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員傷亡,美軍一般不好太摻水分,例如,沙峴隘口(Morae Kagae Pass)戰鬥,戰鬥發生在1951年5月16日,美軍報告(UNIT REPORT)出爐在1951年5月19日,也可以說是當場出報告了:死7人,傷19人。但關於裝備,美軍報告(UNIT REPORT)--犧牲(LOST)2坦克,其它都沒提了。 *****
坦克確實也有傷和亡的概念,犧牲(LOST)2坦克,其意思當然是不可否認的“死亡”了2坦克,也即當場沒得救了的坦克,但傷的坦克如何算,美軍顯然是不會去算的,隻要還開得動,即使炮管沒了,屁股翹了,口歪了,美軍不會算作戰鬥中犧牲了這輛坦克。相當的這類情況就是美軍丟下重裝備跑路時,不管丟了多少,基本隻報人員的傷亡情況,而基本不報設備情況。 *****
關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美兩軍的特點,最為精辟的概括就是美軍“鋼多氣少”,誌願軍“鋼少氣多”。這裏的“鋼”是指武器裝備,“氣”是指士氣意誌。毋庸置疑,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美軍武器先進,裝備精良,握有絕對的火力優勢,美軍一個師配備的火炮數量要超過誌願軍的一個軍,更不用說鋪天蓋地的空中支援。正是由於美軍的這種優勢,才導致誌願軍很難成建製地大量消滅美軍,出現了圍而難殲的局麵,最典型的就是長津湖戰役,誌願軍已將陸戰一師一部分割包圍在數個孤立據點內,卻因為美軍火力猛烈,加之天寒地凍,無力殲滅,使得美軍成功突圍撤退。美軍作戰對於火力極度重視和依賴,除了各式火器的裝備數量多外,編製配置也頗有門道,火力支援單位貫穿整個編製體係。 *****
誌願軍眼中的坦克,當然是看成美軍的重要裝備,也即誌願軍用身體和性命去拚坦克的“命”認為就是戰鬥中消滅敵人的一種方式,所以,誌願軍常常就是犧牲自己去換坦克,成功的可能性應該說還不高,可謂明知不可為而要去為之--勇氣也;而如果換成誌願軍有坦克,美軍沒坦克,你要美軍以身拿個炸藥包或手榴彈去拚坦克,不說絕對不可能,但基本是不可能的,沒這種勇氣。 *****
如果對如上的基本道理能理解,就明白誌願軍對戰鬥中的傷亡概念會是另外一層意義。所以,一場戰鬥,誌願軍說打擊滅了7輛坦克,美軍方麵隻承認犧牲(LOST)2坦克,這種裝備的價值在誌願軍當時看來也是相當大的了,畢竟不象現在了。 *****
另外,關於戰爭記錄的設備,誌願軍肯定也是基本沒有,誌願軍即使有大場麵的殲敵情況,也無法拍個照片留下來,當然,很可能仁義之師的誌願軍也不會去拍這種照片,畢竟沒什麽必要。盡管美軍的各種記錄設備都很多,但美軍心中想拍點那種橫遍戰場照片卻很少,成千上萬張中總有那麽一張被拿來說事也不奇怪了。 *****
其實,關於那張美國人拍的“橫遍”照片,一般情況下美軍應該是沒有機會拍的,隻不過當時誌願軍的主要目標仍然放在東進上,在繼續東插,也才有了在第二天誌願軍走了後的美軍有機會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