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雨:盤點美國曆史上幾個缺德法案 -

來源: 冬綠 2023-12-21 09:12: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818 bytes)

和雨:盤點美國曆史上幾個缺德法案

https://mp.weixin.qq.com/s/m_K5iIgO19t-PYGDmj-cdQ

“人人生而平等”,這是1776年傑斐遜起草的美國《獨立宣言》裏的金句。完整的說法是:“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即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在2美元鈔票背麵可以看到傑斐遜等五人小組呈交宣言草案的場麵。

當今世人想當然地認為,傑斐遜所述“人人”指所有的人。

但是且慢,如果你打開1787年通過的《美國憲法》,你會發現第1條裏竟有這麽一句:“各州人口總數,按自由人口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這裏的“其他人口”,竟然是黑奴的婉轉說法!那些蓄奴合法州本來把黑奴視為財產,類似牛馬,但如果不把黑奴計入選民人口,則蓄奴州眾議員人數分配就比較少。最後敲定的方案是,將每個黑奴折算成五分之三個白人。

這個令現代人瞠目的五分之三,是北方廢奴州南方蓄奴州的妥協結果,也是理想主義與現實利益的妥協結果。在為獨立自由奮戰八年之後,多數美國人明白奴隸製是錯誤的,有製憲代表明確指出:“奴隸製是罪惡之源,是來自天堂的詛咒。”但出於各種利益考量,“國父”們沒有準備好立即改正這個“錯誤”。

為了避免蓄奴州退群,或者為了保護奴隸主不可侵犯的財產權,憲法第4條要求聯邦政府追捕逃跑的奴隸。美國國會還於 1793 年和 1850 年通過了《逃亡奴隸法》(Fugitive Slave Laws),規定必須遣返從一個州逃往另一州的奴隸,要處罰拒絕執法的法警以及幫助黑人逃跑的個人。

那些反對奴隸製的美國政治家曾幻想奴隸製將來會自動消亡。性急的康州人約翰·布朗不這樣認為。他孤注一擲采取暴力行動試圖解放黑奴,並且立即賠上了自己的生命。一條命顯然不夠,還需一場賠上六十多萬生命的內戰才能換來真正的轉折點1865 年,廢除奴隸製的憲法第13修正案通過,每位黑人終於在美國法律意義上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林肯總統領導下實現的這一進步,使他成為比較被公認的美國最偉大總統,沒有之一。他的形象上了5美元鈔票。

擺脫奴隸身份的黑人並沒有擺脫製度性的種族歧視。美國南部諸州通過法律施行種族隔離,直到1964年的《民權法案》宣布基於種族、膚色等的歧視性行為為非法。

比黑人的遭遇更悲摧的是美洲原住民。他們本是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卻在自己祖祖輩輩居住的土地上被視為外人,一次次被驅逐甚至屠殺。在美國崛起的過程中,美洲原住民付出了最慘重的代價。

《獨立宣言》在列數英王的種種罪過之後奇怪地補了一句:“眾所周知,印第安人的作戰方式是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格殺勿論。”《美國憲法》把“未被征稅的印第安人”排除在人口計算外。早期美國政府與印第安人部落簽訂了無數土地條約,但條約不久就會變成廢紙,因為美國移民停不下前行的步伐。

同情印第安人的聲音也是有的,比如美國最高法院早期著名的首席法官約翰·馬歇爾這樣說:“當我們的祖先來到這個大陸時,印第安人是一個如此繁盛、強大、獨立的民族,他們平靜地、無拘無束地生活在這片富足之地上。可是,在我們的政策下,他們不斷地縮小。通過一個又一個條約,他們放棄了一片又一片土地……,直到他們無法舒適地生存。”他把美國印第安人的關係,定義為類似“監護人"與“被監護者”的關係。

但同情心要給貪欲讓路。1830年國會通過了《印第安人遷移法》(Indian Removal Act),並且經傑克遜總統(就是20美元鈔票上那位)簽署正式成為法律。法案授予聯邦政府權力,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的遼闊土地,遷移至河西現今俄克拉何馬州內的“印第安領地”。這項法案為所謂“淚水之路”打開了大門。表麵上,法案規定與印第安人談判,承諾提供一定的遷移補貼。但在法案的實施過程中,印第安人常遭到欺騙與威脅,甚至暴力。在聯邦軍隊的“護衛”下,他們一路上饑寒交迫,忍受虐待,不堪勞累和疾病死在途中的人數達到驚人的比例,剩下的人到達時也已傷病纏身。這場所謂的遷移符合“種族滅絕”的定義。

由於生活環境被大大壓縮,原住民人口長期持續減少。要等到將近百年後的1924年,美國才通過法案,承認所有印第安人的美國公民權。

黑人和印第安人之後,下一個遭到重點壓迫的群體是華人。

華人大批進入美國始自1849年的淘金潮中。1863年起為了修建橫貫北美鐵路的最後也是最艱險的一段,鐵路公司直接從中國招來數萬名華工。這批華工表現了遠超出白人勞工的耐心、忠誠和創造力,確保了1869年鐵路全線完工。歡聲雷動的慶典現場隻有12位華工代表,但工程完成後運回中國的華工骸骨重達10噸。華人為美國的繁榮付出了血汗和生命。美國人有這樣的說法:“中國工人把美利堅各州聯合起來(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United the States)”。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略為誇張地說:“邋遢的中國人非常少見,懶惰的中國人根本不存在。”然而,很多美國工人和政客,或畏懼華工的競爭,或無視華人的貢獻,一直以種種借口欺負和排擠華人。早在1854年,在一項刑事案件中,加州最高法院就將華人與原住民、黑人歸為一類,不能在法庭上對歐洲裔美國人作證。

1882年,在西岸各州政客的鼓噪下,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該法案禁止華人勞工入境,隻準華人商賈、學生、旅客及政府官吏來美國短暫居留;非土生的華人不可以申請入美國籍。以後幾十年國會多次細化這個缺德法案的內容,延長其有效期。有的州進一步規定華人不可以購置房屋,不可以出庭作證,不可以和其他族裔通婚;許多美國的社會公共服務也禁止向華人提供。

《排華法案》以及同時期此起彼伏的排華事件,對在美華人無疑是滅頂之災。1883年,華裔政治活動家王清福在紐約創辦了美國的第一份華人報紙《美華新報》。這份報紙的英文版用一個新創的詞組“Chinese American”即“華裔美國人”命名。這個詞組被沿用至今,王清福也就被稱為第一位華裔美國人。1892年美東華人在紐約舉行大會,討論如何應付新的排華法案。150多名講英語的華商和專業人士發起成立“華人平等權利聯盟”,王清福被推舉為聯盟的主席。他作為該組織的代表,前往國會出席聽證會。王清福曾發出一封呼籲書,其中有句話十分超前:“我們堅信,如想成為美國公民,隻要人品好、身體好,就應當有資格。”   

在那個對華人而言無比憋屈的年代,美國的正義良知並沒有完全泯滅。1902年參議院辯論延長《排華法案》時,75歲的參議員霍爾(George Frisbie Hoar)發表了這樣的意見:“通過這個議案相當於這個偉大的共和國白紙黑字認可:每人的權利因種族不同,而非取決於個人素質;並且相比於學者、紳士或閑人,勞工更卑微。這是對共和國立國的基本原則的攻擊,……我相信,每人都有其權利,該權利應該取決於其個體價值,而不取決於膚色或種族,並且所有種族、所有膚色、所有國籍的人都能產生那種無論走到哪裏都可以和其他族裔平起平坐的人。”

中美在二戰中結為盟國之後,羅斯福總統時期的美國國會於1943年12月17日廢除了這項坑害華人六十一年的法律。1965年國會通過新的移民法,終於徹底廢止了針對任何國家的移民歧視。

二百多年前,美國國父們從英國手裏選擇性地繼承了一個相對先進的法治體係,據此創建了一個新國家並迅速把她做強做大。但在對待黑人和印地安人等弱勢群體方麵,美國甚至遠不如原宗主國英國表現的公平。英國早在1772年就判決宣布奴隸製不存在於英格蘭法律之下,蓄奴等同非法行為;1833年進一步宣布在所有英國殖民地奴隸製非法。英國還曾長期試圖在美國西部扶植一個獨立和中立的印第安人國家。

政治一般來說是道德理想與利益現實兩個方麵的結合。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國,受上帝眷顧的美國如燈塔獨立,照耀著王權林立、暴君逞威的世界。但美國曆史上實施的那一個個追逐狹隘利益、背棄崇高道德的法律,宛如燈下黑影,有時遮蔽了自由平等公義的光芒。不幸的是,這個“有時”對某些群體來說是幾代人的終生時光。

從2008年到2012年,美國國會兩院先後就曆史上的壓迫和歧視性法律,分別向非裔美國人、美洲原住民、美國華人正式道歉。

以今人眼光回望曆史,“人人生而平等”這個“獨立宣言”裏的金句,完全不是當時社會現實的描述,甚至也不是美國國父們行動目標的恰當描述。但如同文學一旦創作出來就有了獨立於原作者、可以任由後人發揮的生命力,在一個民意為大、製約充分、可以糾錯的體製裏,自由平等的崇高理念一直在被引用、被追崇、被實踐、被擴充,從而澤被後世、惠及我等。

謹以此文紀念八十年前一個惡法的壽終正寢。

2023年12月17日晨初稿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