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20:十、佛國呈祥(下)

   現存六和塔,高五十九點八九米,占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聳立在平麵為八角形的塔基上。外觀八麵十三層,內分七級,每層中心都有小室,磚構塔身的柱子和鬥拱等均仿木構建築形式。四周廊子鋪有踏磴,可通頂層。每層廊子兩側都有壺門,內通小室,外通簷廊。塔內每二層為一級,由螺旋階梯相連,壁上飾有“須彌座”。塔內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神人、飛天、花卉、鳥獸等圖案,刻畫精細。塔內所有須彌座上,有磚雕構思精巧,結構奇妙,與《營造法式》所載如出一轍,是我國建築史上珍貴的實物資料。乾隆皇帝遊此,為每層依次題字立匾,名曰: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淨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

    塔身自下而上塔簷逐級縮小,塔簷翹角上掛了104隻鐵鈴。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明暗相間,從遠處觀看,顯得十分和諧。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從塔內拾級而上,麵麵壺門通外廊,各層均可依欄眺望錢江,大橋壯觀,風帆片片,群山蒼鬱,景色秀麗,賞心悅目。宋鄭清之有詩句雲:“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傳說《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魯智深與行者武鬆最後都在六和塔圓寂。六和塔為古建築藝術傑作,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現已開放,遊人不絕。還有有六和茗軒、六和鍾聲、六和塔苑等係列項目美不勝收。

    夕照山上的雷峰塔是錢弘俶在宋開寶八年(975)為奉藏佛螺髻髮以祈國泰民安及慶賀王妃黃氏生子而建。因塔址在當時的西關外雷峰小山上,稱西關磚塔,俗稱雷峰塔,後麵將專節介紹。

    保俶塔原名應天塔,始建的確切年月不可考,有認為在吳越國王錢鏐時所建的,也有認為係北宋開寶年間(968--976),吳越國國王錢弘俶被宋太祖趙匡胤召往汴京時,他的母舅吳延爽發願建造九級寶塔,祈祝錢弘俶平安歸來。後者的依據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趙茂才在寶石塔下發現造塔記殘石,殘石存34字,已無法通讀。首句為“爽為睹此山上承角亢”,文中的“爽”應該就是吳延爽,“角、亢”乃星宿之名。雷峰塔和保俶塔,隔西湖遙遙相對,現存塔改為七級是1933年重修的,高43.5米,是磚石砌成的實心建築。

    吳越國在設置龍山閘的同時,還在龍山閘口的白塔嶺上,修築了一座八邊、九層、仿木構樓閣石塔。塔用純白石材建造,故名“白塔”,塔身刻有乾德三年(965)六月天下大元帥吳越王錢俶建,這種八邊形樓閣式塔型為吳越國首創,雕刻精細,造型秀麗。黃元壽在《杭州研究》2000年第四期發表《吳越羅城考之二》中寫道:“但此白塔,又於近今卅年代抗日前,由鐵路杭州工務段將塔遷於江邊沙灘上”,即現在的閘口貨棧位置。白塔山東麓有原大道所經的山嶺,因白塔座落於此得名白塔嶺,龍山河穿嶺而過,龍山閘閘口就在此處,所以有“從白塔渡口入杭,需翻壩閘口。”之說。

    1988年國務院列白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16米,塔基占地約400平方米,下為磐石,上為須彌座,刻山峰與波浪,象征九山八海。塔身逐層收分,比例適度,出簷深遠,起翹舒緩,輪廓挺拔秀麗。各層每麵轉角處都有梭形之倚柱,每層四麵各有壺門,雕鋪首、禦環、乳釘門,壺門兩側浮雕佛、菩薩像,線條纖柔,造型生動,形象逼真。塔身四周遍刻經文,壺門兩側浮雕佛、菩薩像。每層有腰簷和平座,腰簷雕成椽子、飛子、筒瓦板籠、勾頭滴水模樣。翼角則是老角梁、仔角梁和脊獸形狀。考古工作者在塔的最高層第九層發現了一座頭戴刻有“網”字官帽的造像,身著大袖雙襟寬衣,手握一笏,身後刻龍,推測此人應是錢弘俶。塔頂置鐵塔刹,“刹”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相輪”,盡管它是佛塔頂部的裝飾,卻也起到避雷的功能。

    由於有關建造白塔的史料過於簡略,目前尚未發現有關建造目的記載,或許是錢氏鑿平附近江中羅刹石後的紀念塔,具有鎮潮的目的。但在白塔所顯現的客觀功能是起到航行標誌的作用,上下往來於浙江及從鹽橋運河出入浙江的商船客舟,遠遠看見白塔,就會知道離龍山閘的大致距離。   

    白塔嶺下的龍山河上舊有白塔橋,又名大通橋,為當時水陸交通要道,龍山閘附近是杭州城南“魚鹽聚為市、煙花起成村”的船埠,南來謀生的、趕考的、求官的、進香的摩肩接踵,買賣的、接客的、行醫的、耍戲的市聲沸鼎。杭州地形南高北低,因此以南為上,以北為下,南部的市區叫上城區,北部的市區叫下城區。南宋時浙江共有十一府,也因此把錢塘江南的越州、明州、台州、溫州、處州、婺州、衢州和嚴州八個府叫做上八府,錢塘江北的杭州、秀州和湖州叫下三府。上八府有識之士過錢塘江登岸,見賣杭州“地經”(導遊圖)的,生出北地淪陷的切膚之痛,寫下:“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如何隻說臨安路,不數中原有幾程。”緊鄰大通橋是小橋,兩橋之間直到清末民初,仍是三教九流、地痞流氓的聚集之地,走南闖北的上八府人過此,除卻江湖好漢,沒有不提心吊膽的。

    後梁貞明二年(916)錢鏐,迎寧波阿育王寺的釋迦舍利在鳳凰山南麓建南塔寺供奉。後毀於火。宋乾德三年(965),錢弘俶於寺門建經幢,經文至今清晰可辨,宋英宗治平年間改名梵天寺,兩座經幢遺留至今。經幢由太湖石鑿就,自基座而上,分別疊砌須彌座、幢身、腰簷、山花蕉葉、寶珠仰蓮、雕花連掛、幢頂等部件。幢體上的雕刻精美絕倫,圖案秀麗和諧,人物栩栩如生。幢身八麵精巧玲瓏,各部分結構對稱,整體比例協調。鬥拱用飛簷挑出,每麵一朵飛雲。為六蜅麵作雙抄單下,頂部鑿出瓦椽、脊和戧獸,簷口刻出滴水、瓦當。幢頂塑雕為日月寶珠,華蓋下部浮雕為伽陵賓伽,上端麵飾刻如意雲紋。這對經幢左右相距十餘米,均刻有建幢記的文字,寫明“乾德三年(965)乙醜歲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天下大元帥吳越國王錢俶建”。左麵經幢高14.31米,刻《大佛頂陀羅尼經》;右麵經幢高14.64米,刻《大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神尼經》,左右經幢的形態製作對稱相同。經幢高度說法不一,也有說均高 15.76米。梵天寺這對經幢是集吳越國建築技術、雕塑工藝、佛教文化等於一體的極其珍貴實物資料,堪稱現今存世的佛教文化藝術經典代表作品之一。這種石經塔、經幢今天的靈隱寺裏還有保留,下文將會介紹。

    由於錢王三代崇奉佛、道,因而佛教石窟造像在吳越國盛行一時。在杭州西湖的造像中,以煙霞洞、慈雲嶺兩處最著名。煙霞洞的造像在當時規模最大,是後周時期錢弘俶所建。洞內造像主要是十六羅漢。這十六羅漢各依天然岩勢,順理雕鑿,容相奇特,神態各異,可謂石窟藝術的精品。後晉天福六年(941)七月,鳳凰山腳下的吳越王宮失火,錢元瓘為大火受驚,發“狂疾”而死。第三代王錢弘佐繼位,次年就在慈雲嶺上建資延寺,並在石壁上鑿龕造佛像,向菩薩祈福。共兩龕,主龕闊十米,高五點八米,深一點五米,有佛七尊,都是圓雕。另龕為“西方三聖”,居中彌陀高三點三四米,左觀音菩薩,右大勢至菩薩,或稱“彌陀三尊”。造像風格,上襲晚唐,下啟兩宋,具有典型的南方藝術風格。是我國石窟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此外,飛來峰上的造像中,最早的也是吳越國在後周廣順三年(953)所刻,位於青林洞入口靠右岩石上的“彌陀三尊”。

    吳越國時,始於隋唐佛像刻印的雕版印刷技術相對成熟。曆代錢王出於其“信佛順天”的需要,分別於公元956年、965年、975年三次大規模刻印佛經。其中975年刻印的佛經,曾於雷鋒塔圮後的廢墟中發現一卷,均有題記,圖文並茂。雷峰塔陀羅尼經卷全長二米,高七厘米,卷首刻禮佛圖,次為經文,經文首行十一字,餘每行均為十字,全卷二百七十一行,共二千七百餘字。經紙分綿紙、竹紙二種,卷端題有:“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國王錢俶造此經八萬四千卷舍入西關磚塔永充供養”等字。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