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原因:
一,中國從大清幾百年,底層老百姓過的都是苦不堪言的日子。看19世紀末期英國使團的中國見聞就知道了。長期這種日子裏出來的人,對寒冷疼痛饑餓的忍耐力要比習慣了全副裝備的美軍強很正常。這本身不代表中國人就比別人勇敢,不信你現在去國內招年輕人去零下三十度裏趴著看看有幾個人肯幹?什麽樣的環境出什麽樣的人。
二,中共的宣傳洗腦當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熱血沸騰的人也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像宣傳得那麽多,畢竟大多數人還是有腦子的,正常人有幾個願意去凍死餓死戰死。民間老話好男不當兵嘛。
三,當時的戰場上有很多督戰的,這個曾經看到過有回憶錄,不往前衝也會被自己人在後麵打死,沒選擇。一個朋友最近聊天,說他家長輩也是被征兵,去的時候是戴著大紅花敲鑼打鼓,到了新兵營馬上就被老兵持槍關營了,敢跑就是給死。他長輩運氣因為有點文化被上麵挑中進機關沒去朝鮮。
就衝最後戰俘大部分拒絕回國這一點,朝鮮戰爭是怎麽回事就很清楚。長津湖這種爛片毫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