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東北姥姥火了!爆笑金句治愈1200萬網友

真實的東北農村是什麽樣?

有蒸出大棗饅頭,玉米麵餅的灶頭,

一年四季,炊火不斷。

有姥姥牌的“小豬蓋被”,

芸豆燉上大排骨,老香了!

有不斷耕的農田,

一茬接一茬地收獲茄子、辣椒、土豆、玉米......

不用上菜場,姥姥就能變出8個菜,擠滿一桌。

還有過年全家人湊一塊的熱鬧,

做炸貨,燉大肉,可勁吃吧!

互聯網最火姥姥——

@八零徐姥姥,坐擁千萬粉絲,集可愛與智慧與一身,

在她的視頻裏,生動詮釋了東北老太太的豪爽與能幹,

令人隔著屏幕,都想一塊上炕嘮嘮!

姥姥帶你吃遍東北

想必有不少人,是從1.2億播放量的“ 黃桃罐頭”開始認識徐姥姥的吧?

甜滋滋的來一口,北方人感冒時的“必備良藥”。

黃桃不用挑太好的,反正要去皮。

勺子順著桃核繞一圈,果肉輕鬆分離。

裝瓶,撒上冰糖,倒上水,甜度按個人喜好把控。

蓋子別擰緊,上鍋蒸個50分鍾。

出鍋後趁熱,擰緊蓋頭,倒放讓熱氣儲存,放上一禮拜就能吃。

每一個製作步驟,都透著姥姥接地氣的智慧。

雖然現在網絡發達,想做吃的,菜譜在網上都能找到。

但在姥姥那一代,烹飪美食靠的是過日子攢下的經驗。

東北的大飯包,用白菜葉子裹上爛糊糊的茄子、土豆泥、雞蛋醬、肉末,

連著菜葉子一口咬下去,“嘎嘎香”!

飯包的靈魂在於雞蛋醬,

鐵鍋倒油,下入自家的土雞蛋,再倒上釀了三個月的東北大醬,

這一看,就有食欲。

夏天 最得勁的卷涼皮,簡直可以卷下“萬物”。

洗出麵筋的麵水倒在鐵盤裏,往燒開的水裏一轉,就是張吹彈可破的麵皮。

姥姥的手藝,絕對有點東西。

往麵皮上抹紅彤彤的辣油,再報上滿滿的餡,

吃完一個,還想再來一個。

要不說東北姥姥一出手,饞得人口水直流。

酸菜燉大骨頭,一口肉,一口酸菜,

抱著啃的快樂,誰懂?

這味道外麵可不常有,

農村大鐵鍋燉得奶白的骨湯,加入酸菜,一吃一個不吱聲。

小雞蘑菇燜麵,

雞是自家養的雞,麵是姥姥手工擀的麵。

燉得滿足子飄香的雞肉,滲透著蘑菇的鮮味,

麵條吸飽了肉湯,你說說,這誰能拒絕?

別看姥姥八十有餘,腰板兒彎曲,

但做起吃的來,她可精神頭十足。

拄著拐,帶著娃,上山打板栗,一會兒做 板栗酥餅吃。

新鮮現做的板栗陷,用麵皮一包,

放大鍋裏煎至兩麵金黃,

一口下去,滿嘴留香。

姥姥早年和滿族人學的 沙琪瑪,外麵可吃不著。

擀成條的麵段,放入油鍋裏炸得金黃才好。

裹上糖漿,趁熱壓實,切成塊。

軟軟甜甜,還能砸吧出自家土雞蛋的香味。

東北大集裏的人氣王—— 蜂蜜大麻花,

姥姥也手拿把掐。

發好的麵,揪一揪,搓一搓,繞一繞,

下油鍋,炸得金黃酥脆,

“哎呀第一了,你就吃吧!”。

節儉了一輩子的姥姥,隻要大外孫張嘴,那就沒有敷衍的,

外麵10塊錢一個 肉夾饃,姥姥給改良改良,肉管夠!

秘製的五花肉,拌上青椒剁碎,

往東北發麵餅裏一夾,一個下去就飽了。

5塊錢一小碗的 土豆泥,吃不過癮,

姥姥上來就是一湯碗的量。

地裏新鮮的土豆蒸熟,碾成泥,

淋上肉醬,撒上肉末,再熱乎乎的來上一口,還有啥過不去的坎?

姥姥這一口熱氣騰騰的大鍋,

養活了祖孫三代人,也藏著東北人滿滿的生活回憶。

相愛相殺的東北祖孫cp

但姥姥的人格魅力,可不隻是會做飯這一點。

姥姥一張口,那就是金句製造機。

吐槽大外孫腦瓜不好使:

“他一彎腰腦瓜裏的水能灑出來。”

吐槽大外孫幹活不利索:

“狗長犄角,淨弄羊事。”

就連誇人,也是欲揚先抑,

“你除了念書考試不行,其餘烤什麽都行。”

當辛苦做飯的姥姥,遇上二百斤的大外孫,

那一頓輸出,氣氛拿捏到位。

“咱家的肉還有放到涼的時候嗎?你麵帶豬像,皮毛鋥亮,你還吃肉,你再吃一會兒,好豬帶人像了。”;

“像你這麽個吃法,樂山大佛過兩天挪地方,你先坐。”

就這樣,姥姥和大外孫相愛相殺的日常,幾乎成了每個視頻的高光時刻。

大外孫吃東西燙著嘴了,姥姥也能在一旁精準點評:

“不熟啊?你擱嘴裏再炒一遍。”

都說00後有仇當場就報了,八零的徐姥姥才是不內耗的王者,

別人若有五分惡意,她必回擊十二分的“客氣”。

被大外孫質疑今日下廚翻車,姥姥目光犀利:

“你純粹是個社會邊角料,你自己還挺驕傲。”

姥爺幹活有脾氣,姥姥不慣著,空氣中飄來一句“陰陽怪氣”:

“人窮衣服破,說什麽都是錯。”

老太太攢了一輩子的嘴皮子功夫,那可不是吹的。

平時懟天懟地,方圓百裏無對手,

說起幹活的經驗,也頭頭是道。

說起擀麵,

“沒有點陣勢能行嗎,你得有點雄赳赳氣昂昂的陣勢,那才能打勝仗。”

說起種地瓜苗:

“底下弄泥踩實惠,揚些沙子,地瓜苗它往地下紮也好紮,往上出苗也快。”

說起玉米皮做的雞窩:

“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雞在裏蹲著特別舒服 。”

網友一邊沉淪於徐姥姥的人格魅力,一邊被老一輩的智慧折服。

也因此,徐姥姥才能收獲如此多的粉絲。

但姥姥從來不拿這些當回事,心裏跟明鏡似的:

“雖然姥年輕時候榜上無名,但是我老了腳下有路。”

她就願意做吃的給大家看,也願意自家孩子吃得樂嗬嗬,

“在老人這個腦海中啊,不奢求你們大富大貴,就是你們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姥就高興,你想吃什麽,你來姥家,姥給你們做。”

姥姥的話實在,句句能說到心坎裏。

姥姥的治愈係力量

說起姥姥的手藝,打哪來?

姥姥年輕時帶孩子,偶爾上街趕集,看到好吃的沒錢買,孩子眼巴巴瞅著,她的心裏也不是滋味。

於是向人打聽做法,回家琢磨,漸漸地什麽都能會些。

“過日子過的啥?不就過個快樂,過個熱鬧嗎?

一年二十四節氣,到什麽節氣,該做點兒啥就做點啥兒,樣樣數數,大人有興致,孩子也能提起個精氣神兒。

孩子一看,今天這個日子換這個飯了,心裏也歡氣,給孩子搞個快樂。”

姥姥心裏頭敞亮,說話一套套,年輕的時候就不是個一般人。

姥姥本名叫徐淑蘭,念過書,還曾以雙百的成績被本地初中錄取。

但學校離家遠,穿過樹欄子走小貓道,一個小時才能到學校,晚上回家腳底板生疼。

況且家裏困難,八個兄弟姐妹要養活,實在供不起她讀書。

最終,徐淑蘭放棄念書,和爸媽一起承擔養家的責任。

24歲那年,她嫁到瓦房店農村,

小院一待,就是60個年頭。

年輕時,丈夫在大連鋼廠上班,徐淑蘭就在家裏拉扯三個孩子長大。

說起那段過去,她並不後悔,卻對自己的孩子心存虧欠:

“過去那個年代,爸媽思想封建,可我後來也像俺爹媽了。

姥三個孩子,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兩個閨女念完初中就回家幹活了,沒把孩子供到底,姥心裏一直不好受。

所以,姥現在力所能及,能為兒女多做一點兒是一點兒,盡最大努力把身體養好,不給他們添負擔。”

如今83歲高齡的她,在日子的重擔下,彎了腰,白了頭,卻始終不肯放下地裏的活,

每年都要種點土豆、茄子、苞米、大豆......

收成後,賣一點,留一點,三個孩子每家都分上些,她心裏頭歡喜。

去年苞米收了兩大倉,可給她高興壞了。

打出200多斤高粱,蒸成糕點,十裏八村的人都來預定。

“不管小錢大錢,咱都得掙。姥這麽大年紀,還能給孩子點兒東西,就覺得有用、滿足。”

去年5月,姥姥的膝蓋出了問題,頻繁地住院。

這也讓外孫成成決定,辭去年薪20萬的工作,回鄉做短視頻,一邊陪伴姥姥。

剛開始,姥姥氣得跳腳,每天就催著他出去找正經工作。

成成膩膩歪歪了好一陣,兩人才達成協議,

姥姥幹活,他拍視頻,互不幹涉,

那會兒誰也想不到,@八零徐姥姥能擁有千萬粉絲。

走紅後,姥姥去了北京,上了央視,這輩子頭一次出遠門。

顫顫巍巍地走著,眼裏滿是光彩。

“到底是首都,那麽多高樓大廈,感覺都鑽雲彩裏了,晚上住賓館,姥翻來覆去睡不著,閨女問我怎麽了,我說,可能是激動的,高興的吧。”

姥姥這一生,在小院裏養雞養鴨,在灶台前忙忙碌碌,

雖有遺憾,卻從不抱怨命運,把日子過得紅火有滋味。

誰說,這不是一種成就呢?

所有跟帖: 

過日子的人 -500miles- 給 500miles 發送悄悄話 500mil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9/2024 postreply 16:03:23

口水都噴到屏幕上了 -紅卡- 給 紅卡 發送悄悄話 紅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30/2024 postreply 07:56:04

除了小豬蓋被,其他都很好。。。小豬被子爛掉了,不好吃。 -紫色海洋- 給 紫色海洋 發送悄悄話 紫色海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31/2024 postreply 05:13: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