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的鎮館之寶 zt

本帖於 2025-05-27 08:12:57 時間, 由普通用戶 yzout 編輯
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於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舉行。讓我們一起探尋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從中汲古潤今、傳承文脈。
1974年出土於北京房山琉璃河遺址的堇鼎,帶有“匽侯”等銘文。專家稱,這為探尋北京城市文明的源頭提供了重要實證。
鼎口稍向內斂,口沿外折、方唇、直耳,鼓腹、獸蹄形足,兩耳外側各飾一組兩頭相對的龍紋,口沿之下飾一周獸麵紋帶……堇鼎是北京地區迄今出土青銅禮器中體形最大、最重的一件。在西周初期就出現體積如此巨大的鼎,反映出當時北京地區的冶礦與鑄造行業規模很大,生產技術高度發達。
伯矩鬲造型莊重、紋飾奇巧,銘文清晰且有較高研究價值。
牛是商周青銅器獸麵紋中比較常見的題材,但如伯矩鬲這般多達七個牛首的青銅紋飾卻極為罕見,紋飾如此複雜的銅器一次渾鑄成型,反映了西周時期極為高超的青銅冶鑄水平。
卮為古代盛酒的器皿。此卮的蓋麵呈弧形,正麵有一圓形平頂鈕,鈕周圍立雕臥獅、臥虎、辟邪三獸。卮底部以三個等距離獸首吻向下為足。
夔龍紋源自夔紋,夔在《山海經》中被描述為“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夔龍紋將夔紋和龍紋相結合,是身份等級的象征,與鳳紋一起出現在此玉卮上,具有吉祥的寓意。專家稱,此玉卮是仿古器,應是供觀賞把玩所用。
玉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廣泛的影響,曆朝曆代的人們對玉的喜愛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琢玉工匠。“子剛”為明代蘇州名匠陸子岡(剛)的刻款,這件白玉夔鳳紋卮的刻款就刻在鏤空圓形柄下方。
此件青花鳳首扁壺整體畫麵飽滿,紋飾生動流暢,釉質瑩潤。青花料采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瓷器表麵呈現的顏色絢麗濃豔、略有暈散。整個圖案呈現出鳴鳳展翅翱翔於花叢之上的意境。
扁壺吸收了北方遊牧民族扁壺造型,壺流采用模製成型、壺柄以捏塑成型、壺身為雕鑲成型,最後合成整體,製作工藝繁縟。
青花瓷在中國陶瓷製作發展曆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製瓷業發展到元代,青花瓷的工藝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此件扁壺正是此時期的產物,它是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青花圖案裝飾與造型工藝相融合的體現,給人以新穎、奇特、別致之感,堪稱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佳作。
此瓶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為瓶、下為座,瓶、座相接。瓷瓶通體施天藍色釉,器身呈現多處不規則的紫紅色、藍褐色斑紋,更顯綺麗多彩。
元代鈞瓷處於一個大膽創新、敢於突破的時代,在造型上繼承和發展了金代鈞瓷的風格,創造“潑斑施釉”的方式,以粗獷豪放的風格為神韻,極具“馬背上的民族”的鮮明個性。
“右擁太行左滄海,南襟河濟北居庸”。農耕文化、遊牧文化和漁獵文化交織融合、凝為一體,北京是九州大地上一個不可或缺的文化紐帶。
鐫刻家國記憶,傾吐千百年情愫。一件件飽經滄桑的“鎮館之寶”在文博人的守護下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如一個個躍動的動人音符,奏響古今共鳴、文脈傳承之曲。

所有跟帖: 

千萬別是大白菜東坡肉蘭亭序和精雕細鏤的梨花木牙床,那些東西不能代表中華文化。。 -小二哥李白- 給 小二哥李白 發送悄悄話 小二哥李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7/2025 postreply 10:34:15

你這是文人相輕,隔了幾百年還嫉妒王羲之蘇東坡。 -Seattle101- 給 Seattle1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7/2025 postreply 12:40:46

那個玉酒器真好看 -jianchi9090- 給 jianchi9090 發送悄悄話 jianchi909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7/2025 postreply 11:17:55

哇,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起來 -rainriver- 給 rainriver 發送悄悄話 (337 bytes) () 05/27/2025 postreply 14:13:06

厲害! 這篇文章介紹了北京大運河博 -rainriver- 給 rainriver 發送悄悄話 (244 bytes) () 05/27/2025 postreply 14:13:31

我一直覺得鼎的設計很不錯,放哪裏都能站穩,深度也足夠,燉東西最合適。 -紫色海洋- 給 紫色海洋 發送悄悄話 紫色海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5 postreply 05:14:16

就是支柴禾、清爐灰比較麻煩 -500miles- 給 500miles 發送悄悄話 500mil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5 postreply 07:49: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