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何以敗退?台灣省曆史課本拋出三點原因,配圖引人注目!
2024-12-27 11:32:58 來源: 史鑒滄海 河南 舉報
0
分享至
文/星畔
三大戰役,這是我們逢談曆史時都會提到的重大事件,它可謂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分水嶺,此役之後,局勢明朗,解放的進程大大推進,南京的人敗退之後再也沒能回來。
這段曆史,我們從中學就開始學,我在讀中學時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知識點,多處要求背誦。
而讀書至今,每每重新回顧這段曆史都有新的發現,其中有些細節還可以作新的研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同樣,作為回顧曆史時都會談到的一個重大曆史事件,我們彼岸的寶島台灣省又是如何寫這段曆史的呢?
最近偶然翻到了寶島的曆史書,那麽今天我們就以台灣省的高中曆史教材為主要資料,著重分析一下他們對於敗退原因的總結!
首先,這幅圖片是台灣省曆史教材中的一幅示意圖,時間跨度是1945-1949年,反映了雙方實力的此消彼長。
在他們的教科書中,三大戰役涉及到的具體名稱與我們稍微不同,他們稱作:遼沈會戰、平津會戰和徐蚌會戰,出入不大。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他們稱作“南京失守”,之後的行動體麵地稱為“遷台”和“退守”。
在接下來,書裏就開始了對失敗原因的總結和分析。
一、政治與策略因素
在這一框的最下方,有一張照片引人注目,這張照片在我們大陸的教科書中也是經常見到的,反映了攻占總統府時的場景,極具曆史性。
在這張照片上麵,還有時間軸和對應事件,條理清晰。
我們可以看到,在“政治與策略因素”中,列舉了包括戰後複員、內部爭端、失去民心等多方麵原因,可以說寫得還是很客觀。
二、財政的崩潰
下圖是給出的第二點原因:“財政的崩潰”。
通貨膨脹,怨聲載道,這是核心的語句,配圖裏的五百萬金圓券也是相當惹人注目!
據權威數據,僅憑100元法幣的購買力,1946年能買六分之一塊肥皂,1947年隻能買1隻煤球,1948 年8月19日隻能買 0.002416兩大米(每斤16 兩)。
抗戰前,一名大學教授每個月開400到600元工資,但到了1948年就“飆”到了五百萬,隻能買幾斤米,就更別提普通老百姓怎麽過日子了,可見物價飛漲有多離譜!
離譜的物價!
三、外力的介入
這一段寫的比較少,但畫出來的這段話是關鍵,就是太依賴外援了。這裏涉及到當時的國際局勢與內部力量的演變。
但外部原因始終不能是主要原因,即便給你再強大的援助,“運輸大隊長”照樣那麽當,自身不正,很難扶上牆,沒有美元和美援,他們早就撐不到49年。
以上材料內容來源於2017版的台灣省曆史教材,至今已經過去了7年,不知道還有沒有新的變動,如有知道的朋友歡迎交流探討。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DN5M630556AW42.html