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山穀的葡萄酒一舉砸爛舊世界,被一群洗腳上田的人勤勤懇懇地送到了世界巔峰。據說,在某年某月的巴黎,大白菜跟老牌兒pk,打得貴族滿地找牙。
周末,懶洋洋到了日照最充分的午後,懶洋洋地找個涼快地兒,巔峰一下
酒保一通介紹,各種風情要配合各種情調,各種精神檔次可以選各種花哨,各種情緒需要各種hints的默契配合,,,我全沒聽明白,後來聽了翻譯的版本,各種文藝,各種subtle。複雜複雜,太能編了。可是還得選啊,翻譯點了有好聽的名字的,我簡化了簡化聽來的信息,問翻譯,“哪個度數高?”,被翻譯瞬間鄙視。
喝葡萄酒有各種知識和姿勢,我覺得重要的還得是配菜,多次嚐試後,決定,必須得自己帶。
喝葡萄酒呢,最重要的是開心
百老匯送戲下鄉
到點下班,合上電腦,t-shirt換成襯衣,拖鞋改成sneaker,看戲去!今晚百老匯送戲下鄉。我就像剛從地頭收了包穀,農活還得趕,戲也不能錯過,過年都不定能看場戲。匆忙中,還不忘洗了把臉
戲名念著就透著高檔藝術氣,想起了香水味,想起了路易穿的健美褲,,,沒去過法(四聲)國,想象力又貧乏,使把勁想想,又想起了斷頭台和瑪麗,血呼啦的
這看戲和看電影還是很不一樣的,活的,在台上又唱又跳的,服裝還簡練到露屁股。觀眾也和電影院裏的不一樣,笑聲掌聲不斷,電影院裏誰要是出聲會很不好意思的。激動處 女主Satine仰首挺胸,衝著duke高喊“you don’t own me!” 台下一片女聲“yeah!”,氣氛挺像以前硬邀參加的教會聚會,上麵一個宣講著什麽,情緒到處,底下此起彼伏“讚美主!”,“哈利路亞!“,普通話,台灣國語,氣氛很熱,現在叫,很燃。台下女生不但叫,還有幾個白胳膊在振臂,感染得我也想喊,“yeah”不夠勁兒,該喊個什麽什麽萬歲、什麽什麽永垂不朽的。我沒喊,我怕美國婦女們打我
好座位半年前就訂完了,人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空前繁榮。票是開演前搶的,戲間被問“是不是有點遠啊,看不清吧”,“嗯,應該,,,” 帶個望遠鏡還沒出口(幸好沒出口),一個大那啥就呼過來了了,“想看啥!”,”…藝術!” 穩住,穩住,陣腳不能亂了,否則那點子心虛就全暴露了。
台上挺不容易的,一唱唱上個把小時,很像以前的流行歌曲大聯唱,居然也能聯唱出了個耐情故事。跳舞很厲害,很厲害,cancan舞跟那種黑白老電影裏跳得一樣一樣的,這是彩色的,還是活的。
嗯,確實有點遠,下次早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