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桐話
我在東京曆新冠之七:東京真的要封城?
今天東京大雪。早晨起來,氣溫驟降。昨天24度的氣溫今天預報是6度,開窗即見大雪飄飄。今天是3月29日,農曆也到了三月初六,這個時候下雪是非常罕見的,據報道是百年來第一次。我們有時把三月的雪叫做桃花雪,在東京更應該把它叫做櫻花雪。今天的微信朋友圈裏有不少雪中櫻花的照片,大家在家裏通過照片來分享賞櫻花的感覺。因為這個周末,東京圈一都六縣的知事號召大家宅在家裏不要外出,日本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到了快要爆發的狀態,自覺在家隔離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有效手段。做為賞櫻勝地的上野公園,昨天還拉起了警戒線,今年是不可能坐在櫻花樹下大呼小叫熱鬧了。
日本的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已經接近兩千,特別是東京這幾天都是超過五十人的增加速度,今天更是增幅達到了68人。而大東京圈每天來往的上班人數有幾百萬人,病毒傳播的不確定性太多。可是,東京並沒有封城,日本也還沒有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有不少人認為,相比歐洲和美國的每天增加上萬人確診的數據,日本的低速度增長是由於在PCR測試上消極的緣故,在社會上應該還有大批的新冠病毒感染陽性人群。日本現在的PCR檢查能力是每天8000人,可是昨天隻檢查了約1200人。按日本政府的說法,加大和加速檢查,盡可能控製被感染人群,把治療分為輕症居家、重症住院,防止醫療崩潰,是這次新冠肺炎對應的既定方針。但是看現在的實際檢查人數,不論是國民還是海外媒體,對此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但是日本的疫情狀況又完全不同於中國和歐美,這從它極少的死亡人數可見一斑。相信在日本,感染人數也許可以控製,死亡狀況是不會隱瞞的。也就是說,即使現在公布的人數和實際感染人數有較大的出入,比如可能是現在的幾倍,但政府的人命優先的抗疫戰略是基本正確的。
東京現在是處於半封城狀態,一是正好周末,二是日本人本身守規矩,人員的流動相應受到了一定限製。可是到了明天周一,上班的人,包括我,又要去擠電車和地鐵,這種封閉的空間是最容易擴大傳染的。考慮到這幾天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幅也在增加,從三月初保持的R0小於1的狀態已經不複存在了,什麽時候會有大爆發,誰都無法預料。所以假如出現確診陽性人數呈指數增長的趨勢,東京的封城也會變成選項之一。這種可能性也在與日俱增,國內外的媒體都在報道這種可能性。這幾天,已經出現過搶購食品風潮了,人們的恐慌心情也在慢慢加劇。
東京即使封城,也不會像武漢那樣完全禁止人們出行,必要的購物、就醫等還是會有序地進行。所以,不必過度恐慌,家裏有一兩周左右的生活必需品儲備就夠了,特別是大米和麵粉,隻要運輸係統不癱瘓,正常供應是絕對可以保證的。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的國家,平時建立的災後生命線可以說是世界第一,而封城本身,並不像地震和洪災那樣會令生活保障係統中斷。
另外,市麵上一直短缺的口罩,也可望在一兩周內稍微緩解。安倍在今天的記者招待會上說,三月份可以生產六億隻口罩,四月份可達到七億隻。盡管還是要起早去排隊,隻要大家不搶不囤,而且是必須時才用,應該是夠用的。那些囤了口罩的,也該往外放放了,疫情財是發不了啦。
剛才看電視報道,截至今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已經達到57萬人,死亡人數超過了2萬6千5百人。不但中國的初動由於瞞報而擴大了疫情,那些沒有人傳人、死亡率很低等錯誤的信息也是造成國內外決策層嚴重失誤的原因之一。在這方麵,WHO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到現在為止,不用說沒有疫苗和特效藥,對這個病毒本身的了解也很有限。所以,這個堪比一場世界性的戰爭的抗疫戰,什麽時候能夠終結?我們會蒙受怎樣的損失?這個世界在疫後會變成什麽樣?都還是未知數。在此人命關天的大關口,集結智慧,團結一致,共度時艱,是十分重要的。願我們幸運。
20200329 於東京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