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AI生成的論文中故意添加拚寫錯誤,以為這樣老師就看不出來

據報道,為了繞過人工智能寫作檢測,大學生在AI生成的論文中添加拚寫錯誤。

在一項關於人工智能如何迅速改變學術界的廣泛探索中,學生們告訴《紐約雜誌》,人工智能作弊已經變得如此正常化,以至於他們正在想方設法逃避責任。

雖然學生——以及任何使用 ChatGPT 和其他聊天機器人的人——編輯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輸出是很常見的,但有些人會手動添加拚寫錯誤,以使論文聽起來更像人類。

一些更有創意的用戶建議聊天機器人從本質上簡化他們的寫作。例如,在《紐約雜誌》看到的一段 TikTok 中,一名學生說,她喜歡提示聊天機器人“像一個有點傻的大一新生一樣寫一篇論文”,以繞過人工智能檢測。

斯坦福大學二年級學生 Eric 告訴《紐約雜誌》,他的同學們已經“非常擅長操縱係統”。

“你在 ChatGPT 中輸入一個提示,然後將輸出輸入另一個 AI 係統,然後再輸入另一個 AI 係統,”他說。“這時,如果你把它輸入 AI 檢測係統,每次都會降低 AI 的使用率。”

諷刺的是,那些不遺餘力地讓 AI 生成的論文聽起來像人類的學生,可能會利用這種創造力來真正寫出那些該死的東西。

盡管如此,教師們仍然對學生在利用聊天機器人作弊上耗費的精力感到擔憂。

“他們使用 AI 是因為這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可以讓他們輕鬆地避免花時間寫論文,”愛荷華大學助教 Sam Williams 告訴該雜誌。“我理解,因為我上學的時候討厭寫論文。”

去年秋天,威廉姆斯在協助一門關於音樂與社會變革的通識教育課程時表示,他對學生們的第一份作業(一篇關於自身品味的個人論文)與第二份作業(深入探討新奧爾良爵士樂的曆史)之間在語氣和質量上的巨大差異感到震驚。

這兩篇文章不僅聽起來截然不同,而且許多文章還包含嚴重的事實錯誤,例如將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列入其中,而他既不是新奧爾良爵士樂圈的一員,也不是爵士樂手。

“我當時真的跟班上的學生說,‘嘿,別用人工智能。’”這位助教回憶道。 “‘但如果要作弊,就必須以一種智能的方式作弊。你不能隻是完全照搬它吐出的東西。’”
學生們似乎已經把這條建議牢記在心——威廉姆斯和他在全國各地的同事一樣,擔心學生們會進一步發展他們的人工智能應用。

這位愛荷華州的講師說:“每當他們遇到一點困難時,他們不是奮力克服並從中成長,而是退縮到一些對他們來說更容易的事情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