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ASU) 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經常誤解狗的情緒,主要是因為我們根據外部環境而不是實際行為來判斷它們的情緒。
研究人員 Holly Molinaro 和 Clive Wynne 在《Anthrozoös》上發表的論文中發現,我們會將人類的情緒投射到寵物身上,這可能意味著我們會誤解它們。
“人們不會看狗在做什麽,”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生兼動物福利科學家 Holly 解釋道。“相反,他們會觀察狗周圍的情況,並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己的情緒感知。”
為了測試這一點,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實驗。首先,他們向人們展示了狗在不同情況下的視頻——有些狗很開心(零食時間或散步),有些狗不太開心(輕微責罵)。有些人看到了視頻中發生的完整情況,而其他人隻看到了狗,沒有任何背景信息。
在第二項實驗中,他們編輯了視頻,讓拍攝快樂時刻的狗看起來像是處於消極時刻,反之亦然。結果呢?人們仍然在判斷情況,而不是狗的實際行為。
“我們的狗試圖與我們交流,但我們人類似乎執意關注一切,除了可憐的狗本身,”專門研究犬類行為的心理學教授克萊夫說。
“你看到一隻狗得到零食,你會認為它一定感覺很好。你看到一隻狗被吼叫;你會認為它感覺很糟糕。你對狗感覺的這些假設與狗的行為或情緒暗示無關。”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狗對吸塵器的反應。“在我們的研究中,當人們看到一條狗明顯對吸塵器做出反應的視頻時,每個人都說狗感覺不好,很焦躁,”霍莉繼續說。 “但當他們看到狗做同樣事情的視頻時,這次似乎對看到皮帶有反應,每個人都說狗感到快樂和平靜。人們不是根據狗的行為來判斷狗的情緒,而是根據狗所處的情況。”
不僅僅是周圍的環境讓我們感到困惑——我們還習慣於在狗身上看到自己的情緒。“我一直認為,狗和人必須有相同的情緒這種想法非常有偏見,沒有任何真正的科學證據來支持它,”霍莉說。
那麽,解決方案是什麽?霍莉建議狗主人退一步。“第一步就是意識到我們並不擅長解讀狗的情緒,”她說。“我們需要更謙虛地理解我們的狗。”
她補充說,每隻狗都是獨一無二的。 “要真正注意自己家狗狗的暗示和行為。”當你發現它們想吃額外的零食時,它們會露出內疚的表情——內疚還是擔心被責罵?稍加注意就能大大加強我們與四條腿朋友之間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