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掠影(上)
昭慶寺舊址南側就是短短的白沙路,即使當年白居易所修白堤故址,它向西和北山路相接的地方正好在寶石山下,此處有一座望湖樓,是一處綠樹掩映、岩巒烘托、飛簷淩空、典雅古樸的樓閣。望湖樓原名看經樓、先得樓,在當時的昭慶寺前,始建於北宋乾德五年(967),為吳越王錢弘俶所建,到宋時改名為望湖樓,乃西湖名樓。望湖樓憑借湖山勝處的極好位置,引來曆代無數文人墨客的題詠。宋代王安石、蘇軾等人,都曾有詩詠望湖樓,或詠樓上觀景的感受,其中蘇軾在杭任官時寫下了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七言絕句最膾炙人口:“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望湖樓也因此而名重一時。近年重建的望湖樓總麵積360多平方米,主樓望湖樓,以曲廊與輔樓餐秀閣相銜接。望湖樓青瓦屋麵,朱色單簷雙層歇山頂,整個建築宏麗古雅。地勢較低處植草坪、棕櫚、冬青,點綴峰石;地勢較高處疊石築山,使之峰石嵯峨,回欄環繞。登樓憑欄,取山形,臨碧波,借摩崖,一湖勝景皆來眼底。
從白沙路再往南就是西湖東岸,這裏一麵瀕臨西湖,一麵緊靠湖濱路,因有一座聖塘閘得名為聖塘景區,是杭州的免費旅遊景點之一。這裏曾有一座始建於南宋鹹淳六年,稱九曲昭慶橋,明代稱溜水橋,明武宗正德年間在橋下設聖塘閘,一名小閘,視西湖水位的高低啟閉。西湖水原通九曲下湖,下湖湮塞後,經聖塘閘入新河(今稱故新河),新河本是張士誠重建杭州城時,改直的錢鏐建羅城餘杭門附近的九曲城城壕。
聖塘閘北側原來還有石函閘和中龍閘,合稱石函三閘。石函閘位於現在的石函路,為唐代李泌在上、下湖之間築堤時所建,據明代成化年間的《杭州府誌》載:“昭慶寺西鑿石岡,上為行路,下通水流,自然成橋。每視湖水盈縮以為啟閉。”可知此閘乃鑿寶石山山腳下石岡而成,故名石函閘,經白居易提高堤身後,成為利用西湖水灌溉農田的重要水利設施。中龍閘一名澗水閘,在石函閘之南,係宋代所設,應該在今天的北山路和保俶路的丁字路口。曾因在這裏設水磨,亦名水磨頭;又因閘設多塊閘板,水從板上或板縫流出,潺潺作響,俗亦名響水閘。
民國二年(1913),拆除沿西湖城牆時,將錢塘門外的水城門改建為現在的聖塘閘。聖塘閘閘門原為木製,泄水口為明渠;1950年改為鐵門,泄水口和石函、澗水兩閘一起改為地下涵管;1962年,石函、澗水兩閘涵管接入聖塘閘後麵的涵管;1984年聖塘閘閘門由人力啟動改為電力啟動。該閘不但曆史悠久,而且是溝通杭州城區內河的主要通道。1986年改建聖塘閘時在閘旁建了一座翹角飛簷的聖塘閘亭,亭壁嵌著漢白玉上刻的白居易的《錢塘湖石記》,記載著他疏浚西湖的智慧。這裏原是錢塘門外的官道,在唐代時,是從陸路離開杭州前往中原地區必經之地。當年白居易杭州刺史任期屆滿,就從這裏離開杭州,故在此附近設置了一組惜別白公的群雕,重現當年杭州人民送別白居易的情景。
聖塘景區中間的那條小馬路叫做聖塘路。聖塘路東側叫小車橋,原是清代西河上一座橋,民國初年填西河成今日的武林路。卻留下了這個地名。據史料記載,南宋民族英雄嶽飛遇害處風波亭就在小車橋附近,在前麵的南宋臨安圖中特地標出了風波亭的位置。西河從湖濱開始的一段叫浣紗河,稍南有一座紀念嶽飛的風波橋;而慶春路西端原又有為紀念嶽飛之女銀瓶而建的孝女井和孝女亭,表達後人對嶽飛的敬仰之情。現遺跡已無蹤,故特在聖塘景區內原址附近,按宋代風格恢複風波亭,並重建風波橋、孝女井。
臨湖一帶是上海知名商人黃楚九建造的豪華別墅群。院中有三幢風格各異、體量不等的西式別墅。如今這別墅群是杭州棋院和湖畔居茶館的一部分。杭州市考古所的專家根據文獻和史料的記載,2008年在此處稍東南尋到了古錢塘門的確切位置。錢塘門遺址是十二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杭州城西城門的遺址,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其曆史可追溯到一千年前的五代北宋時期;宋以後,位置略有變化;自明清以後,杭州城垣經多次變更,錢塘門也曾向東移置,不過位置改變不大。作為南宋都城杭州城臨湖的錢塘、湧金、清波三座西城門之一,是西湖景觀“三麵雲山一麵城”曆史環境的直接物證。該遺址位於西湖東岸北部,今湖濱路與環城西路相接處,距西湖東岸約九十米。考古發掘發現了南宋錢塘門的門道側壁、門道、城牆夯土等遺存,揭露麵積共約一百十平方米。目測兩側壁間距離,當時城門寬度似乎不會超過五米,這還是都城的主要城門。以前連環畫或電視劇《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的畫麵上,城門都要寬得多,看來畫家和電影導演們是在想當然。
錢塘門是杭州曆史最悠久的城門,從隋唐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非常有名,不僅許多史籍常常提到它,而且明清時期許多著名的小說也常常寫到它。在清代末年,英國女旅行家畢曉普夫人於1898年拍攝的照片上,可以近距離清晰看到二層城樓,單簷雙層歇山頂,進錢塘門裏麵還有一道叫做承乾門的城門,再往裏就是按察司署,即省高等法院。現存還有一幅明代周龍作於萬曆戊申(1608)春天的西湖全景圖,在圖上可以看到明代的錢塘門比清代更為雄偉壯觀。
畢曉普夫人姓名為伊莎貝拉·伯德(Isabella·Bird,1831~1904),英國人,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旅行家和成功的作家,又是世界百大探險家之一。1896年,為了尋訪中國西部的神秘土地,伊莎貝拉·伯德從上海出發,乘外國的輪船經鎮江、蕪湖、九江至漢口,再由漢口經沙市到宜昌,乘帆船從宜昌起行,穿過壯麗的長江三峽,經奉節(夔府)、雲陽到達萬縣。她從萬縣走陸路經梁平(梁山縣)、渠縣、營山、南部到達閬中(保寧府),再經蒼溪、劍閣、梓潼、綿陽、彭縣、灌縣到達成都。之後再由灌縣經汶川(威州、理番廳)、理縣(雜穀腦)、米亞羅到達馬爾康的梭磨,再從梭磨返回成都。由成都乘“烏榜船”(四川人稱為“烏棒”)沿岷江順流而下,經眉山、樂山(嘉定府)、宜賓(敘府)、瀘州到達重慶,在重慶買舟東下返回上海。她沿途記錄了大量的風土人情和民風民俗,並拍下了大量的照片。伊莎貝拉·伯德回國後的第二年即1899年,根據沿途的所見所聞,在倫敦出版了《TheYangtze Valley and Beyond》(即《揚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區》)一書(中文譯本為《1898:一個英國女人眼中的中國》),內容長達560餘頁,並配有作者拍攝下的113幅珍貴照片。伊莎貝拉·伯德在1896年來中國時,已經是位65歲的老人了,並且身患“血脂性心髒衰弱”、肺部感染、痛風和“周期性脊柱痿弱”等多種疾病,她竟遠涉重洋,獨闖長江的驚濤駭浪,深入川藏人跡罕至的地區,寫出數十萬字的考察遊記,這在100年前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不能不說是個壯舉。
古錢塘門遺址在今地麵以下1.8米,可知當時的杭州城大概比現在整體低2米左右。 早期的古代城門是先打木樁,在此基礎上再建造城門。這種城門怕火攻,一旦木樁燒毀,城門就要坍陷。後來改進為巨石為基礎,用城牆磚砌成券頂式城門。作為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券頂式城門,杭州古錢塘門遺址一經發掘,就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如果硬生生地暴露在外麵,常年的風吹日曬,非將那些磚石風化變形了不可。為什麽不給錢塘門遺址加個玻璃罩呢?玻璃罩雖然可以擋風,但是遺址處在地下,又緊挨西湖,潮濕的環境會導致大量的水汽彌漫在密不透風的玻璃罩內,從外麵往裏看,什麽都看不到了,不利於市民遊客觀賞。所以最終決定在古錢塘門遺址的上方,架起了一座鋼結構的拱形橋,橋麵上再播撒下花草的種子,如今已經成了一座頗具野趣的綠色走廊。
這個景點比較隱蔽,粗心的遊客往往會錯過。在湖畔居的東南側,穿過一片綠化帶,循著古錢塘門的石牌下幾步石階,散發著悠遠市井氣息的錢塘門就在眼前。行走其中,陣陣涼意襲來,這裏雖與外界相通,但常年保持著低溫高濕的環境。而在湖畔居茶樓二樓眺望西湖,頗有幾分當年登上錢塘門城樓觀景的味道。
接近聖塘路南口,有一座2.2米高的馬可•波羅青銅雕塑,身著羅馬式長袍,一手握鵝毛筆,一手拿遊記的書稿,不遠萬裏來到這裏。馬可•波羅幾次遊曆這座他被稱為“天城”城市,我們看看他是怎樣描述杭州的。
他說:“所有的運河與街道都很寬闊,所以運載居民必需品的船隻與車輛,都能很方便地來往穿梭。”又稱讚:“那些架在大運河上,用來連接各大街道的橋梁的橋拱都建得很高,建築精巧,豎著桅杆的船可以在橋拱下順利通過。同時,車馬可以在橋上暢通無阻,而且橋頂到街道的斜坡造得十分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