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找房:租房市場的歧視潛規則
意大利Nicola A. 及其伴侶在慕尼黑一套 18 平方米的公寓裏住了兩年。 他每天向各種房東發送多達20次詢問,始終還沒有找到更大一點的公寓。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現在小小的公寓中竟然容下了小廚房, 還有冰箱、一張方桌,兩把椅子,還有一個大衣櫃子…..高架床下擺著一張書桌和文件,旁邊的架子也塞滿了書和文件等雜物……
找工作或找戀人比找公寓容易
Nicola A.是意大利人,出生在西西裏島,23歲到 33歲在羅馬生活。現年43歲,在慕尼黑做服務員兼咖啡師。 工作非常穩定,也有穩定的伴侶(男)。他現在愛上了慕尼黑這個城市。但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住房。 他每天要花一個小時發20個找公寓的小廣告。 但他和伴侶住在這間小公寓裏已經住了兩年了,隻收到過一次房東的回應。
他絕望的說, “我們甚至沒有機會展示我們是多麽友好和可靠。”他們在慕尼黑有很多朋友,雇主對他們也很滿意,而且還買了自己的責任險,家財險。
遺憾的是房東往往要麵對很多找房者,隻會看到姓名、年齡和職業這些信息。一套空出的公寓有時有50人關注,有時關注的人超過 100 !如果被海選成功,Nicola A.還要上傳來Schufa 的信息、永久雇傭合同、三個月的工資證明和簡曆,確保自己在德國全職工作。
他無奈地說,“在這裏找工作或談戀愛比找公寓容易。” 無奈之下,他上周五給市長Dieter Reiter 寫了一封信,說明了自己的情況。 目前還在等待市長的回複。
在慕尼黑想找到一套公寓對任何人都不容易。 許多家庭因為找不到地方而被擠到越來越遠的郊區。 不少單身人士的房租要耗費一半以上的收入。 對某些人來說,這樣嚴酷的住房競爭難以承受。
“他們就是不想要我們”
Nicola和他的伴侶的處境可能有點特殊。 但他們絕不是處於如此困境的少數人。
2020 年的一項代表性調查中,聯邦反歧視機構確定,在過去十年內,所有具有移民背景的人中有35%在尋找公寓時經曆過種族歧視。 尋找住房在研究中排在首位, 排在就業市場、上學,近迪斯科舞廳之前。慕尼黑有150萬人。 其中,28% 的人持有外國護照或移民曆史。
Nicola和他的伴侶在兩年內收到的唯一回應是在Giesing的一套位於頂層的44平米的公寓,690歐元冷租。比現在的公寓大一倍多,兩人感覺特別完美。但和房東接觸兩次後,房東突然提出要裝修,裝修後的房租變成了1000歐元冷租。Nicola認為那個房東“隻是不想要我們。”
還有一次,一個熟人幫他們找到找了一間公寓。 在交談中,房東問了很多惱人的問題:如果他丟了工作怎麽辦,如果他們(因為是同性關係)分手了怎麽辦?最後房東說40平方米的公寓太小,不能租給他們兩人。
沒有權利申請福利房
絕望的Nicola想不出更多可能,於是聯係了慕尼黑的住房辦公室。
慕尼黑市政住房協會 Gewofag 和 GWG 提供的補貼公寓總數超過 80000 套。
結果他因為淨收入1800歐元,超過補貼標準,申請被拒絕了。甚至沒有權利排在候選名單中。
就是這麽個情況,對普通房東來說,他的收入甚至對40平米的公寓都不夠高;
而對福利房,他的收入又太高!
租房市場的職業歧視
Nicola 不認為是意大利血統阻礙了自己的發展。 他已經在慕尼黑生活了十年,說一口流利的德語。 他認為是自己的職業造成了在找房市場的劣勢。因為房東有偏見,認為咖啡館、旅館和餐館的工作不安全,生意很容易就垮掉。 新冠以前也是這種情況。
的確如此,市場上出租的公寓越來越少,從事薪水較低的工作獲得租房的機會就越少。 不平等的待遇讓Nicola非常生氣。 在工作中,他對待所有人都一樣友好,這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護理、支持和服務行業的人在慕尼黑找不到住房,那麽誰來護理老人、開公共汽車、誰來理發和送包裹? Nicola抱怨道,“我在這裏工作了十年,納稅並遵守法律。”最希望獲得公平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