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中旬從美國到香港到女兒家居住至今。到港在旅館隔離三周, 出旅館後還居家一周,再做核酸檢測一次。以為香港預防疫情一定很嚴,會有很多限製。結果確實除了要求戴口罩外,其他幾乎無任何限製。12月底,全球奧克密榮已經很嚴重,香港確是歌舞升平,大型集會活動不斷。但我覺得室內活動還是要有所限製才好。看到女兒女婿總有聚會,還勸他們還是少到室內聚會。元月後出現少數地方病例,政府開始呼籲打第三針,但隻有幾個地方可以打,我們住在香港島薄夫林,還隻能預約到九龍那邊的荔枝灣社區中心。當時就聽女兒說過,很多老人們第一針都沒打。
元月下旬政府開始執行一些限製,但我隻看到兒童遊樂場被關閉,其他幾乎無變化,餐館還是人滿。我就不明白,為什麽社區及街頭的公園是開放的,但裏麵的兒童遊玩設備為什麽要用封條封住?這是要逼孩子們在室內玩?要知道香港的菲傭阿姨帶孩子,經常是幾個阿姨相約帶孩子們一起玩。遊樂場地封掉,阿姨們就隻能帶孩子們在各家輪流聚會,這不是更糟糕嗎?
隨著疫情的大爆發,女兒有朋友一家全部感染,我家也經曆了危險,負責帶二外孫的菲傭阿姨周末聚會被感染,因為症狀輕, 最初沒注意 ,等第二天看到她吭吭聲,她說受涼,嗓子有點兒痛。給她做了自測是陰性。第四天早上她說夜裏沒睡好,我們讓她休息一天,但周五來後,下午發現她咳嗽,這時再測,陽性很強。雖然立即給她幾個測試盒讓她回去隔離。但我們全家人心惶惶, 因為我們和她算是密切接觸者,尤其二外孫。當時除了二個外孫太小不能配合,女兒夫婦,我及另一個菲傭阿姨都立即也做了自測,結果都是陰性。亡羊補牢,不敢馬虎,立即開窗換氣,處處用酒精擦抹消毒。剛好接下來是周末,讓另外一個阿姨回去也注意隔離,隔天再做自測,我們也是。總算運氣好,幾天後,患病的阿姨轉陰而且症狀消失,我們都複查幾次是陰性。危機解除,我的心才落地。
現在香港疫情仍然嚴重,但市場總算在大陸的支援下基本安定,早期醫院混亂的情況也改善。根據我這次的親身體驗和觀察,我對香港疫情爆發的原因,覺得主要有二個最大因素:一是麵對奧克密戎全球流行,香港政府隻對外防守抓的緊,飛機熔斷,乘客隔離。但對內太鬆,放鬆限製,最初一個病例就是國泰的空姐跳廣場舞傳播的。聖誕元旦期間,到處是聚會,餐館很熱鬧。還有防疫物質準備更是不足。美國的朋友告訴我,他們領的免費測試盒都是大陸生產的。但香港背靠大陸,連測試盒都沒有準備,爆發初期隻高價賣香港生產的,110元一盒還買不到。核酸檢測也跟不上,公立醫院病床嚴重不足,私立醫院不收新冠病人,社區輕症隔離場所也沒準備好,造成病人在醫院等候露天過夜。
另一個因素就是香港居住環境差和人口密度高。疫情爆發的社區,都是九龍新界那邊大樓林立,人口非常密集的地方,還有老人院。一人感染,不是全家,而是感染全樓。而香港島這邊,住房條件好,情況就好多了。以我家為例,因為居住在薄扶林,靠海,社區沒有高樓密集,也沒商店。我們住的樓房隻有四層,住房麵積也大。所以即使密切接觸已經感染的菲傭幾天,全家也沒有被傳染。
實事求是的說,如果沒有大陸支援,香港真的會很糟糕。大陸提供了免費的測試盒供政府調配,市場上也可以便宜地買到測試盒。大陸送過來的核酸測試車和人員緩解了測試排隊和報告晚出的狀況,建立四個隔離方艙醫院,青衣的一個已經開始使用,還派遣專家團隊來港協助和全力以赴支持食品藥物供應。
昨天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初步判斷本港疫情似乎正在進入或逼近高峰平台期,這是比較好的消息,但平台期有多長時間要看防控措施,如果更進一步快速到位,平台期有望很快調頭往下,進入下降期。
梁萬年解釋結合了5個方麵數據、自身經驗和專業知識作出考量,包括每天報告病例數,已經連續幾日穩定在4、5萬水平;每日報告死亡病例數,連續數天處於相對穩定水平;居住區汙水陽性數據亦相對穩定;另外考慮到港大有關人群在自然狀況下感染水平研究和每日核酸檢測數據。他表示,不排除疫情有一些波動甚至震蕩,但快速、指數式上升的勢頭,已經得到明顯遏製。
至於目前本港的感染率,梁萬年形容自己不是算命先生,但很多學者已經進行相關分析,目前本港報告病例約50萬,如果相信專家判斷,感染率可能是100萬至200萬之間,更多是出現在100萬左右的狀態。
對於特區政府每日公布的確診數據,能否反映實際感染情況,梁萬年相信有關數字是真實,但不能代表整個香港實際情況,因為部分人是無症狀感染,不可能被診斷,好在當局採取非常好的辦法抗原快速檢測,報告陽性結果的係統,對更進一步判斷實際感染,比過去單純核酸檢測報告,大大提升敏感性和真實性。
身在香港, 衷心希望香港人團結一心,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