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南京高層的一場秘密爭論,決定了蔣介石的生死!

1949年夏秋,在兵敗如山倒的危境之下,蔣介石下令國民黨主要軍政力量撤往台灣,最終為自己不被消滅而尋得了一個苟延殘喘的地方。

撤往台灣,可以說是蔣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最英明”的決策。

那麽,他是什麽時候決定戰敗之後逃往台灣?

這與蔣介石預感自己會要失敗有關。



蔣介石什麽時候預感自己要失敗?

是解放戰爭第二年,即1948年夏。

1948年夏,蔣介石雖然還擁有幾百萬大軍,但是全麵進攻和重點進攻均已宣告失敗,南京上下已是一派悲觀失望之氣,人人都預感到國民黨這一次是完全逃不掉,要失敗了。

這也包括蔣介石本人。

既然會失敗,那就得逃命。於是,選擇去哪裏逃命呢?這個地方必須既能避免被中共徹底消滅,又能維持一些殘餘力量,退,可以守,進,可以攻。如何選擇這個逃亡之地,成為了蔣介石和南京當局最迫切的問題。



這時,普天之下,莫非解放軍勢力所及,跑去哪裏呢?為此,南京最高層內部秘密進行了一場逃往何處、撤往何處的爭論。

國民黨高層的大部分人憑經驗主義,以抗戰為例,主張撤往大西北和大西南,利用西高東低的地理優勢,取居高臨下防守之勢,負隅頑抗。這樣雖說防備解放軍進攻的難度較大,但卻有偷襲中原、東南之便。這個意見,看似理由充足,且有抗戰時的“成功前例”。

但是,它假設的前提,仍是老論調:“共軍打不贏國軍”。

終於,這一次,蔣介石很清醒。



他認為,對失敗不止的國民黨軍來說,首要之舉是如何躲避解放軍的強大進攻,否則國民黨軍及政權還是要全部覆滅,而撤到西南、西北是擋不住最善於進行地麵作戰的解放軍的追擊的。實戰中的屢戰不勝,使得蔣介石再也不敢冒險而為了。

結果,在這一場爭論中,他沒有支持和采納西撤方案。

相反,他選擇了代之西撤方案的東撤台灣的方案。

持東撤方案者認為,台灣海峽對沒有海空軍的中共來說,無疑是一條不易克服的天塹,對有條件渡過海峽的國民黨殘餘勢力來說,能夠有效地躲避掉致命打擊的。

這個東撤方案是曆史地理學者張其昀為首的幕僚提出來的。



張其昀還對此方案進行了充分論證,認為國民黨撤往台灣,有著大陸任何地區都無法攀比的優越之處:1、台灣的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適合動植物的生存,全島農作物和植物資源豐富,土地利用率高,其生產能力和糧食產量基本可滿足為數在200萬左右人員的需要。

2、台島有海峽之險,軍事上便於防守,並位於太平洋邊緣,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取美國遠東防線南北呼應之勢,固守台灣,美國不會坐視不救。

3、台島內部交通便利,工業有日本殖民者留下的基礎,經濟有發展的便利。

此外,張其昀利用自己的地理專業理論,已把國民黨最佳去台的海上路線和航海圖描繪完畢。



所以,蔣介石最終選擇了東撤方案,從1948年底起,開始經營台灣的工作。1949年三大決戰結束,國民黨軍大敗,蔣介石等人在大陸已無生存的可能,於是大規模地逃往台灣。

有趣的是,他們用的,還是張其昀的那一張航海圖。

事後,有人說蔣介石一生正確決策不多,但在1948年這一場秘密爭論中,他的選擇,拯救了他本人和國民黨軍,堪稱他平生“最最英明”的決策。

所有跟帖: 

光頭不要緊,致命在胡子。。蔣稀稀拉拉幾根胡子留得實在太難看。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2/2019 postreply 12:09:48

1927年北伐不是蔣的“英明決定”? -公鯊- 給 公鯊 發送悄悄話 公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19 postreply 03:41:54

1927年北伐不是蔣的“英明決定”? -公鯊- 給 公鯊 發送悄悄話 公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3/2019 postreply 03:41:54

最英明”的決策”——應該是泡到宋美齡。 -dqdeer- 給 dqde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3/2019 postreply 21:42: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