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明
1949年3月,解放軍百萬大軍雲集長江北岸,渡江戰役迫在眉睫。國民黨軍在湖口以東長江下遊的防禦主要是湯恩伯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26個軍75個師,總兵力約45萬人,具體部署是以18個軍54個師沿長江布防:3個軍防守吳淞、金山,4個軍防守白茆口至橋頭,4個軍防守橋頭至銅井,2個軍防守銅井至銅陵,2個軍防守銅陵至湖口,3個軍為機動部隊,準備隨時增援江防。另外8個軍作為二線部隊,部署在浙贛線及以北和浙江東部地區。
從這個部署看,防禦重點明顯是在鎮江以東。而這一段長江將要入海,所以江麵比較開闊,並不適合渡江。而在江麵相對狹窄的荻港到蕪湖段,防禦兵力卻很薄弱。
所以,在1949年3月初的國民黨國防部軍事會議上,不少人都對此提出了質疑。參謀總長顧祝同認為守上海而不守長江是下策。代總統李宗仁也要求湯恩伯重新考慮。國防部作戰廳廳長蔡文治要求湯恩伯將長江防線的重點放在荻港到蕪湖段——解放軍渡江的主要地段正是荻港到蕪湖段。兩人由此爆發了激烈衝突,最終湯恩伯隻好拿出了蔣介石親自製定的京滬地區作戰方針:以長江防線為外圍,滬杭三角地帶為重點,淞滬為核心,采取持久防禦方針,堅守淞滬,以台灣支援淞滬,最後待機反攻。
這才是蔣介石長江防線總方針,他實際上是放棄了守江,因為他知道守也守不住,不如不守,而集中力量固守上海,拖上幾個月,能把英美也拖進來,就更好了。但這樣必然會嚴重影響長江防禦的士氣,所以他隻秘密給湯恩伯交了底,連李宗仁、顧祝同都不知道。
所以,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湯恩伯就立即命令部隊向浙贛線和上海撤退,連南京都放棄了。這也是解放軍渡江很順利,但卻沒能在渡江時大量殲敵的原因之一。
盡管國民黨軍有海空優勢,但是解放軍渡江是在夜間,當時由於條件限製,具備夜間作戰能力的飛機和飛行員隻有極少數,所以空軍等於缺席了。而海軍則由於地下黨的成功策反和組織,林遵率第二艦隊起義,海軍優勢也蕩然無存。
失去了海空優勢,那麽渡江戰役的勝負就毫無懸念了。其實,國民黨軍方麵早就對長江防線不抱希望,對首都南京做好了放棄的準備。所以解放軍一渡江,國民黨軍主力就迅速南撤,向浙贛線和上海收縮。
隨著1949年5月,杭州、上海相繼解放,渡江戰役以解放軍的全麵勝利而告終。之後,解放軍各大野戰軍分路向西北、西南、中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展開了大進軍,這一路可以說是勢如破竹,橫掃千軍如卷席,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1950年4月,第四野戰軍解放海南島,將紅旗插上了天涯海角。
在蔣介石下野前最重要的人事安排就是派陳誠擔任台灣警備總司令,蔣經國擔任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很顯然,這是要把台灣作為最後的落腳點來經營。1949年10月,由於進攻金門失利,解放軍開始意識到兩棲登陸作戰與以往的作戰樣式完全不同,不得不更加周密進行攻台準備,而暫時放緩了進攻台灣的腳步,這麽一拖延,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進攻台灣的計劃隻好就此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