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探幽(上)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杭州近年新開辟的西湖西北一個旅遊景點,距西湖不到五公裏,是一個次生態濕地。正門南門就在天目山路上,交通方便,有公共汽車可到達。它本是國家從農民手裏購買的集體土地,前幾年已經建成的是一期工程,占地麵積三點四六平方公裏,按規劃最終建成的西溪濕地公園麵積將有十點零八平方公裏。
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一“溪潭澗浦”一節雲“自武林山之西,名曰西溪。頃者有郭祥正詩題詠曰:‘西溪在湖外,一派濯殘陽。遊子托漁艇,卻愁歸路長。’”
前麵說過郭祥正是差不多和蘇軾同時的北宋後期詩人,那時鬆木場一帶是叫做“下湖”的水麵。從字麵看,吳自牧說的“西溪”還不是現在的西溪濕地,而是是沿山而流的一條溪河,所以才有“一派濯殘陽”。《萬曆錢塘縣誌》載:“粟山西為橫山,有黃山大嶺,範村通西溪道也。” 鍾毓龍先生《說杭州》一書說:“黃山大嶺係錢塘江與西溪的分水嶺,嶺東嶺西皆稱黃山,俗作橫山。”大嶺在留下南約七裏的繞城公路邊上,西溪的水就來自這一帶的山嶺。
“西溪在湖外”,西溪之外有個湖。這湖在哪裏?《說杭州》裏有如下一段話:“南漳湖在西溪東北,俗呼渦水,亦名河水,今則地曰河渚,周圍二十餘裏,皆昔時南漳湖之遺址也。當東漢以前,天目萬山之水瀦匯於此。其水之來,有徐有疾,故其流入漳水之一清一濁相開然。南漳之名,或由於此。自東漢靈帝熹平元年(172),餘杭令陳渾開上下兩湖,以蓄淫潦,捍之以橫塘,泄之以鬥門,水之來也勢煥而力分,南漳湖之受水亦益少。水漸殺而土漸見,伏而為灘,突而為洲,民乃得依之而居,河渚由是名焉。然皆星分棋布,廣袤未有及裏之半者。今每一地,則兩水夾之,數蕩環之,湖之遺跡於此可證。”
這是上世紀中葉以前鍾毓龍先生見到的情況,再往前一千年,五代吳越時,今天的“西溪濕地”和“古蕩”、西湖的“下湖”相通,水域麵積很大。據《吳越備史》,唐末五代時,錢鏐及親屬往故鄉臨安,總是翻龍井越山嶺過去的,一路很辛苦。所以錢鏐夫人每年春天從臨安探親回來,才會像蘇軾在《陌上花》詩的引子裏說: “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淒然。”但是今天如果經留下到臨安,路上有很長一段是一馬平川,錢鏐他們當時卻不走這條路,隻能是因為那時這一帶大部分地方還是湖水一片,陸地皆星分棋布,廣袤未有及裏之半者。旱路要繞來繞去,很不好走,或者根本就走不通,水路也沒有可通達臨安的航道。
宋代開始,這片麵積很大的水域麵積很大逐漸縮小,原來幾乎連成一片的南漳湖、古蕩和下湖之間慢慢長出多塊陸地,其中留下一帶那塊陸地在南宋初年已經相當大,居民不少。據《夢粱錄》,宋時“留下”有個集市,叫做“西溪集”,頗具規模。南宋人著作中的“西溪”並不是指今天的西溪濕地,僅僅是指靈隱山西北麓一條沿山的溪流。甚至上世紀80年代前後的杭州遊覽地圖上還曾經把西溪稱為“沿山河”。在現今西溪濕地東邊的那個古湖,從宋代開始,漸漸演變成如今“西溪濕地”那樣的地貌:河港交叉,蘆葦叢生,像迷宮一樣。翻開幾十年前的杭州地圖,還可以看到古蕩及以西,都是密密麻麻的池塘河港。
為什麽說南宋初年留下一帶出現相當大的一塊陸地呢?在宋高宗紹興初年決定在臨安建都的時候,自然會討論京師的皇城建在哪裏?因為吳越國的宮城不大,而臨安城區又在其北麵,有悖於傳統的京城布局,因此曾有過皇城要另外選址新建的建議。傳說宋高宗趙構到過現在的留下(那時還沒有這個地名),見那裏風景可人,有點動心。後來君臣們經過反複討論,權衡利弊。發現當時留下這個地方地勢低窪,皇城的地基應該高於周圍地區,在那裏建皇城,光是墊高基礎就要不少花費。南宋政權剛剛穩定下來,財力拮據,不堪負擔。趙構在最後作結論的時候,說了句那塊地方“且留下”,皇城還是以吳越國宮城改建,於是就有了“留下”這個地名,直到現在。
留下西溪到明清,漸成名勝。似乎是從萬曆年間起,開始引起了許多文人的注意。萬曆年間所修《錢塘縣誌》對西溪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述:“西溪絡以小河,夾岸皆茶、竹、梅、栗。二月梅始花,香雪霏霏,四麵來襲人。居民百數家,隱隱深林,但見炊煙出林杪耳。”很明顯,縣誌裏講的西溪不再是指南宋著作中的一條溪流,而是和現在一樣指西溪濕地。
明末張岱的《西湖夢尋》是這樣描述西溪的:“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裏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嶺,峭拔凝立,形如人狀,雙髻聳然。過嶺為西溪,居民數百家,聚為村市。相傳宋南渡時,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豐厚,欲都之。後得鳳凰山,乃雲:‘西溪且留下。’後人遂以名。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椏,大似黃山鬆。好事者至其地,買得極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蘆花,明月映之,白如積雪,大是奇景。餘謂西湖真江南錦繡之地,入其中者,目厭綺麗,耳厭笙歌,欲尋深溪盤穀,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當以西溪為最。餘友江道闇有精舍在西溪,招餘同隱。餘以鹿鹿風塵,未能赴之,至今猶有遺恨”於是作《秋雪庵詩》雲:“古宕西溪天下聞,輞川詩是記遊文。庵前老荻飛秋雪,林外奇峰聳夏雲。怪石棱層皆露骨,古梅結屈止留筋。溪山步步堪盤礴,植杖聽泉到夕曛。”
清代雍正《西湖誌》卷四:“自古蕩而西,並稱西溪,曲水彎環,群山四繞,名園古刹,前後踵接,又多蘆汀,沙塗重重隔斷……。其地宜稻、宜蔬、宜竹,其水宜魚,而獨盛於梅花,蓋居民以梅為業,種梅處不事雜植,且勤加修護,本極大而有致,又多臨水,早春花時,舟從梅樹下人,彌漫如雪,更有湘英、綠萼,花種不一,以永興寺前二株為最。”
這時候人們概念中的西溪已經和宋代大不相同,多是指城郊老和山以北,由古蕩向西至留下約九公裏的水網濕地,並且明確將古蕩以西沿山的溪河與餘杭塘河之間的所有河港,統稱為“西溪”。
我們從萬曆《錢塘縣誌》的記述可以看出,西溪所以成為勝景,一是因為南有群山,山景甚美,翻過群山就是西湖;二是因為溪河回環幽深,非常奇特;三是因為那數百家居民,使其中生氣勃勃,外人以為美景的茶、竹、梅、栗等,都是當地居民的生計。那裏的梅花和孤山的絕不一樣,因為它們不是為了觀賞,而是為了生產梅子,所以那裏的梅花另有特色。可能是環境的關係,西溪的梅樹形象居然天然地具有觀賞性,據《西湖夢尋》,西溪多古梅,形態屈曲,“大似黃山鬆。好事者至其地,買得極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好事者一多,也就給當地居民多了一條生財之道,於是西溪梅花盆景到清代就很有名。晚清杭州人龔自珍借題發揮,寫了篇《病梅館記》,卻從另一角度寫出了西溪梅花盆景當時曾經很有市場。
西溪濕地早在漢晉時期開始有人類活動,經過漫長歲月,到明清時期成為杭城一些文化名人鄉居隱匿處所而達到全盛,民國以後逐漸衰落。西溪在人類活動和濕地生態過程的長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麵和多魚塘為主體的較為獨特的人工濕地生態學特征,從原始的原生態濕地演變為次生態濕地。民國以來西溪濕地的退化表現在三個方麵:首先,人為因素加快了濕地成陸化速度,麵積由五十年代初的六十餘平方公裏大幅縮小,規劃最終建成的濕地大小,已是城市擴大後允許達到的最大範圍;其次,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垃圾、生活汙水嚴重影響和破壞了西溪濕地的生態環境,尤其是養豬汙染。因為養豬曾是西溪濕地所處的蔣村鄉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第三,濕地自明、清以來沉積的文化遺存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湮滅。明、清建築、匾額、碑刻不斷流失;隨著城市的迅速擴張,西溪濕地獨具的“冷、野、淡、雅”的氛圍日益消逝。
所以,開辟西溪濕地公園不僅是為了開辟旅遊資源,也是為了拯救和保護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及其曆史文化。此項工作十分迫切。據測算,每推遲一年實施保護,成本增加將超過億元。保護西溪濕地作為“杭州之腎”,還將對杭城生態環境起到良好的改善和調節作用,也將極大地有利於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西溪濕地動工之前,先作了詳盡的調查研究,擬訂了多項規劃設計方案,使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從一開始就遵循科學、求實、創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