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客人香港午餐出醜-韓國料理的世界化和中國飲食的世界化?

南韓客人香港午餐出醜-韓國料理的世界化和中國飲食的世界化?
崔螢奎 駐香港記者 | 2009.04.11 08:43

這是幾天之前香港一家韓國料理店中發生的事情。筆者旁邊位子上坐著的三名四十多歲的韓國男子向尼泊爾服務員要了五花肉和燒酒。小菜上來之後,他們突然把韓國服務員叫過來開始大發牢騷。

“一人份的五花肉要100港幣(約1萬7300韓元),一瓶燒酒要70港幣(約1萬2000韓幣),比韓國要貴了將近三倍,還有這個小菜算什麽小菜啊。”

這些韓國人桌上擺放著的小菜有拌豆芽菜和春天的醃菜等七種,很整齊地擺放了一桌,但是份量都很少,所以造成了韓國客人的抱怨。服務員說這是為了避免浪費,如果顧客吃完還需要可以繼續添小菜,但是這幾個韓國人還是在大聲叫嚷。混亂持續了將近五分鍾,周圍的幾十名外國人顧客都瞪大了眼睛看著這一幕。他們好像是誤解為食物有什麽問題,才導致了這幾個韓國顧客的抗議。還有兩位香港女顧客剛進門,看到這一幕十分吃驚,還沒有點菜就馬上離開了。最後還是餐館老板出麵,以不限量提供橡子涼粉和醃菜為條件才平息了事態。然而這些顧客吃完離開的時候,桌上有一半的小菜都剩下了。

十五天前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是一位在香港經營韓國料理店的店主,他打來電話說:“希望你聽一下我們服務員的故事。”談話內容很多是關於將韓國料理推向世界的內容。服務員們向記者訴苦的同時,也呈上了一張A4紙大小的白紙。白紙上“韓國料理店裏必然有這樣的(韓國)顧客”這個題目下麵是10多名香港人、尼泊爾人和韓國人服務員的11條經驗之談。

對服務員爆粗口、用語隨便、剛點了菜就開始催促快上菜、坐在別人預訂的位子上不肯起來、陪同外國人來吃飯時以小菜免費提供為榮、無視服務員的問候……這些行為隻能被看作是韓國顧客對韓國傳統文化的自我摧殘。

中國古代典籍《莊子》中有這麽一則故事。一天文惠君看到屠夫庖丁宰牛的場景,感歎他的技藝已經達到了神乎其技的境界,每一刀下去都像音韻一樣,沒有絲毫不合乎音律的地方。比喻一個人做事達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境界的成語“庖丁解牛”就來源於這則典故。在韓國,這位一生擔任廚師、和廚房為伴的庖丁已經作為中國處理食材的行家而成為高高在上的象征。

“宰相”這個詞也蘊含了中國的飲食思想。“宰”是由代表“家”的“寶蓋頭”和下麵代表切菜用的刀的“辛”字組合而成,將中國飲食的地位提到了萬人之上。中國古代夏朝的第六位君主少康是禦膳房廚師出身;唐玄宗親手燒菜,和詩仙李白對酒當歌、談論風月,這些也為中國菜成為世界最高的料理貢獻了一份力量。

中國菜中還蘊含了為官之人善待百姓的思想。宋代的文人蘇東坡用百姓送給他的豬肉親手烹飪了東坡肉;清末有名的官員丁寶楨為了減少百姓做菜的辛苦,固執地隻吃宮保雞丁,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也就是說,中國飲食的世界化並不是隻靠海外華僑或者中餐廳的數量來實現的。韓國料理世界化也應從這點出發。

所有跟帖: 

每個國家都有那麽一些素質低的人;不要一口咬住虱子不鬆口;沒勁 -真我中華- 給 真我中華 發送悄悄話 真我中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2/2009 postreply 05:21:52

好像是社會主流吧?不是個別 -潛水5年- 給 潛水5年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3/2009 postreply 02:41:12

韓國人性子急,上帝意識極強 -漢城- 給 漢城 發送悄悄話 (134 bytes) () 04/17/2009 postreply 03:22: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