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公報 19770818 節選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北京隆重舉行。

  英明領袖華國鋒主席主持了大會。

  這次大會是在我們的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逝世以後,在我們黨取得粉碎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四人幫”反黨集團的偉大勝利的情況下召開的。這次大會是高舉毛主席的偉大旗幟、堅持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大會,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團結、堅持光明正大的大會。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代表中包括從建黨時期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經過考驗的老中青優秀黨員,多數代表是各條戰線的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戰鬥英雄、工業學大慶和農業學大寨的先進標兵。代表中工農兵和其他勞動人民占百分之七十二點四,革命知識分子占百分之六點七,革命幹部占百分之二十點九。代表中女黨員占百分之十九,少數民族黨員占百分之九點三,中青年黨員占百分之七十三點八。台灣省籍的黨員也選出代表參加了大會。

華主席在總結我們黨的第十一次路線鬥爭時指出,我們的毛主席英明偉大,對“四人幫”的反黨活動,早有覺察,多次對他們提出嚴肅的批評和嚴厲的警告,親自領導我們黨對他們進行了反複的鬥爭。毛主席的一係列重要指示和英明決策,為後來我們解決“四人幫”問題奠定了基礎。黨的第十一次路線鬥爭的偉大勝利,應當歸功於偉大領袖毛主席,歸功於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歸功於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軍隊和偉大的人民。

  華主席在報告中準確地闡明了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華主席指出,毛主席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的思想,完整地創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這個偉大理論,指明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國家,如何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複辟,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道路。這是毛主席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最大貢獻,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

  華主席指出,我們黨的第十一次路線鬥爭,從思想理論上來說,就是圍繞著堅持還是篡改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來展開的。這是這次路線鬥爭的一個重要特點。“四人幫”全麵篡改毛主席的偉大理論,篡改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曆史階段的基本路線,篡改毛主席關於黨內走資派問題的完整論述。他們拋出“老幹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資派’”的反革命政治綱領,誣蔑在我們黨內軍內有“一個資產階級”,根本顛倒了社會主義曆史階段的敵我關係,妄圖打倒一大批黨政軍革命領導幹部,摧毀我們黨,摧毀我們的軍隊,推翻無產階級專政,複辟資本主義。華主席以毛澤東思想為武器,深刻地批判了“四人幫”的反革命政治綱領。華主席指出,隻要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掌握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的領導核心手中,走資派在黨內就隻是一小撮,並且不斷被揭露和清除,不可能形成一個資產階級。我們黨的絕大多數老幹部是無產階級革命派,絕不是資產階級民主派。毛主席提出的“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則,指明了識別黨內走資派的根本標準。堅持這個標準,我們就能引導廣大幹部和群眾準確地識別和徹底孤立、集中打擊象劉少奇、林彪、“四人幫”那樣的死不改悔的走資派。

葉副主席指出,新黨章強調全黨一定要永遠高舉和堅決捍衛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保證我們黨的事業繼續沿著馬克思主義路線勝利前進。它強調黨堅持反對修正主義,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反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世界觀。它把堅持“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則放在突出的位置,強調對於違反三項基本原則的潮流要有敢於反對的革命精神。它強調民主集中製的極端重要性,規定要充分發揚民主,決不允許任何人壓製批評和打擊報複,壓製批評和打擊報複的人,應當受到查究和處分;強調不但要民主,尤其要集中,必須加強黨的紀律;為了維護民主集中製的原則和紀律,新黨章規定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會。新黨章還規定要按照毛主席提出的五項條件,在群眾鬥爭中培養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按照老、中、青三結合的原則,組成各級領導班子。它強調必須保持和發揚群眾路線、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它規定新黨員一律經過一年的預備期才能轉為正式黨員,以保證黨員的政治質量。
 

鄧副主席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高舉和捍衛毛主席的偉大旗幟,繼承毛主席的遺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華國鋒同誌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調動黨內外、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實現抓綱治國的戰略決策,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為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對人類作出較大的貢獻,努力奮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勝利閉幕。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