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誌願軍編製序列

來源: 天南地北 2021-07-23 14:49: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064 bytes)

來源:網絡

中國人民誌願軍編製序列

總部機關

  • 司令員:

    • 彭德懷(1950年10月-1954年9月)

    • 陳賡(代理,1952年4月6日-7月)

    • 鄧華(代理,1952年7月-1954年9月;1954年9月-10月)

    • 楊得誌(1954年10月-1955年4月)

    • 楊勇(1955年4月-1958年10月)

  • 政治委員:

    • 彭德懷(兼,1950年10月-1954年9月)

    • 陳賡(兼,代理,1952年4月-7月)

    • 鄧華(兼,代理,1952年7月-?;兼,1954年9月-10月)

    • 李誌民(1955年3月-1957年10月)

    • 王平(1957年10月-1958年10月)

  • 副司令員:

    • 鄧華(1950年10月-1951年6;第一,1951年6月-1954年9月)

    • 樸一禹(1950年11月24日-1953年2月)

    • 洪學智(1950年10月-?)

    • 韓先楚(1950年10月-1952年7月)

    • 陳賡(第二,1951年6月-1952年7月)

    • 楊得誌(第二,1952年7月-1954年10月)

    • 宋時輪(第三,1951年6月-1952年7月)

    • 崔庸健(1953年2月-)

    • 楊勇(第三,1954年2月-1955年4月)

  • 副政治委員:

  • 參謀長:

    • 解方(1950年10月-1953年4月)

    • 張文舟(解方參加開城談判期間,代理參謀長,1951年8月-1953年4月)

    • 李達(1953年4月-1954年2月)

    • 楊勇(1954年2月-1955年5月)

    • 王蘊瑞(1956年10月-1958年10月)

  • 副參謀長:王政柱

司令部設機要科、通信科、作戰科、警衛營;政治部設宣傳科(對過江集結部隊的宣傳鼓動)、保衛科、入朝人員登記簽證辦公室(停戰後);後勤部設行政科、工程科(負責安東火車站與鴨綠江大橋的轟炸搶修)、民運科、運輸科、衛生所、幼兒園、招待所。
 

 政治部

  • 政治部主任:

    • 杜平(1950年10月-1951年8月)

    • 甘泗淇(兼,1951年8月-1953年1月)

    • 李誌民(兼,1953年1月-1955年3月)

    • 張南生(1955年11月-1957年8月)

    • 王平(兼,1957年9月-10月)

    • 梁必業(兼,1957年10月-1958年10月)

  • 政治部副主任:杜平(1951年秋)/任榮

  • 組織部:部長任榮 副部長李明

  • 宣傳部:部長李唯一/卓明/錢抵千,副部長李唯一/石仰天/丁池/黃遠(負責對敵宣傳)

    • 講師室

    • 理論訓練大隊

    • 新華社誌願軍總分社:社長李唯一(兼),專職副社長普金

    • 《誌願軍》報社:1951年1月15日創辦,八開,一度出過四開,八版,一周兩期,至1958年12月28日停刊共出版了733期。

  • 文化部:1952年初從宣傳部分立。部長王永年

    • 誌願軍戰士讀物出版社兼《誌願軍戰士》半月刊:1952年初創辦。社長沈政,主編俞德夫

  • 幹部部:部長李明,副部長霍嘉霖

  • 民運部(友好工作部):部長楊文漢/張少庭

  • 敵工部:1952年成立。部長黃遠

  • 保衛部:部長葉運高/張俊才

  • 軍法處:1950年12月14日設立,處長杜平(兼)

  • 秘書處:

  • 直屬政治部:主任趙敬璞

 後方勤務司令部

初期,東北局抽調6個東北局委員、4名東北人民政府的部長投入戰勤保障。從東北各市、縣抽調一批主官擔任入朝的後勤各單位領導。隨第一批部隊入朝的支前職工、民工就達10萬人,其中有擔架、運輸、修路民工,翻譯、向導、司機、技工、醫護等專業技術人員。在東北境內緊急動員、開設了91所後方醫院,每所設有500-1000餘張病床,接收誌願軍及朝鮮軍民的傷病員;全國支援的手術隊80多個。渡江進入朝鮮的醫院39所,9個醫療大隊,36個手術隊。動員、征集了700餘輛萬國造汽車隨軍入朝。入朝後第一周,被炸毀汽車180台,第一至第三次戰役損失汽車1200餘台。

初入朝時,後勤工作在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副政委李富春領導下,由“東北軍區後勤部”(簡稱“東後”)負責。1951年2月4日經周恩來提名,周純全為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李聚奎為第一政委,東北局的張明遠為第二政委,周玉成為第一副部長,軍人張明遠為第二副部長,杜者蘅(東北人民政府農業部長)為副政委。後來有蘇煥清副政委、張濟民副政委等。1950年10月由東北軍區後勤部組成誌願軍司令部後勤科,11月改為“東北軍區後勤部前勤指揮所”,主任為軍人張明遠,政委杜者蘅。其中,周純全、軍人張明遠、杜者蘅駐前方,李聚奎、周玉成駐後方,東北局張明遠往來前後方。下轄三個分部、七個大站、六個醫院、三個汽車團及其他輜重、警衛部隊。

1951年5月19日中央軍委決議:(1)誌願軍前線後勤指揮部改為誌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負責管理在朝鮮境內之一切後勤組織與設施;(2)誌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直接受誌願軍首長領導;(3)撤銷各兵團後勤部,所屬部隊統歸後勤司令部。誌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於6月成立。

  • 誌願軍後勤司令部

    • 司令員:洪學智(兼)

    • 政委:周純全

    • 副司令員:張明遠/楊恬吳先恩

    • 副政委:杜者蘅

    • 政治部主任漆遠渥

    • 財務部:部長況開田,副部長肖大荃

    • 衛生部:部長吳之理(51.6-54)/張步峰

      • 醫院管理局:局長林茂

    • 運輸部:部長劉玉堂,副部長蔣澤民

    • 油料部:部長邱南章(1952年8月-1957年11月),政委閻玉森

    • 軍械部

    • 第1分部:1950年10月由東後駐輯安辦事處及一批地方幹部組成,駐龍興洞。部長王強珠/孫力餘,政委馬紹華/李承琨,副部長孔慶隆/張振宇、尹閑邪、王強珠,副政委曾茂林/王忠番

    • 第2分部:1950年10月由第47軍後勤部組成。部長王希克/沈開榮,政委李綱,副部長廖德桂、於壽康,副政委霍嘉霖

    • 第3分部:1950年11月由東北地方幹部組成。駐定州安興裏、沙裏院。部長毛普安,政委胡廷,副部長孔慶隆,副政治委員陸敬軒,政治部主任牛常學

    • 第4分部:1950年11月由第九兵團後勤部改編組成。部長鍾羽一,政委賀有元,副部長陳耀漢,政治部主任馮村

    • 第5分部:1950年12月10日由東北抽調地方幹部和西南軍區的幹部組成。部長鄧禹/呂其恩/王仁興,政治委員張天民,副部長袁國才/鄧禹/李永春,副政治委員袁國才、曾茂林。

    • 第6分部:1951年1月25日成立,由華東軍區後勤部組成。4月合並到第4分部。部長何震光,政治委員敖得勝/劉水,副部長孫壽昌/王力華,副政治委員開城。1951年2月部長兼政委況開田。

    • 第7分部:1951年1月26日成立。由第三軍、第七軍及新疆軍區、陝西軍區抽調組成。1951年7月,原第7分部改番號為第6分部。1951年底,第6分部合並到第4分部。部長白振華/況開田,政治委員吳桂三,副部長史德洲/白振華,副政治委員吳桂三

    • 公安第18師:1951年2月從東北駐地入朝。

      • 公安第52團

      • 公安第53團

      • 公安第54團

      • 公安第9團

      • 公安糾察團:1951年4月10日公安部隊組建公安糾察團。5月25日赴朝。佩戴“誌糾”標誌,向各戰區派遣巡邏糾察組。對誌願軍軍人執行糾察、收容、逮捕或扣留;對朝鮮軍人交其警務部處理;對朝鮮群眾違法者交其內務部處理。

    • 公安第1師:1952年12月入朝接替公安第12師。

      • 公安第1團

      • 公安第2團:負責城市糾察、收容、看押、交通檢查、列車糾察等任務。

      • 公安第5團

      • 公安第32團

      • 公安第43團

1951年10月整編完成。直屬部隊包括:6個分部、28個大站、4個警衛團另9個營、13個汽車團、27個輜重團、3個公路工程大隊、39個兵站醫院、3個通信營、8個運輸營,以及3萬多民工,共計18.2萬餘人;另外配屬後勤部直接指揮的部隊還有:公安第18師(負責交通沿線治安)、步兵第149師(負責交通沿線防空襲警戒)以及11個工兵團(道路橋梁維修)和4個高炮師(11個營負責防空襲),總人數達22萬餘人。

 炮兵司令部

炮兵指揮所(自五次戰役):司令員萬毅/主任匡裕民,政委邱創成,副司令員匡裕民,參謀長匡裕民(兼),政治部主任吳濤,政治部副主任李儉珠,副參謀長賈克。炮兵第21、31師及高炮第61、62、63師於第四次戰役末期入朝,未參加第四次戰役。

各兵種指揮所

  • 裝甲兵指揮所:1951年3月以坦克第1師機關組成裝甲兵指揮所,未參加第四次戰役。主任黃鵠顯,副主任羅傑,政治部主任毛鵬飛,副參謀長李自群。轄坦克第1、2、3團、獨6團、摩托步兵團

  • 工兵指揮所:第一批入朝參戰的工程兵部隊於1950年10月23日入朝,有工兵第4團(後改為第14團)、第6團(後改為第16團)。10月30日誌願軍組成工程兵指揮部,主任陳正峰,副主任蘇旺,參謀長馬駿馳。率領入朝指揮所有工兵部隊。從1951年6月到9月,工程兵部隊有:第1、第4團、第7團、第10團、第14團、第15團、第16團、第17團、第18團、第21團、第22團,共計11個工兵團。1951年10月,誌願軍組織了七個工兵團(第4、7、10、15、16、17、18團)和在二線輪休的各軍、誌願軍總部直屬部隊和國內朝鮮民工共計20萬人普遍加固加寬原有公路,並開辟一些新公路。1953年7月停戰時,我誌願軍工兵指揮所司令員為譚善和(工程兵副司令)所轄部隊有:工兵第3團、第4團、第6、第7團、第9團、第10團、第12團、第14團、第18團、第21團、第21團、第22團、第24團、第26團共13個工兵團(其他部隊轉回國內整休)。

    • 中國人民誌願軍公路工程大隊:1950年11月26日,,東北人民政府發布命令:“根據目前軍事運輸的需要,必須迅速有效的及時搶修主要的公路提高運輸效率供給軍需,因此已責成(東北)交通部公路管理總局連同各省公路機構組成‘公路工程總隊’計兩千餘人,以便迅速赴朝擔負搶修的重大任務。”中國人民誌願公路工程總隊下設兩個大隊8個中隊24個分隊。東北公路管理總局局長連柏生任總隊長,王潮海任第一大隊隊長,劉鈞任第二大隊隊長。11月27日,第一大隊先遣人員由沈陽出發,與所屬一、二、三、四中隊匯集輯安、臨江。12月9日午後3點,連柏生、王潮海率領部分幹部戰士過江。隨後第二大隊等及所屬六、七、八中隊的1400餘人也相繼入朝。配合軍事進展,跟進搶修,“軍隊打到哪裏,我們把路修到哪裏”的口號。1951年1月22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屆後勤工作會議在沈陽召開,會上提出了目前戰勤工作中“千條萬條,運輸是第一條”。為貫徹此次後勤會議精神,1951年2月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後勤部作出了《關於公路工程總隊的任務與配屬關係的決定》:“一、公路工程大隊的任務主要是搶修公路與橋涵,保證汽車運輸之通行,以及修築必要的汽車掩體;二、以現有之公路工程總隊重新改編為三個大隊”,公路工程大隊被納入誌願軍序列。1952年3月勝利完成任務。在一年零四個月中,共修建橋梁185座6869公尺,涵洞工程180座954.2公尺,汽車掩體576座,整修路麵724044公尺,勘察路線27條2571公裏,過水路麵34道589公尺,新建房舍庫房30座。

  • 高炮指揮所:1951年11月成立,司令員吳昌熾。轄炮兵62、63、64師。

  • 鐵道兵指揮所:戰爭初期,東北鐵路實施軍事管製,由中長鐵路管理局局長劉居英負責;朝鮮境內鐵路由朝方負責。後方供應物資隻有50%能送上前線,其餘均空襲損失。1951年4月8日,三登的鐵路庫區遭轟炸,損失84節車皮的海量物資,其中生熟食品287萬斤,食油33萬斤,衣服40餘萬套,膠鞋19萬雙,還有大量軍械彈藥物資。1950年11月6日,鐵道兵入朝。1951年8月成立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1951年12月成立中朝聯合前方鐵道運輸司令部.1954年5月撤退回國:司令員賀晉年(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劉居英,政治委員張明遠(兼)/劉居英(兼),副司令員劉居英南學龍(朝方)、金黃一(朝方)、李壽軒葉林,副政治委員崔田民蘇尚賢(朝方),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兼),政治部副主任陳力

    • 鐵道軍事管理總局:局長劉居英(兼),副局長金黃一(兼)。

      • 熙川分局

      • 定州分局

      • 新成川分局

      • 平壤分局

      • 高原分局

      • 直屬政治處

    • 運輸局:局長周克,副局長金在賢(朝方)

    • 搶修指揮局:局長李壽軒(兼),副局長彭敏、權澤(朝方)

    • 抗美援朝鐵道工程總隊指揮部

 空軍聯合司令部

1951年3月成立,未參加第四次戰役。司令員劉震(兼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副司令員王連(朝方)、常乾坤(兼空軍副司令員),參謀長沈啟賢,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 衝擊指揮所:1951年7月成立,11月撤銷。司令員徐德操,政治委員吳富善,副司令員李闊(朝方),參謀長油江、黃煒華。轄空5師、空9師、空11師。

  • 轟炸指揮所:1951年7月組成,11月撤銷。司令員聶鳳智。轄空8師、空10師。

  • 空軍第3軍:1952年5月正式組成,下轄空軍第5、8、9師。軍長曾國華,副軍長鄧東哲,副政治委員栗在山,參謀長蔡永,政治部主任邱子明

戰鬥序列

 非戰鬥序列

  • 鐵道兵

    • 鐵道兵第1師:轄橋梁第1、11團,線路第21團。師長劉克,政委郭延林,副師長汪祖美,副政委李平,參謀長劉波濤,政治部主任李平(兼)

    • 鐵道兵第2師:1951年4月入朝,轄橋梁第2、12團,線路第22團。師長劉震寰,政治委員馬鳳午,副師長肖春先,總工程師陳兆舟,副政治委員李子華,參謀長張峰銘

    • 鐵道兵第3師:1951年2月入朝,轄橋梁第3、13團,線路第23團。師長龍桂林,政治委員徐斌,副師長黃振榮,副政治委員嶽心廣,政治部副主任李清德

    • 鐵道兵第4師:轄橋梁第4、14團、線路第24團。政治委員劉學禮,副師長張雲山,副政治委員張星耀,參謀長吳誌篤

    • 直屬橋梁團

    • 直屬獨立團

  • 工兵:主任陳立峰

  • 通信兵

所有跟帖: 

鄭維山,晉察冀三縱司令,63軍第一任軍長,64軍190師278團前身——晉察冀教導團,30團的團長。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3/2021 postreply 18:59:56

除36,37軍之外其他被樓主歸入23兵團的軍都擔任過前線作戰任務。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4/2021 postreply 02:17:54

誌願軍是野戰軍級別,司令員應該是元帥或大將,後來的都是上將。 -皇爺- 給 皇爺 發送悄悄話 (103 bytes) () 07/24/2021 postreply 09:39:42

唉,如果習大大有像誌願軍這樣戰將加上現在武器裝備,解放TW就是小菜一碟 -天南地北- 給 天南地北 發送悄悄話 天南地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8/2021 postreply 08:46: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