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徹和屋大維

萌音大酋長 

 

先把時間軸拉到眼前:

公元前141年,16歲的劉徹剛上班,長安未央宮開例會。

公元前44年,19歲的屋大維剛喪偶……哦不,喪“幹爹”凱撒,地中海開追悼會。

兩人隔著97年+6000公裏,卻像用同一個產品經理:

“怎麽把舊貴族幹趴下?”

“怎麽把軍隊變成發工資的?”

“怎麽讓韭菜相信自己是股東?”

我把他們的人生切成8個同步節點,我不發表意見。

 

開局一張嘴,裝備全靠撿

劉徹:漢景帝突然暴斃,他一個庶子被推上皇位,手裏隻有長安城防+老娘、竇太後的外戚。

屋大維:凱撒被捅成篩子,他一個養子拿到遺囑,手裏隻有18軍團+安東尼的嫌棄。

 

第一輪裁員:幹翻舊股東

劉徹:推恩令。表麵是讓諸侯王分家產給兒子,其實是“無限分割+遺產稅”。諸侯國越分越小,最後連長安一套學區房都買不起。

屋大維:行省法。把富得流油的埃及、高盧劃成“皇帝私房錢”,元老院行省隻剩意大利+幾個窮鄉僻壤。

 

第二輪融資:軍隊私有化

劉徹:鹽鐵專賣。國家壟斷鹽和鐵,利潤直接養八校尉。士兵不再吃諸侯的飯,改吃中央皇糧。

屋大維:埃及稅糧。把尼羅河三角洲收成打包進“元首金庫”,18軍團隻認屋大維,不認元老院。

 

第三輪PR:給自己造神

劉徹:封禪泰山。本來泰山是齊國的神山,他硬去打卡,說“我代表老天管理你們”。

屋大維:帕拉蒂尼山阿波羅神廟。把特洛伊神話套自己頭上:“我祖上埃涅阿斯,天命在我。”

 

第四輪洗白:把黑曆史寫成白皮書

劉徹:司馬遷《史記》。雖然老劉砍了司馬遷的蛋,但《史記》還是把“今上”寫成半神。

屋大維:《功德碑》(Res Gestae)。全文用第三人稱吹自己:“他拯救了共和國,他拒絕了皇冠,他愛人民。”

 

第五輪聯姻:把敵人變成親家

劉徹: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後宮就是統戰部。

屋大維:把姐姐嫁給安東尼,再讓女兒嫁給阿格裏帕,最後逼安東尼離婚。

 

第六輪維穩:奶頭樂

劉徹:樂府詩、角抵戲、上林苑打獵直播。

屋大維:角鬥士、浴場、免費麵包。

 

最終套現:死而不僵

劉徹:臨死前殺鉤弋夫人,立8歲兒子,配套霍光輔政。

屋大維:臨死前讓提比烏斯接班,但留遺言“不要擴大帝國”。

 

司馬遷《史記》成書於前91年。

李維《建城以來史》動筆於前27年,(即便按照其人其書真實存在來算)中間都隔了64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