更是參與者。
曆史正在重新洗牌,誰是未來二三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贏家,雖然現在還很難下定論,但趨勢卻是可以預估的。這個變局的推動力量有六個:
一是世界人口爆炸,
二是資源的短缺導致對各種資源的爭奪,
三是全球化,
四是氣候暖化,
五是技術革命,
六是地緣政治。
六種力量匯同在一起,激蕩演變,正推動世界在加速變化。
對於中國人,還有第七種力量,就是改革與開放。無論我們願意與否,我們都無法置身其外。
正像美國大發明家查爾斯·凱特林(Charles Kettering)說的,每個人都應關注未來,因為我們餘生將在那裏度過。(查爾斯·凱特林發明了含鉛汽油,弗裏昂等,對汽車產業發展,又重大貢獻)。
在這曆史正在裂變的時代,那些還熱衷於考公務員,進國企追求安穩的年輕人,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可能會和他們的九十年代的前輩一樣,成為“下崗2代”。大家都熟悉“溫水煮青蛙”的含義,我們希望,我們都不是那隻被煮死的“青蛙”。
1.全球化小試牛刀
2005年,在給克萊斯勒公司做一個項目時,一個來自台灣的同事和我聊天,他說他看過一本講底特律未來的書,核心內容就是,底特律正在走向末路。今天,經過金融危機的5年後,底特律終於到了破產的這一天,申請破產了。行文到此,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個新聞,說一個大陸客在底特律狂購物業200套(在申請破產保護前),這樣的購房者不理會底特律被評為全美房市投資環境最差的城市這一事實,真是錢多人傻啊,底特律有些地段的房子,白給都沒人敢住,這是題外話。底特律走到今天,原因不止一個,但全球化是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如果你覺得這是特例,你繼續往下看。
今年5月20日,密西根州的另一製造業城市佛林特(Flint)市表示,城市破產不是我們的選項,可見財政問題也很嚴重,真是城不聊生而聊死啊。據報道,從2000年到2009年,有900多萬人口的美國密西根州,工作崗位流失了近86萬個,哪去了呢? 套用趙本山忽悠範廚師的話說:(“病灶”)轉移了!,轉移到哪去了,大家心知肚明。密西根州是美國傳統製造業大州,但越來越變成空心“大佬”。如果你覺得這個數字`還`不過癮,那我告訴你,從2000年到2012年,全美國失去製造業工作崗位是514萬。
這還隻是製造業的情況,服務業也在流失(也是在百萬量級,大部分去了印度),比如,原來花旗銀行的客戶服務業務,就轉移到印度去了。而伴隨工作崗位的流失,是美國中產階級的人數和收入都在下降。皮尤調查公司,審查了2010年人口普查局和聯準會的資料,把中產階級定義為2010年三口之家收入為3萬9418元至11萬8255元,根據此定義,中產階級占美國成人的51%,低於1971年的61%。在1970年美國人的總收入中,中產階級的收入占62%,富人占29%;但在2010年,中產階級的收入占45%,與2006年達到的新低相同,而富人的收入占46%。
社會兩極分化的結果,反映在政治上,就是美國共和兩黨纏鬥的日趨激烈。在筆者快寫完這篇稿子時,由於“驢”“象”兩黨鬥爭,美國聯邦政府快關門兩個星期了。
這隻是全球化小小的一個縮影。 前麵,我們提到六種力量催動著全球的大變局,全球化隻是之一。這裏我們不準備展開這個話題,隻是點到為止,我們再來看看另一種力量的影響。
2.資源緊缺和全球變暖的衝擊
隨著全球變暖和碳燃料的消耗日漸緊蹙,正在倒逼人類不得不采取行動。裏米•裏夫金在他的書(有中譯本):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Jeremy Rifkin)中就詳細描述了此項衝擊,預見智能電網和可再生能源將取代碳能源,這將重新塑造能源和多個經濟產業格局。
我們都知道,石油是美元霸權的基石之一(石油輸出組織( OPEC)規定,石油都用美元交易),而美元霸權又是美國維持霸權的命根子。所以,美國對再生能源的開發總是欲拒還迎的態度。因此,總體上,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的發展,美國落後於歐洲就不奇怪了。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我們也到此打住。至於人口爆炸,及地緣政治等力量的作用,我們這裏也不準備深入探討。這裏我們將重點討論技術產業革命對社會的衝擊。其實,智能電網也是信息技術革命的一個自然延伸。
當我們回顧過去兩次工業革命,就會發現,頭兩次革命都是能源領域的革命,而第三次工業革命,可以說是以信息革命為主導的能源,原材料和生物醫學革命的四合奏。如果說能源革命是對人類體力的解放和延伸,那麽信息革命就是對人類腦力的解放和延伸。因此,信息革命的影響即深且廣。
3. 帝國的倒掉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麵對著互聯網大潮的衝擊,傳統行業的一些大佬有四個階段性反應:首先是看不見,其次是瞧不起,三是搞不懂,四是來不及。
這樣的四階段反應模式,不僅在產業界,在更高層麵上也是很常見。想當年,滿清帝國麵對著西方的崛起,也有相似的反應。注意,這種衝擊,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轉型,而是脫胎換骨式的改變。曾顯赫一時的王安電腦公司,麵對PC機時代來臨的時候,王安的反應是:“搞個人電腦是聞所未聞的荒唐事”,等王安醒悟過來時,雖然動作很快,但他還是沒有看清,個人電腦應該走兼容的路線,而不是封閉路線,所以等待王安公司的,是衰落(筆者認為,王安用人不當,隻是次要原因),再然後被收購了事。無獨有偶的是,曾經是第二大電腦公司的DEC的創始人Olsen, 在1977年一次世界未來協會的一次演講時說:“沒有任何理由在家裏需要個人電腦”,最後的結局也不令人意外,1998年,DEC公司被Compaq公司收購(後來Compaq 公司被HP公司收購)。
其實,一個人,一個公司,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無論多麽精明或多麽發達強大,都不能傲慢(而瞧不起對手或潛在對手),否則就離失敗不遠了, 1756年,歐洲的工業革命已經發生,當法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宣告法奧同盟(它標誌著歐洲外交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成立時,奧斯曼帝國政府的反應是:‘對一頭豬與另一頭豬的聯合’不感興趣。自大如此,奧斯曼帝國成為歐洲病夫,最後解體,就一點也不奇怪。最後,歐洲的這群“豬”拱遍了全世界。
縱觀曆史,人也好,國家也好,都很難逃掉成功後就傲慢的怪圈,天道循環,大概都如此吧。PC時代的微軟帝國,在互聯網時代,似乎也掉在這怪圈裏了。嗬嗬,驕傲使人落後,知易行難啊。有的人,表麵謙和,骨子裏傲慢,這樣的人,很難聽進去自己不喜歡的意見,止於甚至失去已取得的成就。但對於一個組織,國家而言,傲慢的結果就更“悲摧”了,中國近代一百年的曆史,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就是一部傲慢,固步自封導致的血淚史。
4.信息革命初試啼聲
回顧過去,每次技術革命,剛開始像涓涓細流,最後發展成洶湧澎湃的大潮,摧古拉朽,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麵貌和人類的生活,沒有人能置身其外。
如果我們回顧曆史,我們可以把信息革命分成幾個階段或浪潮,第一個階段是大型機,第二階段是小型機,第三階段是PC機,第四階段是互聯網,第五階段,簡直是排山倒海,它包括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在這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不斷有新的公司創生,崛起,也不斷有曾經的巨頭衰落甚至倒掉。沒有倒下的,如IBM,幾乎都快變成一個包工頭了(其服務外包占其總收入的近百分之六十)。
如果說信息革命的前三波浪潮,更多的是信息行業的內部不斷地洗牌,顛覆,那麽第四和第五個階段,有更多的行業將被顛覆,改變。數碼成像技術,不過是信息技術的很小的一個應用和分支,就顛覆了膠片行業,柯達也就隨風消逝了。現在,摩托羅拉和諾基亞賣身契上的墨跡還未幹,黑莓手機生產商RIM,東芝,戴爾,索尼等恐怕也要準備後事了(作者寫這篇稿子時,黑莓正在尋找買家)。
如果技術革命是一桌滿漢全席的話,目前使這一串公司的倒下的,還隻是一口開胃湯的力量。如果你覺得這隻是商業層級上的風暴,與個人無關,你可以無動於衷。那麽,下麵的消息或許提醒“童鞋”們該注意了。當然,這隻能算風暴來臨前的一點漣漪而已。
今年五月三十日,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報道,芝加哥太陽時報,裁掉了整個攝影部門(近三十人),包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攝影家。普利策獎,那可是美國頂尖的有世界影響力的攝影大獎,連得這樣獎的人都保不住工作,在社會大變局的來臨時,有誰敢說,你的工作是高枕無憂的?想把家族企業傳給子孫後代?想想秦始皇吧,千秋大夢還是早醒的好。
下麵我們就初步考察一下,技術革命風暴,哪些行業將不得不脫胎換骨,哪些行業行將就木,又有哪些行業將孕育誕生。我們將看到,在這大變局當中,隻有應變和迎接挑戰,才是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