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據史駁紅軍長征非二萬五千裏傳言zt圖上一公分,球上………

本帖於 2021-12-27 10:43:4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tomcat801 編輯

http://news.sina.com.cn/c/2006-03-27/15028541072s.shtml?from=wap

 

專家據史駁紅軍長征非二萬五千裏傳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5:02 北京日報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近年來,由於重走長征路的兩個外國人提出了“長征沒有那麽長”的說法後,有人對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裏數提出了質疑。那麽,曆史事實究竟如何?

  2002年10月16日,英國的兩位青年李愛德、馬普安開始從江西於都出發,沿著當年紅一方麵軍的長征路線重走長征路,經過384天的步行,於2003年11月終於到達陝北。他們在到

 
達紅軍長征的終點———陝北吳旗鎮的前幾天對記者說:“長征並不是25000裏,而是12000到13000裏,所以長征沒有那麽長。”這一說法迅速傳遍世界並產生了意料不到的影響。據此,有人懷疑紅軍長征沒有“二萬五千裏”,甚至有人認為長征的裏數是虛構的。為了澄清人們的誤識,有必要對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裏程問題作進一步的考察。

 

  怎樣看待兩個外國人李愛德、馬普安重走長征路的裏程

  李愛德、馬普安重走長征路走了12000至13000裏,為什麽與當年紅軍長征相差甚遠呢?答案可以從以下分析中來找。

  (1)兩個外國青年所走的長征路線與當年紅軍走的路線有相當大的出入。我看過大量的有關長征的檔案,包括紅軍一方麵軍到達陝北的第二年(1936年春)開始征稿於1937年2月編好以內部資料出版的《二萬五千裏》一書。這是關於長征最早、最可靠的回憶。這本書是以紅一軍團直屬隊為標準,長征中經過地名及裏程一覽表,依據命令、報告、各種日記、報紙匯集而成。書中附錄部分有《紅軍第一軍團經過地點及裏程一覽表》,這個一覽表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最詳細的、最可靠的資料。此表是根據紅一方麵軍一軍團直屬隊為標準的,各師另有行動,均未列入其中。因為直屬隊並不擔任作戰任務,在直屬隊駐紮、休息時,各師仍然在作戰,或者偵察、或者阻擊、或者進攻、或者佯攻,各個作戰部隊任務均不一樣,無法一一列出。所以直屬隊是參加長征的紅軍各部隊中長征走路最少的。在表的最後說明中指出直屬隊的行程共為18088裏,如根據此表每日行程表統計應為18095裏,兩者相差僅7裏。

  就是按紅軍長征中走路最少的部隊計算,比李愛德、馬普安所說的12000裏,也要多6000裏。我將這個《紅軍第一軍團經過地點及裏程一覽表》和李愛德、馬普安所寫的《兩個人的長征》一書中有關內容核對過後發現,兩個外國青年所走的長征路線與當年紅軍走的路線有相當大的出入,他們起碼少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這裏僅以出發後的最初12天的行程為例作以比較。

  (2)“用腳還不好走的路”路程不但比公路遠,而且難走。對比兩個裏程表,不難發現,表中隻有幾個地名是一致的,同樣兩地之間兩個外國人所走的裏程比紅軍長征時的裏程要少得多。例如,從唐村到雙芫(即今雙元鄉),紅軍經過新謝,走了超過60裏,而兩個青年人從唐村直到雙芫隻走了30裏。兩個青年人沒有記錄從唐村到雙芫的經過,從書中記載的內容推測,他們可能走的是大路。他們在沒有向導的情況下不敢貿然走鄉間小路,他們剛出發不久就在山上迷路了,為了不再迷路,節省時間,他們經常走大路。他們認為的大路是柏油馬路。小路是指步行的路。

  其實,在紅軍長征時,江西中央蘇區沒有柏油馬路,能通汽車的路都很少。通汽車的路也是沙石路或者是下雨後路麵為爛泥路的土路。紅軍到達陝北後,毛澤東在1935年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講話,分析中國經濟政治各方麵發展不平衡時,很形象地形容中國交通現況,說:“若幹的鐵路航路汽車路和普遍的獨輪車路、隻能用腳走的路和用腳還不好走的路同時存在。”那時江西蘇區的路是“普遍的獨輪車路、隻能用腳走的路和用腳還不好走的路”,遠沒有像現在這樣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

  這就是為什麽1934年紅軍從唐村到雙芫,必須繞道新謝,要用兩天走一百多裏路,而60多年後兩個人生地不熟的外國青年隻用一天走30裏路就可以到達的原因。

  這兩位年輕人很少走“獨輪車路、隻能用腳走的路和用腳還不好走的路”,他們卻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認為“新建的大路遠比紅軍當年走的山道捷徑蜿蜒得多”。其實從這兩個不同路程表對比就可以看出新建的大路比當年的小路近得多,快捷得多。

  (2)李愛德、馬普安在走長征路中經過的三個縣城,當年紅軍都是繞城而過。李愛德、馬普安所寫的《兩個人的長征》一書中還收入了他們的手繪地圖,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經常住在縣城裏,僅出發的最初二十天,他們就住過三個縣城:信豐、大餘、南雄。而這三個,當年紅軍為了盡快行軍,避免傷亡,沒有打開縣城,更沒有在縣城內停留。紅軍不僅沒有在這三個縣城裏停留,在長征路上,紅軍基本沒有進過縣城。

  紅一方麵軍長征已過去70多年了,現在一般說法是經過十一個省,近百個縣。但是紅軍在這個縣裏經過哪些鄉,再具體的路線,因年代久遠,如不是在研究當地曆史的專業工作者帶領,一般人很難在短時間內搞清楚。當年紅一方麵軍長征25000裏,今天人們重走長征路並不要求每個人都能再走25000裏。這個工程太浩大了,一兩個人難以完成的,何況對中國曆史、人文情況了解不多的兩個外國青年呢?

  (3)李愛德、馬普安所走的路線是按照上世紀80年代羅開富走的路線,不是真正的當年紅軍長征的路線。李愛德、馬普安走的路線是1984年10月經濟日報記者羅開富走的路線。羅開富獨自一人重走長征路,不僅是發揚紅軍長征精神,更主要是宣傳紅軍精神,報道長征路上50年來發生的變化。這個長征路是廣義的,包括紅軍長征所經過的地區,所以一路上他除走紅軍長征經過的一些地方外,也要到礦山、橋梁、圩場,到有新聞的地方。他不能完全按照當年紅軍的路線走,更不能走最遠的路線。就是按照羅開富的路線走,李愛德、馬普安隻能比羅開富走得少,走得容易。因為這20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20年,這些地方交通發展很快,修了很多很好的公路,大大縮短了路程。

  正因為他們經過的地方大大少於紅軍,所以他們所走的路程也大大少於紅軍。紅軍從遵義四渡赤水到過烏江共走3945裏。李愛德、馬普安從遵義在貴州、四川、雲南轉了一圈到兩河口(兩河口在烏江北一二百裏)共走1866裏。他們比紅軍少走了近2100裏路。

  他們不僅走的路比紅軍少,他們也沒有走紅軍走過的那麽艱難險阻的路。貴州原來是地無三尺平,新中國成立後修了公路。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拍《四渡赤水》電影時,在婁山關也無法避開公路,無法再現紅軍長征當年的原貌。在貴州,馬普安連連生病,隻能休息,休息10天也無濟於事。李愛德無奈地說:“新長征就這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進行著。”這是一個客觀原因。另外,有許多地方沒有開發,或是沒有公路的窮鄉僻壤,或是軍事區域,或是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區,一般人都難以進去,更何況像李愛德、馬普安這樣兩個外國人。

 [1] [2]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收藏此頁】【  】 【多種方式看新聞】 【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所有跟帖: 

長征是無奈地丟掉根據地撤退,沒有必要誇大長征裏數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74 bytes) () 12/27/2021 postreply 11:33:40

“長征是無奈地丟掉根據地撤退"--- 這句公道.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7/2021 postreply 11:58:13

+1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7/2021 postreply 12:36:10

我黨轉進。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1 postreply 13:01:45

長征幫了蔣介石大忙 長征過後 蔣介石基本控製了 全國的軍隊了 -dqdeer- 給 dqde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5/2023 postreply 05:10: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