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又殺回來了!
在剛結束的高定時裝周上,驚現一張熟悉的麵孔:
詭麗、蒼白、冷豔、妖氣衝天。
沒錯,就是超模譚雅Tanya Dziahileva 。
黑裙綻繁花,扭得婀娜多姿。
白蘭生夢魂,幻作異星魔女。
網友嘖嘖稱讚:還是原來的味道......
近十年,譚雅不在時尚圈,但網上處處是她的傳說。
大名鼎鼎的黑羽裙。
妖瞳睥睨眾生,玉背奪魄銷魂。
裙擺輕掃,掠影若群鴉飛舞。
美到窒息的“雪夜鬼新娘”。
天才Galliano的奇思妙想,遇上譚雅的鬼魅氣息,無敵。
薄紗裹成極地星霧,珠鏈纏作浮空曜石。
破碎銀箔,鱗光玫瑰,嘴唇如滲出半抹鮮血。
誰懂這個妝容和譚雅的適配感啊?!
後台隨隨便便一凹,就是被瘋傳十年的大片。
那種又怪又美的感覺,譚雅獨領風騷。
但邪魅妖冶,並非譚雅唯一的風格。
可以靈動如小天使。
也可以稚嫩若田園少女。
也可以酷颯如黑幫大姐頭。
她萬變、專業、野心勃勃,表現力驚人。
“身為一名模特,內在精神力量必須超越一切。”
而這樣的念頭,在她9歲時就出現了。
經常會在小紅書刷到各種親媽濾鏡下的“童模”。
但真正有天賦的童模,14歲已經在時尚周炸場了......
生於1991年的譚雅,很小就堅定了“我要做超模”的誌向,並且胸有成竹地給白俄羅斯模特經紀公司寄去照片。
經紀看著這顆堪比bjd娃娃的頂級超模臉,隻能歎道:
可惜了。
條件是很好的,但妹妹你隻有9歲啊......
譚雅硬是等了4年,終於在13歲那年簽了公司。
第二年,她就直接踩出了一條血路。
這女孩“可怕”到啥程度?
當時的報紙用了這樣一個稱呼來形容她:“模特神童”。
當然,有人表示:
我完全get不到她的顏,因為譚雅不符合大眾審美。
她身高超群,接近185cm。
有的時候連她自己都感歎:
“媽耶,我感覺自己像個巨人。”
她眼睛奇大,臉型瘦尖。
因此,當時的媒體也將她稱為“外星人超模”。
甚至還有點“美女三分齙”。
但這一切不合大眾審美的特點組合在一起,就是這麽一張臉。
有記者甚至動用聶魯達的話來形容這位新人:
你就像黑夜,擁有寂寞和群星。
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遙遠而明亮。
14歲為香奈兒走秀,15歲登上《Vogue》,更讓人眼紅的是,譚雅的台步出道即巔峰。
16歲,她為範思哲開場,台風狠辣,步伐淩厲。
金發隨風而動,香檳色的絲綢連衣裙硬是走出了液態金屬的光澤。
網友:這讓現在那些26歲的網紅模特怎麽活?
天賦拉滿,業務頂級,設計師們恨不得將最盛大的造型都獻給她。
麥昆的鮮花長裙,一邊行走,一邊花落。
盛放和死亡,在歎息中輪回。
香奈兒的“女巫首領”,攜夜色而至。
Galliano的油彩娃娃,瘋得五光十色。
那段時候,譚雅就像從天而降的魔女。
贏下所有雜誌的“最佳新人”,拿走無數品牌的廣告代言,難逢對手。
所有人都認為,她會是未來的“超模一姐”。
但就在這時,譚雅“消失”了。
沒有原因,沒有告別,秀場上鮮再出現,網絡上不再活躍。
隻是多年後,譚雅寫下了這樣的句子:
現實正在與假象崩塌交織,人們越來越好奇什麽是真,什麽是假。
有報道這樣分析:
或許在喧鬧的時尚圈驚豔數年後,她選擇去找尋一些真實的東西。
譚雅卸下了精致的妝容,開始在原野上騎馬,在山穀裏拍照。
她脫下了華麗的長裙,穿著短褲t恤,去放肆衝浪。
不得不說,這姐是有點東西的。
當年她就現場表演過穿著十幾厘米的高跟鞋衝浪。
她閱讀、運動,開始學習拍攝。
做了這麽久被拍攝的模特,她試著換個角度,轉換角色,學習光影如何調節,學習畫麵如何構圖。
“攝影讓我越發看清時尚的本質。”
“風格會消失,青春會逝去,隻有追求美的眼睛才是永恒的。”
長達4年的時間,譚雅銷聲匿跡。
她不斷上課、練習、實踐,從攝影到布景,從監製到造型。
15歲的時候,她享受萬千寵愛。
20歲的時候,她淡然退到幕後。
當青春逝去時,她又擁有了技術。
不久前,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支廣告。
譚雅一人包攬了主演、製片、布景、腳本。
“我們的團隊很小,但我們做到了!”
這種成就感,和當模特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譚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媒體的誇讚和圈內的名聲。
而是對自己人生的掌控。
小時候有超模夢,她早慧且堅定,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追逐夢想。
然後驚豔世人。
20多時,她希望穿過本質去探索這個行業。
於是她果斷放棄擁有的熱度,從基礎學起,去建立自己的團隊,去看穿“假象”後的真相。
去年,譚雅在Schiaparalli的秀場上驚喜亮相。
白衣黑裙,像泥濘裏長出的雪蓮。
有人笑她已經老了,有人嘲諷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但譚雅不發一語,走自己的路。
最近經常看到一個概念:經濟上行時期的美。
而譚雅似乎就是這種美的一個縮影:
超強的辨識度,消失十年也能一眼認出。
極高的自由性,永遠把握著選擇的船舵。
不懼怕改變,不滿於現狀,不甘心隨波逐流,不放棄真實的自己。
或許,這才是她最奪目的魅力。
就像“外星芭比”這個昵稱一樣,永遠特立獨行,永遠忠於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