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貼再貼: 77年恢複高考鄧起了重大作用

1977年恢複高考  ---周全華

1966年“文革”高潮中高考製度被認為是“舊教育”、“舊框框”而予以廢除。在長達5年半的時間裏,所有大學停止招生(大部分大學實際停招6年半)。1968年毛澤東發出7·21指示,指出“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的設想。當時形勢混亂,還談不上執行這個指示。又拖了兩年,到 1970年6月27日,中央才批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規定大學招生“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複審相結合的辦法”。1970年底正式用這個“群眾推薦”辦法招收了“文革”以來的第一批工農兵大學生,計4 萬餘人,1971年初入學。是年底又以同樣方法招了第二批學員,也是4萬餘人。

 

 這個“群眾推薦”方法試行才兩年,就暴露出一些問題。其顯著者為二:一是招生舞弊,“走後門”,中央為此於1972年5月1日發出《關於杜絕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中“走後門”現象的通知》;二是入學者文化太低,無法接受高等教育,國務院科教組為此轉發《北京市革命委員會科教組關於高等院校試辦補習班的報告》,提出為入學者另加半年補習時間。不久,周恩來又提出“對社會科學理論和自然科學理論有發展前途的,中學畢業後,不需要專門勞動兩年,可以邊學習邊勞動”。1973年4月3日,國務院批轉科教組《關於高等院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提出進行文化考查以保證入學新生至少有初中文化水平。6月2日,科教組又發出《北京外語學院1973年招生工作的請示報告》,提出選拔少量應屆高中畢業生上外語院校深造,對推薦來的學員要進行政審和補充文化考核。這些旨在力糾“群眾推薦”弊病的措施,不久即在批林批孔中被斥為“複辟舊高考製度”、“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而被廢棄。1975年鄧小平主持整頓工作時,再次重申周恩來1972年關於選拔高中畢業生直升大學的意見。還未及實施,又被“反擊”。“群眾推薦”製繼續堅持了下來。

 

  粉碎“四人幫”後的第一次全國招生工作會議於1977年6月29日到7月15日在太原召開,提出繼續搞群眾推薦。不過稍稍作了一點兒改良,即除招“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外,在應屆高中畢業生中試招40001萬人,不足計劃招生數的2—5%。而且試招的高中畢業生也以政治條件為選拔的主要標準。

 

太原招生會議結束後, 7月16日至21日舉行的中共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恢複鄧小平的工作和他的一切職務。鄧小平一上班,即自請分管教育。8月4日,他著手辦恢複工作後的第一件事——召集30多位科學家、教育家開座談會,對教育現狀進行調查。清華大學一個教授談到該校有的工農兵學員隻有小學程度,隻好在大學補習中學課程半年到一年,接著就坐飛機讀大學,3年就畢了業。鄧小平插話說,那就應當稱清華中學、清華小學。在最後一天會議上,發言的教授要求推倒16字招生方針,建議改變現行招生製度。鄧小平表態同意恢複高考。教育部長劉西堯說今年來不及了,招生會議開過了。鄧小平說:再開一個,今年就恢複高考。

 

  8月8日,鄧小平在座談會結束時作了講話,講話的兩大主題即是推倒“兩個估計”和恢複高考。他在講話中斬釘截鐵地說:“今年就要下決心恢複從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考學生,不要再搞群眾推薦。”會後 5天,即照鄧小平意圖重開了一次全國招生會議。

 

  這個會議於8月13日至9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鄧小平於 9月19日召見教育部長劉西堯,尖銳批評教育部思想不解放。談到招生問題時,他說:“1971年全國教育會時,周恩來同誌處境很困難。1972年,他和一位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談話時,講要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大學生。在當時的情況下,提出這個問題是很勇敢的。這是要教育部門轉彎子,但是教育部門沒有轉過來。為什麽要直接招生呢?  道理很簡單,就是不能中斷學習的連續性。18歲到20歲正是學習的最好時期。過去我和外賓也講過,中學畢業後勞動兩年如何如何好。實踐證明,勞動兩年以後,原來學的東西丟掉了一半,浪費了時間。”“毛澤東同誌的7·21指示要正確地去理解。7·21大學、勞動大學,各省自己去搞,辦法由他們自己定,畢業生不屬國家統一分配範圍。但是清華、北大恐怕不能這樣辦,並不是所有大學都要走上海機床廠的道路。”

  接下來,鄧小平對招生具體工作抓得極細,他親自看招生文件草稿,親筆修改招生對象條件。招生文件初稿對政審規定得繁雜瑣細,鄧小平批評“很難懂,太繁瑣”。他指示修改:“政審,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現。政治曆史清楚,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勞動,遵守紀律,決心為革命而學習,有這幾條,就可以了。”

  由於第二次招生會議遲至 9月底才結束,所擬文件還有待中央和國務院批準,之後還有層層傳達部署、籌備組織等大量實際工作要做,所以決定把1977年招生工作推遲到年底進行,本擬恢複秋季入學的77級新生,也隻能延至1978年春季始入學。

  10月 5日,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新招生文件和《紅旗》雜誌關於教育的文章。華國鋒同意要抓好高考和批判“兩個估計”,但提出一些實際上有所保留的意見,如批“三來三去”要注意,“社來社去”本來是必要的;要看到工農兵學員的優點,鼓勵他們趕上來。但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還有《關於高等學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見》,總算於10月12日獲得了中央和國務院正式批準。至此,施行7年之久的“群眾推薦”製被廢除,恢複了“文革”前沿襲17年的高考製度。

  新招生政策規定:一、招生對象。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未分配工作的)、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在讀高中生成績特別優秀的可以自己申請報考 )。二、報考條件。政治曆史清楚,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勞動,遵守革命紀律,決心為革命而學習;具有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的文化水平;身體健康,不超過25周歲,未婚。三、錄取方法。堅持德、智、體全麵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自願報名,統一考試,地市初選,學校錄取,省區批準;考生可在報名時根據特長和愛好,按學校和學科類別填寫2至3個報考誌願。四、考試分文、理兩類,文科考政、語、數、史地4門,理科考政、語、數、理化4門;報考外語的方加試外語;省區擬題,縣級組織統一考試。當時,人們都注意到,在報考條件中附加了一小段雖不顯眼卻關係重大的文字:“另外,對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年齡可放寬到30歲,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年、1967年兩屆高中畢業生)。”10月23日,教育部負責人答記者問再次提到這段文字,並特別說明:“實踐經驗比較豐富,並鑽研有成績或確有專長的( 指理論上鑽研有成績,實踐上有科學研究或技術革新成果的,而不是指工齡長),以及1966年、1967 年兩屆高中畢業生,報考時年齡還可以放寬到30歲,婚否不限。”

  報考條件中附加的這一小段文字,為“老三屆”初、高中畢業生找回了高考的機會。1968年底,全部在校的1966—1968年6屆中學生統統畢業,大部分上山下鄉,小部分進廠,失去了高考的機會。這些後來被稱為“老三屆”的高中、初中畢業生,到1977年恢複高考時,他們的年齡分別是:25歲、26歲、27歲、28歲、29歲、30歲。這樣,除了68屆初中生可以在年齡線內正常報考外,其餘5屆中學生全部過線。

  於是幾個月後,中國大學裏出現了一道特別風景線,年輕的大學生中湧出一個年齡偏大、養家糊口的成人軍團,以致師生同學、叔侄同班。年齡的劣勢,轉化為加倍的刻苦;對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的珍視,釀成濃鬱的向學之風。

考試盛況

  恢複高考的消息一見報,立即傳遍城鄉。從10月21日起,到年底高考結束,兩個月中,從通衢大邑到窮鄉僻壤,高考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文革”中離開校門的11屆總計1000多萬中學畢業生,更是如聞春雷,他們中的很多人從四麵八方湧向新設立的各級招生委員會,從各個角落搜出塵封蟲蛀的中學課本。一場空前規模的大學習大複習隨處可見,朗朗書聲隨處可聞,勃勃生機再現於校園學舍。

  11月底,高考在全國各地陸續拉開序幕。考場爆出許多趣聞,諸如師生同場,夫妻同考,還有兄弟叔侄一家同試。至1977年12月,全國總共有570萬人參加了考試,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最高記錄,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考試。當時一下子拿不出足夠的優質紙張印考卷,為此,中央特批動用印製《毛澤東選集》第5卷的紙張。

  規模盛大的首次高考結束時,《人民日報》於12月21日刊出一篇小文,題為《高考以後》。該文首次披露高考結束,指出:“這次高考盛況空前,震動全國。我們高興地看到,廣大青年懷著讓祖國挑選的豪情,踴躍報名,努力複習,認真考試,在很短的時間內,文化水平有顯著的提高。為革命鑽研文化科學知識、走又紅又專道路,蔚然成風。其影響所及,被‘四人幫’嚴重幹擾破壞的教育領域,出現了令人喜悅的新局麵。”接下來的內容是勸說應考青年“一顆紅心兩種準備”,落榜者要安心原工作崗位,愉快上山下鄉,可以參加共產主義勞動大學、7·21大學、五七大學、函授大學、電視大學、廣播大學以及各級各類業餘大學的學習。

  12月27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方毅在四屆政協七次會議上作《關於科學和教育情況的報告》,在報告第一部分,專辟第 7條談恢複高考情況,可以視作是一個總結,轉錄於下:

  “高等學校新的招生製度的實行,受到廣大青年和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已經取得顯著成效,起了巨大影響。這次招生過程中,已經發現大批優秀學生,可以保證入學新生的質量。而且招生製度的改革大大激發了廣大青年學習政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今後要進一步加強業餘教育和廣播電視教育,使廣大的青年都能得到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錄取工作

  從1978年1月份起,“文革”後的首次高考招生工作進入錄取新生階段。1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教育部負責人就錄取工作答記者問,通報了有關錄取的情況,如清華大學在黑龍江錄取7名新生,人均總分317分(4門,下同),在廣西錄取 14人,人均總分300分以上。北京大學在福建錄取26人,最低290分,最高340分。另據5月18日《人民日報》調查報告,西安交通大學共招1400多名新生,黨團員占81.3%,女生占18.2%。計算數學專業40名新生,數學平均成績79分。1966、1967兩屆老高中生普遍考出高水平,但該校在北京僅錄取了3名數學成績在97分以上的。據新華社3月15日電,中國科技大學錄取700多人,黨團員占94%,平均年齡不到19歲,數、理化二門總分人均160分。這些新生年輕,但成績不及“老三屆”畢業生。

  這次高考,全國發現了不少拔尖人材。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了20名十三四歲的“神童”,他們大都未能參加高考,係由各地推薦,經實地麵試考核招來,破例為之開少年班。招考中央音樂學院的考生中,更是人才濟濟。計劃招130人,該院從17000多名考生中反複篩選出300多人,“這都是教師們再也舍不得淘汰,水平超過了錄取標準的音樂人才”。中央為此特批該院增加招生名額的建議。1月30日和 2月3日還專場舉行“中央音樂學院1977年考生匯報演出音樂會”。北京外語學院在1月6日的口試中,也發現大批人才。英語口試得5分的有93個,是錄取數的一倍,5分上打“+”號的有10人。在語文考試中也“可以看出青年中確實大有人才,湧現了一批內容健康、構思新穎、文筆優美的優秀作文。而這些好的作文,大部分是66至68屆畢業生寫的”。2月19日,《人民日報》還特別發表了3篇考生作文,以證明高考廣開才路,發現了人才。

  這次考試試題不難,但白卷奇多,不少考生隻能在卷上寫寫對“四人幫”的控訴批判,而答不上題。錄取分數線一降再降,許多地方還是找不出上線考生。廣東一個地區,總分及格者竟隻有3人。閱卷教師說:“不少考生不會審題,答卷觀點模糊,內容空洞,層次混亂,文句不通,錯別字連篇,有的甚至文不對題,語文基礎知識極差……”“有的考生連化學符號也不會寫,分子式寫不好,基礎知識缺乏,基本概念模糊。”

  在報考資格審查和錄取政審問題上,“左”的習慣勢力仍十分強大。許多青年因家庭出身原因而被剝奪考試機會,或成績優異而未能錄取。《人民日報》2月18日報道,輕工業部王先梅去年12月 8日上書中央領導,反映其子女因父親曆史問題被剝奪錄取機會和天安門開會權利。中央領導已作批示予以解決。4月26日,又報道安徽蕪湖陳炳南女兒和河南鄭州二中學生竺稼因家庭出身影響入學,後經一番曲折終獲錄取。同時配發評論員文章《高考政審必須堅決執行黨的政策》,強調“主要看本人政治表現”。在這次招生錄取中,有一些考試成績突出而出身不好的考生,或未被錄取,或進了很差的大學。如北京35中的朱淩,1977年考試總分為337分,超過清華北大的錄取線,卻落榜了。1978年考試成績為408分,仍未錄取。35中20名教師忿然不平,聯名上書黨報,10月27日《光明日報》以《這樣的學生應該錄取》為題予以答複。

  由於新學生恢複 4年學製,教材、設備、師資、教學安排都要作新的準備,所以遲至2月底3月初,全國各大學才陸續開學迎新。

參考材料:

1977年恢複高考紀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20/22/5851918_322891902.shtml

1977年誰是第一個提出恢複高考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9e47590100ubxt.html

“誰是1977年全國恢複高考的決策者?”

 http://www.t262.com/read/171306.html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