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
沒幾天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就結束了。吃過早飯,母親蹲下身子撫摸著我的臉溫聲細語地感歎:“寶寶要上學了”。我懵懵懂懂地回應著母親。母親拿著幾天前用紅布做成得小書包,在裏麵放了一本毛澤東的《老三篇》和一個裝有鉛筆橡皮尺子鐵皮文具盒,拉著我的手來到部隊子弟小學。
這所小學建於1955年,原名“八一子弟學校”,學校坐落在軍營南側,校園內十幾間教室坐北朝南排成兩排,最南麵是長滿矮草的操場,緊靠操場是一片不大的楊樹苗圃和老師辦公室。全校近四百名學生,95%是部隊子弟,還有部隊附近電廠鋼廠的孩子。一二年級分甲、乙兩個班,三、四、五年級隻有一個班,原因是部隊子弟都是朝鮮停戰以後出生的,我們這個年齡孩子最多。老師基本是部隊家屬有文化的,教學水平一般。校長是師政治部主任的太太,湖南長沙人,是深受部隊孩子們喜愛的女校長,她端莊優雅和藹可親,和母親是同年戰友,曾在部隊當文化教員,轉業後就擔任了我們學校校長,她出身富有家庭,受過良好教育,見多識廣又極具親和力,尤其她講的反特故事迷倒了所有學生,都喜歡上她的課聽她講故事。
辦完入學手續,母親帶我來到一年級甲班教室門前,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從教室裏迎出來,她給我初步印象是高高的個子,濃淡相宜的眉毛下是一雙明澈柔和的眼睛,她穿著一件墨綠色考究的粗呢子上衣,淡灰色料子褲配上半根的皮鞋,看上去十分相宜得體。老師姓韓,“大連人二十來歲,負責教語文,是我的啟蒙老師兼班主任。母親將我帶到老師麵前,我當時穿著絳紅色的小皮鞋,咖啡色燈芯絨背帶褲,頭戴酷似八路的藍色軍帽,忽閃著兩隻大眼睛,一下就讓她喜歡上了白淨整齊略顯洋氣的小男孩。老師把我帶進教室,我環視四周,裏麵坐著四十多個小夥伴,個個穿著樸素認真背著手,都在好奇地盯著我。老師一聲:“歡迎新同學!”,我的學生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在寫帖子時,忽然心血來潮想把小學同學的名字寫出來,居然依然記得43名同學的名字,他們那時的模樣和名字緊緊地重合著,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得畫麵又顯現在眼前。並不是我的記憶力好,實在是童年的生活太有趣太美好,如何讓我忘記?這些當初的小夥伴現在分散在全國各地,就像剛上學背誦的《老三篇》"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
這就是部隊子弟的特殊性。不象地方子弟相對集中在一個區域地方。部隊子弟隨著父輩地調動升遷轉業而流動,經常是有新來的也有走掉的,但在三支兩軍前相對穩定。
我很快熟悉了學校環境,融入了小夥伴們當中,雖然他們笑話我的天津口音,但很快就和他們說的一樣的普通話,甚至穿著也向他們靠攏。我不喜歡自己成為另類,更不希望自己成孤家寡人。喜歡學習看書的我,字總是寫得公公正正,算數總是100,不打架罵人又愛幫助同學,很快就被老師任命為班長。
學校學習簡簡單單壓力不大,早自習半小時就是唱歌背課文,當時我們沒有語文課本,毛澤東的老三篇就是我們的課文,所以我把老三篇背了個滾瓜爛熟至今難忘,可見當時的文革政治影響多深。當然字認了不少。上午4節下午兩節課,有語文算數唱歌體育畫畫和勞動課,通常在學校自習課就能把作業做完,交完作業回家就是玩,沒有壓力玩耍很開心,不象現在的孩子天天背著一個大書包,被功課壓得沒有時間玩,少了童趣也影響了發育,實在沒有我們那時候幸福!
母校就像母親一樣,把知識和愛給了我,至今心存感恩明白了母校的真正含義。我很想在母校附近定居,那樣可以經常看到曾經的校舍熟悉的讀書聲,我甚至想穿越時空,重新坐在少時課桌前,傾聽同學們歡聲笑語感受老師地教導諄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