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話題,我特意研究了一下。請入內看長篇。感謝宇哥提起這個話題,契機,將我的知識體係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來源: 楓林曉 2023-04-13 07:58: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77 bytes)

1. 阿拉伯文化在曆史上的地位之牛,遠超咱們的想象。

印度,埃及,中國部分地區,中亞,全部被阿拉伯帝國統治過。阿拉伯文化印跡深刻。不說印度埃及,就說中國古代音樂裏麵得西涼樂派,就是深受阿拉伯音樂的影響,西涼樂派在中國古樂裏可以說是半壁江山啊。中國的嗩呐、印度的Shehnai源自伊朗的sorna。琵琶等很多民樂也是根植於西涼。也就是手阿拉伯音樂的深度影響。

2. 技術上看,印度著名的Carnatic scale和中東的maqam hijaz scale就完全一致。就是在和聲大小調基礎上,降低二級音,形成了Double Harmonic Scale(雙和聲調式),1-b2-3-4-5-b6-7-1。下四音列(1-b2-3-4)和上四音列(5-b6-7-1)完全對稱,聽覺上增二度的效果被增強了,聽覺上偏暗,神秘。(百度牛人的總結)

3. 都使用了半音 1/4音階,大量的滑音,在其他音樂曆史很少有的。印度也一樣。我買不起阿拉伯(東方)鍵盤。隻能用滑音來模擬一些1/4音階。如果能用東方鍵盤玩,那味道就更加純正了。流口水。相對西方古典音樂的十二平均律和中國的十二律,阿拉伯音樂使用所謂二十四平均律,而印度有22個shruti,所以在外國人聽起來,都有很多微分音。

4. 這些地區的音階範式很多:阿拉伯的maqam、伊朗的dastgah、印度的raga都是一種旋律型。對於特定的阿拉伯的maqam和印度的raga

5. 印度音樂有個特點:印度音樂通常會由一種樂器創造出嗡嗡的底聲,比如印度斯坦的tanpura,卡納塔克的Shruti box等。總之,如果有像是蚊子一樣嗡嗡聲不斷的音樂,那麽就很可能是印度的。

6. 在印度古典音樂中,一首拉格由多個部分構成,比如alap、athai、antara等,一般來講,一首完整的印度音樂,會從無伴奏過渡到有伴奏,從無節拍過渡到有節拍,從慢漸快。即便是非常流行的寶萊塢音樂,若走所謂民族風,很多也是由一兩句無節奏的悠揚的清唱開頭,然後樂器加入

7. 阿拉伯音樂的樂器與印度音樂的樂器音色偏好不同。基本上,印度人就喜歡嗡嗡的感覺……所以,印度的很多樂器有著極多的共鳴弦。

8. 印度音階都有升so,試試把so改成升so,曲風有阿拉伯更傾向於印度。

我這首用到了So,也用到了升so。所以應該是介於阿拉伯印度北部音樂之間。不可能完全分清楚。

 


 

所有跟帖: 

阿拉伯鐵蹄當年踏破伊比利亞半島, 西班牙音樂被認為是完全傳承了阿拉伯音樂加以創新 -欲借嵯峨- 給 欲借嵯峨 發送悄悄話 欲借嵯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3/2023 postreply 08:33:50

西班牙音樂自己的特色突出。阿拉伯的痕跡被蓋住不少。 -楓林曉- 給 楓林曉 發送悄悄話 楓林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3/2023 postreply 16:07: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