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禮率兵猛出擊,兩千兵馬滅高麗 - 知道薛禮、薛仁貴嗎?

來源: 洪洞縣縣長 2009-03-09 18:53: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691 bytes)
薛禮率兵猛出擊,兩千兵馬滅高麗

  說到對高麗的戰爭,隋唐兩代四位帝王前前後後進行了數次征討,隋煬帝楊廣三征高麗,次次出兵30萬以上,最多一次居然派出了112萬,號稱200萬的大軍(唐朝建國半個世紀都沒有派出過30萬以上的軍隊)結果次次失敗,損失慘重,可以說強大的隋帝國的滅亡跟不斷討伐高麗有很大關係。唐太宗的征伐也被困在了安市城,成為這位偉大帝王的終身遺憾,而其他的征討多為小規模的戰爭。而到了唐高宗時期,唐朝國力強盛,唐高宗雄才大略,決定完成父親遺誌,滅掉高麗。乾封元年(666),高麗泉蓋蘇文死,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與其弟泉男建、泉男產不和,泉男建自稱莫離支,發兵討伐泉男生。泉男生於是派其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援。同年六月初七 ,任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領兵救援泉男生;任命泉獻誠為右武衛將軍,擔任向導。 左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共同討伐高麗。9月,龐同善大敗高句麗軍。
  同年9月,薛仁貴統兵出征。12月,命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司列少常伯郝處俊為副大總管,契苾何力、龐同善亦為副大總管並兼安撫大使,水陸諸軍總管和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亦受李績節度,諸路合擊高麗。征調河北諸州縣的全部租賦以供遼東軍用。乾封二年(667),李績兵取高麗軍事重鎮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留契苾何力鎮守,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
  新城是一座戰略極其重要的城市,是整個戰場的軍事血脈的樞紐,地位不言而喻,而且李績自己也說了“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而李績卻疏忽了對剛打下來的新城的防守,往往這樣就會出事故,果然剛過幾天,高麗總頭領之一泉男建率大軍夜襲二人的軍營,新城告急。關鍵時刻,薛仁貴率軍狂奔而到,神降天兵,突然殺到,把處於劣勢的形式瞬間扭轉過來,倒過來斬殺敵人數百人,解救了新城之圍。
  同年10月 ,龐同善繼續進攻,在金山路上遇到高麗大軍10多萬人,被打的落荒回逃,高麗軍追的興起,薛仁貴率本部兵馬衝殺出來,將敵人大軍攔腰截斷,敵軍大亂,薛仁貴領兵奮力殺敵,此戰殺的昏天暗地,敵人數不剩數,最後薛仁貴大敗高麗軍,斬首五萬人。(注意啊,斬首多少人並不是敵人的總兵力,而指的隻是斬殺的人數,並沒有算逃跑等的人數)唐軍乘勝攻占南蘇(今遼寧撫順東蘇子河與渾河交流處)、木底(今遼寧新賓西木奇鎮)、蒼岩(今吉林集安西境)3城,與泉男生部會合,贏得了金山之戰的勝利。高宗親筆寫詔書慰勞仁貴:“金山大陣,凶黨實繁。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衝右擊,所向無敵,諸軍賈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業,全此令名也。”金山之戰是唐初年的罕見的大規模遭遇戰,是滅高句麗四大戰役最關鍵,最大的一次戰役,基本消滅高句麗精銳部隊,為徹底勝利奠定基礎,此戰由薛仁貴親自指揮,功不可沒。
  同年的11月下旬,薛仁貴僅帶2000人的兵馬向前進軍,發兵扶餘城(今吉林四平),有的將領大力反對,認為人實在太少了,搞砸了不好收場但是薛仁貴說:“兵不在多,顧用之何如。”不在多少,就看你主將會不會用,曆史上能說出這樣“大話”的將軍也沒有幾個。兵貴神速,接著一場人類戰爭奇跡又出現了。高麗派出數萬大軍快速出兵新城,想奪回主動權,這正好就應了薛仁貴的道了。當敵人行軍的時候根本無法想象唐軍居然會那麽快就打過來.時逢冬天,東北大地,白雪藹藹,薛仁貴2000玄甲騎兵全部著白衣。當他們發現敵人的時候,薛仁貴當機立斷,利用騎兵平原優勢,衝殺敵人。於是在白色的雪域平原上,正在行軍的高麗兵看見一大團白色飛衝而來,還以為是雪崩呢。薛仁貴指揮殺敵,用了7個時辰,不到15個小時的時間斬殺俘虜敵人萬餘,剩餘軍隊四散潰逃,這次戰役也要看出唐玄甲軍的戰鬥力恐怖之處,據考證這是最早利用保護色的戰役
  接著薛仁貴率領2000將士繼續前進,乾封三年(668),薛仁貴的部隊攻占堅固的扶餘城。之後高麗連續40多座城市直接向薛仁貴投降,薛仁貴聲名鵲起,威震遼海,神威四方,自此,高麗所最懼怕之人為薛仁貴。
  就這樣薛仁貴大軍沿途破城抵達平壤城下,與從行軍大總管李績等諸路大軍會師平壤,大軍合圍,攻破平壤,薛仁貴親自接受高麗國王投降,根據史料記載,高麗國國王高藏在向薛仁貴投降簽字的時候,連抬頭看薛仁貴的勇氣都沒有,威懾力到了何種地步。真有張遼使江東小孩夜不敢哭的風采。自此,隋唐幾代帝王滅亡高麗的願望終於在高宗這裏得到了實現.如果仔細研讀過這段史料的話,大家會很清楚,高麗實為薛仁貴所滅,他起了關鍵和決定性的作用,而並非是李績。
  可是呢,後世史書上卻把征東的大功勞給了李績。薛仁貴在滅高麗四大戰役,新城、金山、扶餘、平壤中的金山和扶餘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中消滅有生兵力最多的金山之戰,和破城最多的扶餘之戰幾乎由薛仁貴獨立打勝的,同時他也參加了大部隊都參加的平壤戰役,並且救援了新城,沒有讓李績的錯誤導致戰局的崩盤,所以滅高麗的關鍵性人物是薛仁貴。後世百姓也著寫《薛仁貴征東》以紀念這位英雄人物。
  高麗楊廣3次征討,唐太宗再次次征討均告失敗,雖說薛仁貴時期,高麗內部有政治分裂。但是薛仁貴能滅,可見其實力。
  之後,高宗命薛仁貴率兵留守平壤,並授薛仁貴為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薛仁貴受命後,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東都護期間,做為地方長官,表現出了傑出的政治才能,立即投身於恢複和平,恢複生產,醫治戰爭創傷的工作中。史書說他這時撫養孤兒,贍養老人,治理盜賊,提拔任用高麗的人才,表彰獎勵品德高尚、行為優異的百姓,一時間高麗人都非常喜悅,忘記了亡國之痛。(史書原文為“撫孤存老,檢製盜賊,隨才任職,褒崇節義,高麗士眾皆欣然忘亡。”)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